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不喜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喜歡共有1982項結果
ETF

月薪43K小廚師存股492張00878!「1%買進紀律」年領百萬股息、買下一間房:寧信00878,別信老闆騙人的嘴

從16歲工作到現在,跟過了這麼多老闆(因為做廚房要多學習,所以換工作很頻繁),聽過各種承諾的條件和好處。現在想起真的就是老闆的嘴騙人的鬼。現在我面對工作,我更傾向於放鬆自在,讓事情自然發展。現在我會全心投入我的副業和投資,讓它們生生不息的為我配息。

日期:2024-04-10

理財

因為有錢,所以善良?他揭「香港首富李嘉誠如何請人吃飯」背後真相:為何富人比窮人更缺德

人們普遍相信真正的精英都是這樣和藹可親,甚至仙風道骨的,他們的成功根本不是靠投機鑽營,而是靠正大光明的軟實力。然而,皮福在論文中甚至認為愈不道德的人愈容易獲得更多財富。不管怎麼解讀,研究者們公認一個事實: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往往比普通人更自私。既然如此,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什麼好處?

日期:2024-04-08

情感關係

活著的人比死掉的人更重要!他罹癌後決定自家不再祭祖:不想在死後,孩子們因是否祭拜我而爭執不休

「司機,請盡快開到樂天酒店。」那天是我演講的日子,眼看就快要遲到,於是我趕緊在醫院前面叫了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從後視鏡看了我一眼,轉身對我說:「咦?您不是金範錫醫生嗎?」

日期:2024-04-06

理財

27歲沒錢沒房還欠一屁股學貸...她42歲財務自由體悟3件事:當你像有錢人一樣思考,你離錢就不遠了

在《讓女性受益一生的理財思維》這本書中,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金錢故事,或者也可以稱之為金錢劇本─它是你小時候關於錢的記憶和經歷。這並不是你小時候家裡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錢帶給你的感受,以及你父母在花錢、理財過程中給你帶來的體驗。除了成長經歷,社會傳統也對我們的金錢觀的塑造有很大影響。在傳統文化中,女性如果很直白地說想要追求財富,就會被人貼上貪婪、不知足的標籤,甚至有人會覺得「想嫁個有錢人」,都比「我想要賺錢」更讓人容易接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女性羞於談錢,和金錢的關係也顯得若即若離。

日期:2024-04-04

生活消費

明星主廚的性格法菜

一間能夠傳達自我想法的餐廳,是料理人對客人自白的樹洞。到三位備受矚目的人氣主廚開的餐廳吃飯,從空間、氣氛到料理,感受廚房裡的人有什麼美感風格?切菜的雙手會挑出什麼喜愛的音樂和畫作?一間餐廳,一位主廚的性格,這裡的廚房只做有個性的法國菜。

日期:2024-04-02

職場

臥底肉品工廠 黑幕小說鼻祖掀食安改革

辛克萊潛入芝加哥肉品工廠臥底,事後將黑幕寫成小說《屠場》,一九○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美國出版;這本被五家出版社拒絕的小說,意外暢銷,震動白宮,促使美國制定食安法規並成立主管機關。

日期:2024-04-02

職場

台灣存在「青貧族」、「窮忙世代」?調查:近4成年輕人財務赤字、0存款比例6年新高!專家揭殘酷原因

雖已擺脫疫情衝擊,不過生活正面臨通膨壓力,對於青年勞工來說,為了保住職場飯碗,不僅要忍受窮忙、過勞,也無法買房,甚至不敢結婚生子,事業和家庭能否保持平衡?如果對「前途」與「錢途」皆茫然,還有時間追逐夢想嗎?心中又有哪些「夢幻職業」名單?對此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青年勞工甘苦談與人生夢想調查」,結果於週五(3/29)正式出爐!

日期:2024-03-30

教育

文化幣有什麼用?經濟學者分析:比起直接對業者大撒幣,補助消費者更能促使業者競爭

政府發放文化幣後,傳出質疑「亂象」的聲浪,但出版業界認為確實因文化幣助攻,業績有所成長。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分析,相較於直接補助業者,文化幣可讓消費者選擇喜歡的創作者、文化產品,更能促使業者競爭。後續有待政府做好文化幣的消費數據分析,以便更準確地評估政策成效。

日期:2024-03-28

科技

獨家專訪 AI巨浪下 聯發科登全球IC設計前五強 蔡明介敞心:我磨劍十年的日子

(今周刊1423)在本次輝達GTC峰會中,以車用晶片驚豔各界的聯發科,其實近來在全球科技圈的亮度絕對不輸輝達……。今年五月,有「半導體諾貝爾獎」之稱的IEEE Robert N. Noyce Medal大獎將正式頒出,今年的獲獎者,正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當黃仁勳宣示要讓AI深入各種領域,蔡明介的獲獎理由異曲同工,過去十年,他帶著團隊實現了全球範圍的「半導體民主化」,更讓聯發科躋身全球IC設計前五強。

日期:2024-03-27

情感關係

為家人健康辛苦煮飯卻沒得到感謝還被嫌...醫師看主婦的委屈:人可以為他人付出,但得是「心甘情願」

很多人把「愛自己」限縮在「滿足個人欲望」這樣褊狹的定義裡,而「滿足個人欲望」又不斷被各種商業活動詮釋為「滿足物質欲望」,所以隨處可見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宣傳充斥著名牌精品、高檔飲食、豪華旅遊等訊息,鼓勵大家透過消費來犒賞自己,並且要放在社交媒體展示炫耀,直接或間接傳達「人應該要想辦法滿足自身各種物質欲望,這樣才算是愛自己,才顯得高人一等」。其實「愛自己」可說是個假議題,因為「愛自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當我們做了「不愛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有「愛自己」的概念。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