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低碳排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低碳排共有133項結果
科技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扮演能源轉型推手,加速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落地應用

「2050淨零碳排」已成全球共同目標,台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國發會於今年三月底,即宣布以建築、運輸、工業、電力、負碳技術為五大策略路徑,設立不同進程的量化目標。其中,攸關產業永續發展的電力項目,明確要求逐年擴大再生能源占比、導入新能源科技、建置儲能系統以及升級智慧電網,藉以全方位啟動能源轉型。

日期:2022-08-11

國際總經

飛彈、軍艦、戰機…..台海氣氛緊張,中美之間的博弈如何化解?這兩本書給出最佳答案

曾經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一場商戰,一方認為會和談,一方認為會繼續打,認為會和談的人覺得有錢人不打架,一般都是假打。有錢人不打架,因為風險太大,但是最後事實發展是雙方都沒收住手,無下限打到最後。最後結果是,一家慘敗,一家慘勝,兩敗俱傷。

日期:2022-08-08

政治社會

經濟部部長讚許工研院淨零科技成果 成為產業升級轉型動力 助臺灣邁向永續新未來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以及後疫情時代為人類生活與產業所帶來的轉變,工研院今(5)日舉辦的49周年院慶,運用多元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方式,成功突破疫情與地域限制,讓北中南同仁空中同樂,展現工研院創新思維、敏捷管理、開放溝通的企業文化DNA。並頒發「創業競賽獎」、「2030跨域議題海選獎」、「資深正級人員」等獎項,鼓勵敏捷創新思維的同仁持續精進;面對2050淨零碳排目標,工研院以供給、需求、製造與環境四面向,展出前瞻性的淨零技術,鼓勵同仁跨域合作。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特別線上參與,讚許工研院的科技創新能量,是臺灣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尤其在淨零技術上已有多項成果落實於業界,經濟部將持續支持工研院投入創新技術研發,攜手幫助臺灣朝淨零永續目標邁進。

日期:2022-07-08

科技

2022年ESG去碳高峰會 推動企業淨零刻不容緩

Deloitte 永續發展中心(DCSP)近期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WEF)發布《The turning point - A Global Summary》報告,分析亞太、歐洲、美洲等15個地區氣候對經濟的影響。報告顯示若氣候變遷不加以控制,未來50年將會使全球經濟損失178兆美元,2070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亦將減少7.6%的比重。鑑於淨零行動的急迫性,協助台灣企業轉型勢在必行,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將於6/24~25「2022 ESG高峰會」為期兩天的展覽中,安排永續專家為企業進行「E-Body健檢」一對一深度諮詢服務,使企業了解自身永續進度與狀況,提供完整的減碳旅程;於展館內也推出有獎徵答,提升民眾對ESG與環保的認知,並將於展覽期間聚焦永續淨零與供應鏈韌性,進行「永續淨零」的主題演講。透過結合主題演講與攤位服務,協助企業完善永續經營,也能使與會大眾深入瞭解永續生態圈的概念。

日期:2022-07-01

科技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台灣準備好了嗎? 從農漁電共生談起

面對氣候暖化問題,《巴黎協定》限制全球升溫目標必須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目前已獲得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宣示或規劃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目標,台灣當然也沒有缺席,國發會於今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希望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分析:「國家能源結構勢必會發生改變,必須結合各方力量,來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同時也提升出口競爭力,解決台灣高度仰賴進口能源的問題。」

日期:2022-06-30

國際總經

台灣大未來》大肚山下騎機車5分鐘就能找到異業合作機會!王美花:要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不是只會做半導體

面對通膨升溫、氣候變遷,以及俄烏戰爭造成的地緣政治風險,各界對全球經濟前景的關切程度,也與日俱增。對於台灣產業在上述情境下的發展,經濟部長王美花,今(29)日出席「2022台灣大未來:黃金十年 預見2032的台灣」國際高峰會時表示,在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下,相關產業範圍正持續擴大,她舉例,「大肚山下,機車騎5分鐘,就可以找得到異業結合了,全世界很難找到這種地方,只有台灣有這樣的優勢。」王美花強調,台灣必須從自身強項往外擴散,「讓全世界看到,我不是只會做半導體,還會做各式各樣重要的產品,電動車零組件、5G,甚至低軌道衛星,都會用到台灣最擅長的資通訊產品。」

日期:2022-06-29

焦點新聞

哪天開飯店、夜店也不意外!面對300億營收歸零,雄獅王文傑當是「轉骨期」:開始擴編迎解封

「未來雄獅若開了飯店、夜店,你們也不要太意外。」這是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在日前舉辦的觀光論壇上一席即興發言,雖然事後維持神秘,不願再透露更多資訊,不過,這也讓外界對於雄獅在過去的疫情中,宣布轉型「生活產業集團」有了更多想像。過去幾年來,雄獅身為疫情海嘯第一排的受災戶,卻將這段期間原是營運低迷的時期,當作是「轉骨期」,不僅公司現在準備迎接未來廣大的出境旅遊商機,更大目標是拿這段期間為國內旅遊做的「基礎建設」,來迎接更多國際觀光客的入境旅遊市場。

日期:2022-06-28

品味收藏

上最高的山,下最深的海  Canon以影像輸出與輸入留下美好瞬間 ,更用笑顏傳遞正能量

全球光學領導品牌Canon旗下產品涵蓋影像輸入與輸出及商用解決方案,多元化的產品創造絕佳產品體驗固然是品牌目標,與地球、社會「共生」的理念更是企業DNA。影像能記錄美好瞬間,Canon以影像公益作為核心價值,展開多項企業社會責任計劃,以環境保護、關懷兒童為範疇做出貢獻,期望留下感動常在(Delighting You Always)的感受,更能實現美好的社會。

日期:2022-06-23

國際總經

投資新寵》最嚴格的氣候變遷指數,勞動基金670億相挺!MSCI出新招,專挑1.5度溫控下的受惠股

三月,勞動基金運用局發布的一則公告,引起外界關注。這是勞金局今年首度為勞退新制基金及國民年金辦理國外投資委任,金額,二十三億美元,約達新台幣六七○億元;至於委任類型,則為「全球氣候變遷增值股票型」。

日期:2022-06-15

傳產

帶頭示範》從日常文件電子化到廠房水泥 都是節能利器 台灣標竿企業 這樣超前部署減碳

全球瘋ESG,影響所及,企業也風起雲湧掀起新一波減碳狂潮。但光有永續議題的認知還不夠,開始行動,才是真正帶來改變的關鍵。「齒輪王」和大變身盤點碳足跡先鋒、日月光蓋首座低碳封測廠,看台灣標竿企業這樣拚減碳!

日期: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