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二房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二房共有264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一邊誇我的書,一邊摸我放膝蓋上的手」... 房慧真發文點名他是慣犯!王健壯回「4個字」

政媒圈近期陷入性騷疑雲,釀台版「#Me Too」風暴。作家趙思樂日前控遭「媒體大佬」摸手,作家房慧真周二(6/6)則在臉書直接點名該「媒體大佬」就是就是資深媒體人、《上報》董事長王健壯,並表示其為慣犯。《上報》稍早發出「快訊」報導提及,王健壯對此指控表示「不予置評」。

日期:2023-06-06

傳產

國際品牌撤櫃它進攻 米斯特挾年收五億拚上櫃 線上賣衣郎一年狂展21實體店戰記

林瑞豪、林瑞達兩兄弟自服飾電商起家,近年搶進實體展店五十一家,坐擁三大自有品牌,帶動去年業績飆破五億元,近期更計畫上櫃。

日期:2023-05-31

傳產

夜店飯店商場都虧損,經營20年Neo19也熄燈…「最懂信義計畫區的二房東」74歲的他,想做這3件事

疫情期間,王超立旗下的夜店、飯店和商場都面臨虧損,他經營20餘年的Neo19也熄燈。這位被稱為「最懂信義計畫區的二房東」,要如何在古稀之年,和女兒重啟事業?

日期:2023-05-17

稅制

張國煒百億遺產繼承啟示:如何只把遺產留給1位子女?搞懂繼承順位與分配比例、特留分怎麼算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2016年1月20日過世後,留下一張遺囑,內文指定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全部財產,引爆其他家屬與張國煒決裂的遺囑攻防戰,2018年家屬提出遺囑無效之訴,歷經兩年審理,一審臺北地方法院法官認為遺囑的確是張榮發生前所立,判決遺囑有效,張國煒勝訴。(今周刊編按:大房三子張國政二審上訴,台灣高等法院週二(2023/4/25)宣判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若全案確定,張國煒將獲逾百億元遺產。)

日期:2023-04-26

政治社會

張榮發遺產官司打了5年多,張國煒將入袋140億?高院二審為何認定遺囑是他親簽?

今周刊編按: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5年多前過世,遺囑將遺產全留給二房獨子張國煒,並指定張國煒接任總裁。外界估張國煒至少可繼承140億元,大房不滿,大房三子張國政提確認遺囑無效訴訟,但台北地方法院認定遺囑為張榮發親簽且符合法定要件,判張國煒勝訴。張國政上訴後,台灣高等法院週二(4/25)宣判。台灣高等法院二審今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若全案確定,張國煒將獲逾百億元遺產。

日期:2023-04-25

房地產

他出國創業把賣房2千萬翻4倍,沒想退休回台北當年透天厝房價已破億:這20年我是在忙什麼?

連比較早出社會的7年級生都這麼慘了,就更別說10年後才出生的8年級生了,這20年來,也因為房價飆漲而加速擴大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財富差距,讓世代差異的鴻溝越來越大、對立的立場也越來越激烈。比方說,老年人無法明白年輕人的躺平文化,不懂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不肯像他們當年那樣吃苦,只想挑光鮮亮麗的工作、只想過著安逸的生活;但年輕人則認為,老年人只是剛好搭上經濟起飛順風車的既得利益者罷了,自己都已經忍受不合理的低薪與過長工時了,為什麼還要被酸不夠努力?每個月繳完了房租,連想要活到月底都很困難了,怎麼可能奢望買房這件事?而當買房真的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時,過於遙遠的目標,會使得年輕人失去努力的目標和動力,轉而傾向及時行樂把握當下。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都失去了奮鬥的理由,這個國家還剩下什麼希望呢?

日期:2023-01-12

傳產

0.5平方公里的激戰!統一收回誠品信義、Neo19宏泰拚招商,信義區百貨洗牌「兩大房東新動作曝光」

零售業3年大蕭條結束,台北信義計畫區商場新一輪的商戰正要開打,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統一集團擴大布局,與新光三越、微風廣場三足鼎立。

日期:2023-01-11

理財

家裡欠債2千萬,20歲小護理師如何8年在台北買一間房,還存下500萬現金?零本金翻身真實故事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富媽媽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在他們家,不檢討「年收入」,而是檢討「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重度憂鬱症,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日期:2023-01-03

傳產

亮點新軍》堅持不冠名、凝聚城市認同 拚第三年獲利 台塑三代造球隊 巧打「非典」戰

新北國王,這支由台塑王家成立的籃球隊,是怎麼凝聚這一家人?他們不讓任何企業冠名的決策,背後的思考又是什麼?

日期:2022-11-30

傳產

長榮經營權之爭可望落幕?張國煒、翟健華退出長榮航太董事會

興櫃公司長榮航太(2645)今(3)日發布重大訊息,公告該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異動,由原本的張國煒與翟健華,變更為戴錦銓與李緯章,並自今日起生效。

日期: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