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兒科醫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兒科醫師共有105項結果
健康

開學擔憂孩童群聚,小兒科醫師林智葳:打造孩童良好消化道環境,益生菌成健康首要關鍵!

隨著暑假結束,孩子回歸校園生活,家長們對孩子健康格外關注。到學校接觸多變的環境,往往容易引發健康問題。若再加上孩子偏食、外食等習慣,更容易惡化,而消化道環境將成為健康關鍵,如何維持消化道環境,助孩子應對各種環境挑戰?

日期:2023-09-01

政治社會

「新國安危機」改善兩年無效 死亡率再創15年新高 生得少又死得多 搶救新生兒從媽媽著手

台灣醫療進步,卻有著居高不下的新生兒死亡率,更是鄰近日本、韓國的兩到三倍。政府搶救兩年無效,新生兒科醫師點出,問題不只在新生兒本身,媽媽的產前照護更是關鍵。

日期:2023-08-09

國際總經

35年未拿獎盃,藍月亮花10年成「地表最強足球隊」…這支「土豪球隊」如何從虧損王變全球最賺足球隊?

有「藍月亮」之稱的英格蘭球隊曼城在今年6月奪下歐冠金杯,登上英格蘭超級聯賽、英格蘭足總盃及歐冠三項賽事的三冠王寶座。這支曾負債累累的球隊,是如何在10年間崛起,並在全球掀起足球旋風?

日期:2023-08-09

理財

住院醫師股市翻身記:他39歲用26萬本金開始,5年還完700萬負債、零貸款買下蛋黃區34坪電梯大樓

編按:作者高一時赴美,後自康乃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回國服役時擔任空軍翻譯官,並曾於三星電子任職。而後歷經9年修練,成為獨當一面的兒科專科醫師。雖千辛萬苦當上醫師,卻發現這個職業無法保證家人的未來而備感挫折,決定投入股市。經一年半苦心鑽研,制定出不會耽誤醫師本業、符合自己生活週期的的波段投資法──「天地人選股+狙擊手交易」。從1000萬韓元(依當時匯率,約26萬新臺幣)的種子資金,以及3億韓元(約780萬新臺幣)的負債開始,歷經5年時間,創造了稅後55億韓元(約1.3億新臺幣)的資產,2021年秋於首爾江南區零貸款買下一戶約30坪大的電梯大樓,實現心心念念的夢想。

日期:2023-07-13

教育

網紅醫甩2兒100巴掌後,暫停臨床職務…禾馨創辦人蘇怡寧:不想未審先判、但家暴須譴責!

一名育有3名孩子的小兒科醫師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過去因為寵小孩,導致他們生活習慣以及自理能力出現問題,決定採取嚴厲的管教措施,包括打小孩耳光、罰跪等。孩子的生母通報家暴,並控訴兩個兒子共被打100個耳光,引發議論。對此,許多醫師紛紛發聲痛斥這樣的行為,而該名小兒科醫師目前已將臉書關閉。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也在臉書PO文表示,「有時候,面對情緒,先停下來,讓自己與孩子隔離開來,冷靜一下,才能夠更理智的思考」。王婉諭表示,家長尋求專業協助,不代表是「失職」的父母,透過親職教育,才可以協助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正面有效的幫助。而當事醫師任職的禾馨醫院主管蘇怡寧醫生也在臉書發表看法,「家暴就是不對必須嚴厲譴責」透露該醫師原先就已經轉兼任打算離職,所以先暫停該醫師的所有臨床職務,靜候調查。

日期:2023-07-03

政治社會

兒科醫家暴打孩100個巴掌,生母還原真相...一句「爸爸對不起你們」背後藏暗黑心理學:讓人失去判斷

一名兒科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因為太過寵溺3名孩子,導致他們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出現問題,於是以打耳光的方式嚴厲管教,卻遭到孩子媽媽通報家暴,令他「感到灰心又遺憾」,此事引發社會譁然。網紅「嘎老師 Miss Ga」提出小孩生母說法,並公布傷勢照片,直呼看完只覺得憤怒,「加害者是怎麼誤導你的觀點,並讓你同情他的」。該醫師任職的單位主管,透過個人臉書表示,家暴就是不對,必須嚴厲譴責;他也說該醫師原本就已經轉兼任打算離職,目前已暫停該醫師的所有臨床職務,靜候調查,「也請求社會局一定要積極介入,務求真相水落石出毋枉勿縱,該負的責任一樣也不能少」。

日期:2023-07-03

教育

兒科醫打小孩50個巴掌「都是為你好」!呂秋遠列「家暴小孩10大藉口」:你養他,不代表能打他

編按:一位小兒科醫師最近在臉書上自爆「我打了我的小孩」,後悔過去過度寵溺孩子,導致已經唸國小中高年級的孩子,在生活教育和自理能力不足。他決定改變教育方式,更嚴格地對待孩子,包括各打兩個小孩50幾個巴掌、打完小孩叫他們睡、睡了再叫起來打,導致後來小孩連睡覺都怕。這一行為引起了廣泛討論。

日期:2023-07-03

教育

「我還不是被打大的,為什麼現在不能打孩子?」一個虎爸放下鞭子6年後的懊悔告白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究竟怎樣才是為孩子好?」的教養大哉問,讓現代爸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懷疑自己。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他」。全職奶爸「綠豆粉圓爸」勇敢翻轉傳統家庭教養模式,結合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親身實踐,幫助爸媽以鼓勵、信任、協助、支持、陪伴孩子,取代打、罵、恐嚇、利誘、處罰與獎賞的傳統教養法。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自然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日期:2023-07-03

教育

打手心、打耳光、罰跪⋯醫師單親爸涉家暴,稱獨扛育兒壓力!專家3建議適時求援

單親爸育兒壓力大,近日一名兒科醫師於臉書自述「打小孩」,寫下長篇文道出身為單親爸爸碰到的育兒困境,雖嘗試調整教養方式,但力道過猛換來遺憾結局。兒少保護專家指出,單親爸爸壓力很大,且醫師社會地位高,不太知道如何向外求助,當面對家庭結構改變問題時,即使離婚的雙方不再有婚姻關係,但仍要當「合作型父母」,抑或是透過學校老師、社福系統協助,適時調節育兒壓力。

日期:2023-07-03

健康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