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中國上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國上市共有112項結果
科技

新藥股共信將上櫃,靠肺癌新藥營收暴增16倍!兩位創辦人皆非藥界出身,如何被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看中?

今年6月即將掛牌上櫃的新藥公司共信,靠著獨特的腫瘤消融新藥,已在中國取得銷售實績。創始團隊逾30年的研發路,是如何一步步取得醫師認可,並從中國逐步往東南亞與美國布局?

日期:2024-05-08

國際總經

歐洲衝擊〉中國電動車海嘯來襲 德國首當其衝 德專家:中國優勢在「不怕犯錯」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之下,不少分析認為,德國作為歐洲汽車產業的代表國家,或將成為未來直接面對衝擊的「海嘯第一排」。

日期:2024-04-30

職場

富比士最新富豪榜出爐!台灣最有錢林百里、華人NO.1黃仁勳⋯他蟬連2年世界首富

今周刊編按:美國《富比士》(Forbes)周二(2日)發布第 38 屆全球億萬富豪榜,法國奢侈品品牌巨頭 LVMH 集團執行長阿爾諾家族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首富,輝達(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則躍居華人首富。廣達電腦集團董事長林百里排名第190,成為台灣首富。

日期:2024-04-04

傳產

「矽創小金雞」力領科技下週興櫃,100多位投資人擠進法說,能複製昇佳股價飆漲奇蹟?

台灣驅動IC族群近日動作頻頻,除了矽創旗下負責車用驅動IC的公司力領科技即將在20日登陸興櫃,由東博資本控股的奕力-KY,也傳出將於明年在台灣申請股票第一上市。

日期:2023-12-15

國際總經

全球地產基金爭買旅館 巨量外資推動日企變革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變身日本地產大戶

全球私募、主權基金加速離開中國,日本房地產與股市成為外資「去中」後的首選,日本住宅、工業廠房與旅館,因此成為外資基金追捧的標的。

日期:2023-08-30

國際總經

龍頭房企債券暫停交易;重押地產的資產管理A咖釀「陸版雷曼」? 中國房市風暴效應 全解析

(今周刊1391)中國房地產的泡沫化危機再起,曾經撐起中國經濟半邊天的建築業,如今豬羊變色,尤其在中國最大開發商碧桂園瀕臨倒閉邊緣之際,又爆出中植系陷違約困境,拖累原本準備在疫後重新邁開步伐重振的景氣,這股恐慌情緒何時終了,也將牽動經濟復甦速度。

日期:2023-08-16

台股

遭判支付中國華映業績補償131億,大同:非當事人將提上訴,股價慘跌停…這3檔遭波及

今周刊編按:福建高級人民法院判決,華映 (百慕達) 應支付華映科技業績補償款 30.29 億人民幣(約台幣 131 億元),要求大同(2371)及華映負連帶清償責任。雖然大同發聲明重申,大同非當事人且財務不受影響,預計將委請律師提起上訴,但週一(7/17)股價開盤跳空跌停,重挫 5.4 元來到 48.9 元,跌到日線與月線之下,最後收在49.1元。集團相關個股包括精英(2331)、大世科(8099)、福華(8085)也受波及,股價走向重挫走勢。

日期:2023-07-17

科技

晉華遭美制裁產線停擺...靠2招起死回生!華為花4年秘密布局,採「游擊戰略」力甩晶片禁令

過去4年,華為祕密布局,透過投資半導體設備,成立合資公司,取得半導體設備技術,試圖繞過美國實體清單限制,美中科技戰將再次升溫。根據《財訊》報導,過去4年,中國半導體廠福建晉華因為美國制裁而一度陷入停工,但幾個月前又悄悄復工。2018年10月,美國商務部認為福建晉華有危及美國國家安全的風險,將福建晉華列入實體管制清單,禁令實施後,美系半導體設備廠相關人員撤出晉華,導致晉華產線停擺。

日期:2023-01-11

國際總經

80萬台商恐成習近平人質!深耕中國20年傳產老闆:林瑞陽案例很清楚,就是要「留下買命錢」

兩岸關係疏離,正加速中國台商逃走中。依據美國華府智庫最新調查,26%台商正移出中國、33%考慮中。習近平力推的「共同富裕」政策,接下來,勢必帶來更大衝擊。有意撤出中國的台商,究竟如何全身而退?選擇拚搏的企業主,又該怎樣趨吉避凶?

日期:2022-11-23

科技

紫光破產重組,鴻海集團砸435億當股東!外媒:沒先申請最高恐挨罰2500萬,公司回應了

編按:鴻海入股中國紫光集團,引發各方議論,也引起經濟部投審會關注,根據外媒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由於鴻海集團未事先向投審會申請,違反規定,恐被處以新台幣5萬元以上、2500萬元以下的罰金,對此,鴻海今(7/15)日回應:「近期本公司將依規定向投審會遞送申請文件。」(原文刊載於2022/7/13,更新時間為2022/7/15)

日期: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