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不投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投資共有273項結果
國際總經

全球經濟已不是個「市場」!加密貨幣近期「內爆」再敲警鐘 富爸爸作者疾呼:經濟是世上歷來最大泡沫

《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暢銷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最新發文示警,全球經濟已演變成世上歷來最大的泡沫。

日期:2022-12-05

全球股市

為什麼巴菲特勸妻子把90%財產都投資在「這一檔」?股神給老伴的預留遺言,給我的投資啟示

我認為投資最重要的,就是投資之後不需要花心思。應該要將精力放在自己的本業上;但為了直接進行個股投資,經常要花很多心力,反而讓人生少了不少時間,這是最令人惋惜的。

日期:2022-11-15

理財

當「股債平衡」經典方法受挑戰,錢該如何配置?施昇輝:留意3要、4不要!

很多投資理財的書都會建議大家,要對抗股票價格波動的風險,應該要配置一些債券的部位,讓低風險的債券來平衡高風險的股票。不過,今年以來美國聯準會不斷大幅度的升息,卻讓這個理論遭到嚴峻的考驗。

日期:2022-10-24

退休

人生最大支出不是買房,而是養老金!50歲無痛滾出千萬退休金的「簡單投資法」

容我先介紹我自己,我叫高橋丹,出生於東京,擁有日本國籍,現年35歲。10歲前大多在日本生活,之後移居美國,12歲開始投資。就讀康乃爾大學時,在紐約華爾街擔任實習生。21歲時榮獲Magna Cum Laude(拉丁文學位榮譽,用來獎勵成績優秀畢業生的稱號),畢業後,正式進入華爾街工作,負責投資銀行的業務與交易往來。 26歲時與人生導師共同成立避險基金,30歲時賣掉自己的股份。隨後移居新加坡,遊歷大約60個國家,2019年秋天回到東京。 2020年1月正式進軍YouTube界,成為YouTuber,影片主題包括「全球新聞」、「經濟」、「投資」、「財富」,每天都會上傳新影片。感謝許多網友在影片下方留言,6個月內的頻道訂閱數超過20萬人。最喜歡日本文化與食物(特別是納豆!)。 我回到日本的時候,在日本幾乎沒有朋友。但持續在YouTube和社群網站發聲,我認識愈來愈多朋友。同時我也發現,許多人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不安,心生煩惱。 過去30年,日本經濟幾乎沒有成長,放眼全世界,像日本這樣的例子十分罕見。終身雇用、年功序列(日本的一種企業文化,以年資和職位論資排輩,訂定標準化的薪水)已成過去,薪資水平多年沒有調整,消費稅卻愈來愈高。這樣的現況使得愈來愈多日本人想要「憑自己的力量增加收入」。 我也在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做些什麼」,最後我決定讓不看YouTube的人也能吸收理財知識,這就是我撰寫本書的原因。

日期:2022-10-18

理財

20年前100萬能買房,現在只剩車位!「不要欠銀行錢」這觀念害你窮一輩子...6個必須翻轉的窮人思維

「越有錢的人欠銀行的錢越多,他們總是有辦法讓自己越花越有錢!」(原文刊載於2021/9/7,更新時間為2022/10/10)

日期:2022-10-10

理財

跌4000點,還稱不上股災!施昇輝:這時候「領股息」的人竊喜,殖利率愈來愈高

我相信很多人在2021年,台股一路狂飆中,應該是有賺到錢,但到了2022年,不過從最高點跌了超過4000點,恐怕已經不只回吐之前的獲利,甚至還可能倒賠,成了轉盈為虧。

日期:2022-09-23

國際總經

對抗通膨!歐洲央行宣布升息3碼 明示將繼續調高利率

為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膨,歐洲央行(ECB)今(8)日宣布升息3碼,將存款利率從0%提高到0.75%,符合市場預期。

日期:2022-09-08

國際總經

iPhone 14是救命稻草?蘋果股價今年以來跌逾12%!比起新機,投資人更在意2件事

蘋果(Apple)於台灣時間8日凌晨,舉行秋季發表會,推出4款iPhone 14新機。令人好奇的是,在這場「果粉」引頸期盼的年度盛事結束後,蘋果的股價表現,是否會隨著iPhone 14開賣,明顯轉強?

日期:2022-09-08

國際總經

台灣加入Chip 4損失最大?美國晶片法案對南韓「開後門」,台積電和政府應該爭取最好條件

在Chip 4籌備會議即將召開之際,上周南韓媒體報導,美方可能放行南韓企業,繼續在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設備,免受晶片法案補貼必須十年內不能在中國擴充的限制。這則新聞牽涉到各國半導體的發展機會,尤其是南韓與台灣最為相關,值得進一步討論。

日期:2022-09-05

國際總經

歷史資料顯示9月股市不太妙…鮑爾亮鷹爪讓投資人「挫咧等」,想避免經濟衰退得靠奇蹟?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上周五(26日)於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中表示,為了壓制40多年來最高的通膨,即使升息會令企業、家庭,承受一些痛苦,「但若無法維持物價穩定,我們將面臨更大的痛苦。」

日期: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