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信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信教共有52項結果
科技

專訪幹細胞之父——林凱信教授 「再生醫療」為重症帶來一線生機?!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George Q Daley)說:「如果二十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二十一世紀就是細胞治療時代。」然而,廣義而言,二十一世紀屬再生醫療(regenerative medicine)的時代。

日期:2023-03-18

教育

「怎麼會有人洗腦被洗成這樣?」曾與阿滴共事、資深教友剖析:這2個原因讓菁英深陷邪教

Netflix「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釋出後,讓許多人驚呼:「怎麼會有人洗腦被洗成這樣?」,這狀況也反映了社會對於宗教教育仍不足……

日期:2023-03-17

個人成長

拒絕別人前 先學五月天阿信「同理」法

「五月天」諾亞方舟10週年進化復刻限定版演唱會跨年開唱,8場20萬張門票不到半小時售罄,為了滿足買不到票的粉絲期望,特別舉辦線上跨年演唱會 [ 諾亞方舟十週年特別版] MAYDAY FLY TO 2023,準時在12/31晚間2245上線!成軍25年的五月天,擁有海內外龐大粉絲,陪伴許多人從年少輕狂到世故中年,每每舉辦演唱會,門票必秒殺,更有人說:「人生一定要看一次五月天演唱會」。曾經有一年,五月天的某場演唱會尾聲,粉絲齊喊:「加班!」他們又唱了2首歌,第3首安可曲唱到一半,阿信突然說:「我發現有一支螢光棒很特別,和你們的都不一樣,是紅色的。」原來他指的是保全的指揮棒,接著說:「天氣這麼冷, 感謝他們……希望他們趕快回家洗個熱水澡。」阿信的這段話不僅委婉地拒絕加班,也讓人倍感窩心。每個人都有難以啟齒的時候,該如何說出口,才能既保護自身利益,又不會讓別人不舒服?阿信教了我們什麼?(本文原刊載於2019/4/12,更新時間為2022/12/31)

日期:2022-12-31

科技

長春藤生物科技連袂「北醫」、「中山醫」推動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與治療應用 鼓勵國人一起「為所愛,備份健康」

縱使錯過臍帶血儲存時機,成人也能將健康的幹細胞儲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你為了「未來健康」做好備分嗎?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日起登場,深耕再生醫療領域28年的長春藤生物科技,這次攜手北醫與中山醫院,推動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與治療應用,提出「備份健康」的倡議,向國人展示已落實的重要佈局,宣示國內重疾治療正式進入新時代。

日期:2022-12-05

政治社會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

職場

別人大學不愁吃穿,我為賺錢從發傳單到擺攤!他26歲爬上上市公司總監:窮怕了,不「拚命」不行

許多人問我:「任老師,為什麼感覺你總是很有衝勁?為什麼每次見到你時,你都精力十足?為什麼你那麼有熱情?為什麼你做事有這麼強的內在驅動力?」我說:「因為沒有安全感。」

日期:2022-08-31

政治社會

棒球教育家方穎豐助台東轟出全壘打 誓言擦亮紅葉招牌

睽違14年,職棒重返台東,吸引逾5千球迷進場觀賽,喚醒沉睡已久的在地棒球魂。棒球被視為國球,半世紀前,紅葉少棒隊在威廉波特賽的奮力一擊,讓紅葉村一夕間舉世聞名,台東也成為「棒球故鄉」;然而曾幾何時,金字招牌漸被世人遺忘。幸虧,在政府民間齊心努力下,持續為球壇培育一顆顆璀璨明日之星,其中被球壇封為罹患「棒球癌」的教育家紅葉國小校長方穎豐,更誓言在教職的最後一站肩負起擦亮紅葉招牌重任,助台東轟出一記漂亮全壘打。

日期:2022-07-04

生活消費

英文歷險記

以前「學英文」好似時尚、追求潮流,現在則是必修科目,當然,英文呱呱叫的確好,讓我們向雙語國家邁進。

日期:2022-02-16

教育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李嘉誠帶兒子們擠地鐵、巴菲特不留遺產...3位首富堅持「窮養」不會教出「富惡代」

登上《富比士》的世界首富們,養育孩子的方式絕對顛覆你我的想像,舉凡比爾蓋茲、華倫巴菲特,他們的養兒之道各自有哪些獨到之處?

日期:2021-11-11

政治社會

「我的靈魂永遠停留在8歲!」21萬幼童遭性侵,3千個神父下跪懺悔:神聖的教會為何藏汙納垢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世界華人周刊(微信ID:wcweekly)作者: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 顧景言

日期: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