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人權自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權自由共有24項結果
國際總經

奧斯陸自由論壇4度登台!全球人權鬥士齊聚、團結反抗極權政府

第15屆「奧斯陸自由論壇」(Oslo Freedom Forum)週三(10/18)在台北登場,這是國際人權盛會第4度在台灣舉辦。主辦單位人權基金會邀集世界各地的人權捍衛者、倡議家,帶來激勵人心的演說、奮鬥經驗談。

日期:2023-10-18

政治社會

專訪》捷克自詡「歐台關係推手」,38歲眾議長將率史上最大訪台團交流3重點!不排除軍事合作機會

即將率大型代表團訪台的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就職標誌新時代的開始,捷克自認是台歐關係的推手,期盼此行能促成兩國企業、學術和文化的交流。

日期:2023-03-18

政治社會

僑務委員會議盛大開幕 總統感謝僑界先進為臺爭取國際支持及參與

僑務委員會為聆聽僑胞建言、凝聚僑界向心,於11月1日至3日盛大舉辦僑務委員會議;今年臺灣邊境解封、國門大開,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偕副委員長徐佳青、呂元榮、主任秘書張良民及各處室主管出席,熱烈歡迎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臺開會,共策僑務發展策略,並歡慶僑委會90歲生日;總統府國策顧問楊信、田詒鴻,以及約200位海外代表出席與會。

日期:2022-11-03

政治社會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

政治社會

蔡英文、裴洛西聚焦台美團結!裴洛西讚台灣「韌性之島」:我們不會背棄對台灣承諾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亞洲行」第三站來到台灣,週二(8/2)抵達台灣下榻君悅休息一晚後,週三(8/3)一早裴洛西率團訪問立法院,隨即前往總統府與總統蔡英文會晤。裴洛西獲頒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後,蔡英文隨後發表談話,感謝她對台灣長久以來的堅定支持,以及對提升台美交流的卓著貢獻。總統府規劃中午於台北賓館設宴款待訪團,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為座上賓。

日期:2022-08-03

政治社會

涂醒哲談與病毒共存策略:台灣人是時候從期待政府「阻卻傳染」,走向自我保護「不被感染」

2年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各國延燒,長期觀察病毒株的變異,雖然傳染力仍非常強勁,但有逐漸輕症化、流感化的趨勢,因此許多國家紛紛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一方面提高疫苗的施打率,一方面不再將清零當作防疫唯一目標。

日期:2022-03-15

國際總經

《立場新聞》宣布停止運作! 總編請辭及所有員工已即時遣散

香港警方今(29)早拘捕港媒《立場新聞》6位前後任高層人員,還包括曾任董事的藝人何韻詩,並帶走多人協助調查,並在立場新聞辦公室拿走多部電腦及部分文件。

日期:2021-12-29

政治社會

安倍政權正式告終 日本新領袖全數高舉親台政策 自民黨總裁殊死戰 誰是第100任首相?

由安倍晉三領導、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內閣政權,將在今年九月底正式畫下句點。此次,自民黨以「黨內改革」與「世代交替」為總裁選舉的主軸,到底誰能勝出並出任第一百任首相?

日期:2021-09-22

國際總經

滯台「流亡」港青 偏安生活下的故鄉使命

反送中運動展開至今,香港情勢目前仍動盪不安,中國、港府動作頻頻。不過,還是有好事發生,逃往台灣的香港人經過了數月的努力,終讓一間「保護傘」餐廳開張,供手足謀生,林榮基的「銅鑼灣書店」也在台重生。

日期:2020-04-29

科技

「中國有數據、美國有錢、歐盟有意志」AI白皮書如何衝擊大數據新創?

正當全世界都還在努力追上GDPR(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的法遵腳步,歐盟又在2020年2月19日推出人工智慧白皮書(AI White Paper)以及歐洲數據戰略(European Data Strategy)兩項新規範,再度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日期: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