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主要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主要是共有5670項結果
全球股市

特斯拉Q1獲利大跌,馬斯克為何仍不擔心?說了什麼讓股價盤後飆漲12%...談話重點一次掌握

特斯拉(Tesla Inc.)公布的第一季營收大衰退、年減幅創2012年以來新高,但2025年初將提前生產全新平價電動車、同時揭露多自駕計程車「Robotaxi」細節,盤後股價應聲飆高。

日期:2024-04-24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73期︱智基、冠德、捷流閥業2024年期望值設定︱股池更新

公務人員今年全面調薪4%,有助於公職報考人數增加,智基(6294)今年業績成長機會大。冠德2024年遇到建案完工入帳小高峰。高雄「洲際二期」石化儲槽工程開展,也有助於捷流閥業今年業績成長動能維持不墜。

日期:2024-04-22

台股

台積電、艾司摩爾財報指引連番重擊,中東戰爭風波不斷,台股能守住季線嗎?

觀察季線扣抵值在17550點附近,未來20日將會提升至18670點附近,那麼季線將會如何發展?投資人該如何觀察止跌訊號是否出現?本期文章重點:一、台積電與艾司摩爾接連發佈不利訊息。二、成交量乖離率指標觀察止跌訊號。

日期:2024-04-22

籌碼精選雙週報

【黃豐凱】20240421籌碼精選雙週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4-21

傳產

陽明5/24改選董事,新任董事、獨董候選人名單出爐!今年擬配2元現金股利

交通部所屬的陽明(2609)今年5/24舉辦股東會將改選董事,如何安排人事備受關注。其中,61歲董事長鄭貞茂爲陽明掛牌以來,首位非海運專業的董事長,上任3年來對事務日益熟稔,應有機會獲得續任。

日期:2024-04-20

台股

台股盤中爆殺千點,「這12檔神股」竟爆量漲停!他問雲豹能源憑什麼股價新高?2個理由曝光

台股周五(4/19)血流成河,指數一路下探,盤中一度狂殺超過千點,投資人哀鴻遍野,然而,有12檔個股竟然逆勢奔漲停,完全不受大盤暴跌影響,其中,以雲豹能源(6869)股價不僅飆漲停,還創下掛牌以來新高價。

日期:2024-04-19

金融

究竟誰要娶京城銀?永豐金、元大金、中信金都被點名!這家傳500億要提親,花落誰家全看1關鍵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南部設廠,不但重燃南部房市商機,金融商機也看俏。過去曾多次喊嫁或啟動併購的京城銀行,最新傳出中信金控出價500億元上門議親。二金融機構18日雖都公告對個案不予評論或董事會並無任何一決議,但市場人士指出京城銀一直「態度開放」,但「價格」是順利成親的最重要關鍵。不過,另外兩間傳有意求娶的永豐金、元大金,一早也發布重訊澄清外界傳聞,公司不予評論,任何併購行動,都將依照主管機關法規辦理及公告。

日期:2024-04-19

台股

盤中爆殺千點,台股收跌774點史上最大、台幣創8年新低!哪些利空引爆多殺多?陸行之怎麼看後市?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在週四(4/18)舉行法說會變法會,加上早盤國際間傳出以色列發射飛彈擊中伊朗的新聞,台股在內外夾擊情況下、電金雙殺。台股盤中一度暴跌1009.32點,僅次於2021年5月12日1423點,終場收在19527.12點,重挫774.08點或3.81%,刷新於疫情期間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點紀錄(2020年1月3日的696.97點)。台幣兌美元也直接重貶近2角,摜破 32.5 元重要關卡,下探32.573 元創近 8 年來新低,亞幣中貶勢僅次於韓元最弱勢,中午則是暫收32.488元,升0.2分,成交金額5.88億美元。面對台股大跌,證交所則是出面信心喊話,當國際出現重大事件時,台股就可能會與全球市場連動,但台股基本面穩固,股市若是非理性連續下跌,將配合主管機關政策採取各項穩定市場措施。

日期:2024-04-19

政治社會

這10項交通違規不開放民眾檢舉!為何選1200元當基準?王國材給答案…如何才會被記點?

立法院周四(4/18)審議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修法方向為10項交通違規罰金在1,200元以下的違規項目,不開放民眾檢舉。且須當場舉發的交通違規案件,才會予以記點。交通部長王國材面對立委質疑,坦言自己任內最大遺憾就是道安沒有做好,不過已經有好的開始,打底完成。

日期:2024-04-18

國際總經

美經濟「小幅擴張」、企業轉嫁成本難度提高…Fed褐皮書最新指標公布,降息在即?鮑爾這麼說

美國聯準會 (Fed) 最新褐皮書調查指出,自 2 月底以來,美國經濟「小幅擴張」,但企業反應轉嫁成本難度提高,使利潤率承壓。報告指出:「整體而言,消費者支出幾乎沒有成長,但各個地區和支出項目的匯報相當不一,有幾份報告提到可自由支配支出疲軟,因為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到依舊很高。另一個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評論是,近月來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能力大幅減弱,導致利潤率下滑。」

日期: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