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人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設共有374項結果
國際總經

蘇聯輸掉冷戰,竟跟張忠謀有關?值得習近平心驚的前車之鑑:為何晶片製造抄襲是沒用的

一個70年前還不存在的產業,決定了今日世界的樣貌。從玩具到汽車、從微波爐到導彈、從手機到股市,無所不在的晶片,是21世紀的新石油,是現代世界最依賴的稀缺資源。美國靠半導體成為軍事強權,矽谷仍是設計先進晶片的重鎮,掌握大半關鍵技術,但中國正在急起直追,大動作投資半導體產業,爭奪霸主地位。位居供應鏈重要位置的台灣,夾在兩大強權之間,更要面對日韓競爭,應該守住哪些優勢,又要考量哪些風險?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塔夫茨大學的弗萊徹學院教授國際史,特別專長美國與俄國歷史,他在研究冷戰武力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題展開龐大研究,橫跨三大洲,從台北到莫斯科,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科學家、政府官員、工程師、企業家,首次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這段比電影更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台灣更是故事的核心角色。

日期:2023-02-24

政治社會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67歲直腸癌離世…3大症狀和大腸癌不同!名醫圖解差異:做這個步驟能預防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週日(2/5)晚間9點在家中離世,享壽67歲,朱雲漢的哥哥朱雲鵬週一(2/6)凌晨在臉書發文,證實弟弟已經往生。朱雲鵬臉書寫下:朱雲漢於昨晚9時在家中安詳往生。感謝他一生對社會與國家的付出。感謝諸位師長和先進對他的照顧。感謝親朋好友對他的關心。也感謝他所任職蔣經國文教基金會同仁的支持與協助。不捨。不捨。祝福他一路好走。

日期:2023-02-06

政治社會

范疇專文導讀:驚心動魄地將一個時代抽絲剝繭,呈現眼前的真實故事

該怎麼介紹這本書呢?從政治角度切入?從人性角度切入?從家庭關係、男女關係角度切入?

日期:2023-01-18

傳產

打造全球人駕馭夢想的能力 環貫綠佳利讓你與成功對頻!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人的健康和財富,面對失控時代,環貫綠佳利透過全方位健康促進的產品、共享制度,以及打造夢想板課程、奬勵旅遊活動,帶領「自主創業家」設定並追逐夢想,成功化危機為新契機,不僅促使大家擁有健康和財富,還具備駕馭夢想的能力,勇於逐夢、圓夢,過程中還能助人擁有身心、經濟健康,因而人人都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進而促使社會健康,更增添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日期:2023-01-18

科技

機器人取代看護 為長照終極方案迎來曙光? 二○二三年最值得關注的照顧機器人

在二○二三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照顧機器人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日新月異、非常吸睛的照顧機器人,距離取代「推輪椅的外籍看護」,還有很長的距離,原因是⋯⋯。

日期:2023-01-17

台股

殖利率5%的金融股怎麼買?以元大金(2885)為例算給你看!鄭廳宜:金融股適合存股族的4個理由

金融股股價震盪小,不會造成投資人心情起伏不定,不用天天盯盤,符合定存股條件:❶ 公司不會倒閉。❷ 每年穩定配發現金股利。❸ 現金殖利率穩定且容易填息。❹ 利率高於銀行定存或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

日期:2023-01-05

ETF

兆豐金、00878、0056...存股新手從「2年10張」開始:高股息ETF、金融股,16檔快速分析

在存股的領域,最常看到的就是「X年存5百張○○○」的標題,但一般存股的標的,不管是金融股或是ETF,假設股價平均用20元來算,1張就要2萬,500張就是1千萬,請問你認為X等於多少比較合理?

日期:2023-01-05

台股

經濟關鍵報告論壇》「台積電不再是以前的台積電」永豐投顧總座:ESG將影響你的投資獲利

「這20年來,台灣企業經歷了質變,台灣的台積電不是以前的台積電、台灣的金融業也不是以前的金融業。這兩大產業的體質越好,台股的韌性就會越好!」說話的,是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他口中那促成台灣企業「質變」的關鍵因子,是ESG。

日期:2022-12-09

生活消費

移居新生 香港人在台灣

在二○一九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爆發之後,不願生活在顛沛環境中的香港人選擇移民,語言、文化、地理位置相近的台灣,成為許多港人移居的目的地。據統計顯示,光是去年就有一萬多名港人來台居留,這群為了民主自由離家的異鄉人,一步一腳印熟悉本土文化,在台灣重築生活、漸漸步入軌道的同時,深埋的根沒忘,仍心繫香港。

日期:2022-12-07

2022縣市長選舉

柯文哲卸任回台大醫,但他已成功跨出北市!民眾黨「槓桿」出更多2024總統大選籌碼

2022九合一地方大選,民眾黨除了高虹安以9萬8121票當選新竹市長外,全台還當選了14位議員、9位鄉鎮市民代表、1位村長以及1位里長。雖然身兼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說台北市長交接後將回台大醫院,但外界認為2024總統大選他勢必不會缺席,繼續扮演牽制藍綠板塊移動的第三勢力。

日期: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