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7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17
產業時事

北市人口流失跌落六都第4!雙北2原因出現外溢效應…謝金河:須正視台灣真正的「國安危機」

台灣不可承受之重:人口流失的危機上週由財訊雙週刊與非凡商業周刊合辦的智慧城市論壇,台中市長盧秀燕坐在輪椅上,專程從台中趕來參與這場盛會,她在專題報告中指出:台中市已經是全台第二大的都市!這一席話引起我高度注意,原來六都的人口數正快速發生變化。

日期:2022-08-23

投資理財

脫北潮湧現!七都前10個淨遷出行政區,北市佔8個…「薪酸」不再北漂、甜甜圈效應明顯

內政部發布第一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報告,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58倍,若再從個別縣市來看,又以台北市16.22倍、新北市12.85倍及台中市11.26倍為前3名。這意味著,在高房價時代,所得成長明顯緩速成長,甚至民眾不吃不喝超過9年,才能買得起一間房子,在台北市購屋難度更大,也因此房價高漲成為人口外移最直接的推力。

日期:2022-08-10

嘉義|農工大縣 正在實現

房價所得比全台最低 購屋天堂成家不是夢

高房價讓居住正義淪為天邊一朵雲,但年輕人可別急著躺平放棄,嘉義縣房價所得比僅5.62倍,房貸負擔率低於30%,購屋壓力全台最低,加上縣府積極推動創造多元就業機會與環境,搭配中央與地方推出社會住宅、青年住宅與租金補貼等多元青年安居方案,讓「回嘉」成家立業不是夢。

日期:2022-08-04

投資理財

買房成了原罪?她靠自己台中買4房老公寓,卻成了親友免費收容所...吳淡如:女人購屋要考量4件事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說:「一個女人如果想要寫作,一定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還要有自己的房間。」我從小就被這句話說服了,再加上後來一直擠那種8 個到16 個人的宿舍,實在沒有隱私權。我一直很希望自己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所以很早就買了房子。

日期:2022-08-04

投資理財

東京精華區中古屋一坪僅55萬!日幣貶值台人瘋投資日本房地產,專家:絕對不要買「這種物件」

日圓貶值帶動國人赴日置產,但專家提醒,一窩蜂熱潮下,民眾更要保持理性,慎選購買物件,並且留意後續房屋出租、脫手、修繕維護,以及稅費等問題。

日期:2022-07-27

投資理財

不再「去城市打拼」,六都人口逃走中!為何新竹縣市卻能逆勢成長、房價也狂漲?

根據日前內政部公布的2021年社會增加人口排名,新竹縣淨遷入口為4545人,高居全國第一名,顯見新竹科學園區持續創造就業機會,因而磁吸人口移入。不過,在排名中卻也發現淨遷出前5名的縣市中,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及台中市等六都中的四都榜上有名,專家指出,這表示高房價及疫情的影響之下,以往六都狂吸其他縣市人口的榮景不再。

日期:2022-06-09

產業時事

升息幾碼都跟我無關…萬海陳家捧著1.9億元買進「真天龍國」、整區招牌都擦亮!

天母豪宅再現大咖買樓,據實價登錄,「筑丰天母」今年4月成交一筆20樓戶,採無貸款買進,總價1.9億元,單價112.01萬元,坪數共205坪,經查,買方為勇春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為陳清治,即萬海航運陳家成員之一。

日期:2022-05-24

投資理財

台灣房價飆漲如「失速列車」!讓年輕人不婚、不生的國安問題 背後原因和「這件事」脫不了關係

台灣房價高不可攀,令許多希望成為「有殼一族」的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由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發布的最新民調可得知,高達9成受訪民眾認為,當前台灣房價過高;而造成高房價的原因,67%民眾覺得是炒作所致。另有83%受訪者相信,高房價會使年輕人不想結婚,且54%民眾預期,在房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房市將走向泡沫化。

日期:2022-05-20

投資理財

年輕沒買房,只因相信姪子的公寓會讓自己繼續住...一個退休公務員啟示:中年後的人生經不起大意

在高薪營的課堂上,我都告訴學生,追求「職涯好運」前,請先避免發生「職涯噩運」,因為一個噩運會毀掉你幾十年的好運。特別是中年人,你的青春不再,跌倒後翻身不易,毫無本錢浪費,尤其要步步為營,不要踩雷、不要掉坑,否則極有可能前半生的努力奮鬥付諸一炬,連哭都不知道跟誰哭去!

日期:2022-05-18

投資理財

六都每100個購屋族,15個是八年級生!得靠爸媽?買北市宅沒贊助「8年不吃喝」才有頭期款

近年來20至30歲的八年級生,逐漸成為房地產買盤之一,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統計,2021年六都這年紀的民眾,共2.2萬件房貸資料,佔比約為六都的15%,即每100個申請房貸的購屋族,有15位是八年級生。若從六都各區域觀察平均購置總價,雙北以外的八年級生平均購置總價在842萬至952萬,新北市則是1187萬、台北則為1907萬元。有專家也分析,從數據及所需頭款來看,在雙北購屋的八年級生可能多以父母資助為主。

日期: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