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修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修改共有1713項結果
勞保勞退

勞保年金怕領不到,要早領自救比較好?退休金年改遲早的事,精算給你看:1招多拿50%

即使勞保撥補金額逐年提高,但「領多繳少」趨勢不變,勞保缺口遲早突破3000億元,一旦每年國家預算中有9~10%,甚至15%用於撥補,不僅排擠教育與基礎建設,也會啃蝕國家競爭力,如同經濟學理論的「死亡螺旋」。學者除提醒年改遲早來臨,試算也發現,延後3年領不僅每月年金多1.1萬元、約當5成,且最高薪資的領取時間愈長,未來被砍到的機率也愈小。

日期:2024-02-07

健康

「看病要貴180-350元」這3家大型醫院升格醫學中心!為何本次醫院評鑑是史上最難評?

衛福部週二(2/6)公布睽違7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共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以及部立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則因為區域人口增加,新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1家醫學中心。原先傳出醫學中心地位不保的萬芳醫院仍在榜上,此評鑑結果也打破原先醫學中心的家數限制。健保署預估,新增的這3家醫院每日門診總數約有1萬名病人、急診每日總數約500多人,部分負擔將受影響。自3月1日起,門診從新台幣240元漲為420元、急診400元漲為750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針也針對醫學中心評鑑結果發表4點看法,也說學會會員反映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建議若能在去年評鑑申請作業程序上,醫學中心新增容額說明清楚會更妥善。只不過,什麼是醫院評鑑?對民眾就醫有何影響?為何這次評鑑又會被認為「史上最難評」?

日期:2024-02-06

職場

不想上班了!她每天工作3小時,賺到全職月薪,10年社畜終於解脫:自由工作優缺點、我的5年經驗談

自由工作者有機會發大財嗎?每當提到自由工作時,比起其他疑問,和金錢相關的問題總是數量最多的。印象中,自由和物質享受似乎是天秤的兩端,難以取得平衡。我在部落格固定更新相關文章時,常收到讀者來信,詢問我當自由工作者後,收入和以前相比真的有比較好嗎?大概要多久才會穩定?正式分享我的經驗前,想先聊聊身邊兩個真實案例。

日期:2024-02-01

國際總經

「尋找更多好數據,3月降息不太可能」!鮑爾一席話美股創新高後下殺逾300點,一文看他怎麼說

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31 日) 一如預期按兵不動,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 5.25% 至 5.5% 目標區間不變,基準利率繼續處在 22 年高點。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對本次聲明作出重大調整,刪除更進一步升息措辭,但主席鮑爾會後對 3 月降息的可能性潑冷水,指出需要看到更多通膨朝向目標回落的證據。聯準會最新利率聲明與鮑爾記者會重點摘錄如下

日期:2024-02-01

國際總經

中國經濟模式神話根本不存在!身為MIT教授的紅色家族第三代直言:共黨專制體制只會讓經濟衰退

2023年,世界翹首等待中國經濟疫後復甦,但它卻陷入房地產泡沫破滅、消費疲軟、外資撤離等多重危機。究竟「中國模式」出了什麼問題?

日期:2024-01-31

職場

10萬人給4.9星滿意度!易遊網APP團隊11人平均30歲,35歲的她如何催出百億年營收?

2015年8月易遊網推出APP,初創團隊只有3人,至今11人。如此迷你的團隊,卻創造300萬人下載數,在iOS超過10萬筆評價,獲得高達4.9星的滿意度。2017年易遊網APP營收25億,2023年達到百億創下記錄。負責這個團隊的資訊處行動技術部部長,是年僅35歲的李姿慧(Smile)。10年前她離開科技業,投入於活潑且富有挑戰的旅遊業,成為易遊網APP初創團隊成員。有解決問題的邏輯腦、喜歡拼圖、密室逃脫等解謎遊戲的她,在很有限的資源下,短短1年就讓APP上架。她分享,因為重視使用者體驗,花很多時間研究使用者的習慣,也不停更新,因而創造了極高的回饋及業績。

日期:2024-01-29

政治社會

國小自然老師僅15%專任 不做實驗照書念的科學教育如何亡羊補牢?

自然課可能是眾多課堂中,最有機會讓孩子動手做,引起學習興趣的科目,然而放眼全台,僅2所教育大學有在培養自然專科教師,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自然老師有85%非科班出身,讓人不禁擔憂,當自然課變成只能照書本念,能不做實驗就不做實驗,如何幫孩子的科學基礎打底?LIS情境科學教材透過影片重組科學教案與內容,讓各種冰冷科學知識「立體化」,牛頓、阿基米德、伽利略等科學家穿越現身說法,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也成為老師在教學現場的多元輔具。

日期:2024-01-26

理財

會計師從辛苦賺錢的工作機器,到靠被動收入提早財務自由:許多人在制定理財計畫時,一開始就出錯

作者任職於會計事務所的時期,他雖擁有令人稱羨的薪水,但當時的他不是真正的富人;後來成為明星講師,所得屢創新高時,他也還不是真正的富人。直到他發現自己為了賺錢而淪為工作機器,他便下定決心改變生活方式,結合會計知識與之前的投資經驗創造了「富人公式」。現在他提倡「打造被動收入的富人公式」,提早實現財務自由。他認為,成為真富人的過程,最重要的是「領悟」與「設定方向」,因此需要明確區分資產、負債與所得,以及重新思考對於富人的判斷標準,再設定邁向富裕的目標。本書是他後悔沒有早點知道致富方法的深切體悟,也是傳授子女的富裕祕密,更是能帶領眾人通往幸福人生的導航。

日期:2024-01-17

政治社會

未來4年他如何帶領台灣上路?透視6種賴式政治性格 你不知道的賴清德

(今周刊1413)堅毅耿直、理性內斂,這是你我熟知的他;暖心惜情、感性念舊,這是你未見過的他。這名活躍政壇近30年的熱血男兒,會是怎樣的國家領導人?跟著我們的故事出發,帶你透視台灣新總統——賴清德。

日期:2024-01-17

政治社會

重要議案已非執政黨說了算…立院三黨不過半將重演20年前空轉鬥爭?民眾黨關鍵8席如何操作成關鍵

(今周刊1413)今年大選,選民選出了「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未來4年,任何政策不再是民進黨說了算,立法院責任重大,人人都有話語權,卻可能完全做不了事,整天空轉鬥爭。面對難關,新國會準備好了嗎?

日期: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