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搜尋條件:一年
搜尋指定關鍵字:
共有1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搜尋日期: 最新 最舊

4度跨領域創業成功,小業務變身女董座屢破上億營收 黃千芬成功心法:「堅持做不一樣的事情!」

從薪水1萬8千元的基層廣告業務做起,零業績一路做到一年5千萬,成功心法是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視為可能!」 「從沒想過創業夢」的黃千芬,卻跨足不同領域4度創業成功,靠著什麼「信念」,讓她面對挑戰不退縮、一路勇往直前?

頻頻被問「台灣在哪裡?」 捷克建築師用「這招」讓他們認識台灣!

「我總覺得台灣人低估了自己的文化!」說這句話的Petr Danda是捷克一名建築師兼藝術家,第一次造訪台灣就被深深吸引,然而他與台灣的緣份沒因此結束,後來以研究生身分來台灣交換一年,更群眾募資環島一個月… Petr Danda說,其實捷克人除了喝酒,喝茶頻率比喝咖啡還高,大家會在茶館沙龍邊抽水煙邊喝茶聊天,只不過使用的是茶包,因此當他觸碰台灣品茶方式,才會如此大開眼界,「真正的茶葉是這樣的,是不一樣!」 Petr Danda笑說,台灣年輕人愛喝手搖飲料,每次看到他泡「老人茶」,都會說他比較像台灣人。 究竟Petr Danda還做了哪些瘋狂的事呢?

淨灘都清不完的海廢危機! 台灣的海岸怎麼了?

去年2021年《今周刊》踏查全台,直接揭露海廢來源,在調查中發現,彰化縣福興掩埋場掩埋面覆土不足,造成陳年垃圾裸露、有毒集塵灰,以及垃圾傾倒問題,今年再度追蹤,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為解決海廢難題,從2020年行政院推動為期四年的《向海致敬》計畫,目前剩下一年多的時間,如何讓政策繼續延續,而不是淪為花費65億元的「清海廢慶典」!

財經媒體為何開始辦淨灘? 今周刊:「推動改變」也是媒體的重要責任!

我們印象中的財經媒體,通常都是提供讀者財經相關內容、製作調查報導揭露真相…等;不過今周刊在2021年世界地球日那一天,發動「還海行動1095」計畫,希望為台灣社會做些改變💪​ ​ 過去一年,「還海行動1095」從海岸🌊清理出9375個寶特瓶,並將它們製作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未來這項行動還會做什麼?跟一般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 一起深入了解,共同守護台灣的環境!​

地表最強的青年志工,不領薪水、還要24小時待命?

「參與過這麼多的災害現場,如何用最快的時間把患者帶出來,這個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使命」💪 台南維冠大樓震垮、太魯閣號出軌到F16墜毀,當這些災難降臨時,其實都有一群默默拯救生命的志工,他們總是不分日夜即時救援,為的就是搶救你我的生命…🙏 一年365天、24小時全天候待命,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願意投身志工行列呢?來看他們的熱血故事!

【喝一瓶高粱可以幫台灣省下3.5公噸的水!?】

金門不只是戰地,現在還是個永續低碳島 而一聽到「金門」,相信大家腦海中直接聯想到的就是「金門高粱」 那你知道高粱從種植時,就開始省水嗎? 一公頃高粱田,比起種水稻,一年可以省下1萬多噸的水! 金門酒廠優化製程用水作業,釀酒製程用水近三年可以省下17萬噸水! 每一瓶金門高粱,可以幫台灣省3.5噸地下水! 一同來看,這些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還有哪些是你想不到的永續循環方案,簡單的落實在金門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