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全球晶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全球晶圓共有182項結果
台股

美第3大退休基金Q4減碼,台積電今最後一盤爆7194張量下殺收最低、市值滑落14兆

今周刊編按:美股上周五(2/3)震盪收低,短線過熱的台股周一(2/6)漲多回檔,早盤一度擴大超過150點,摜破5日線。而美國第三大退休基金-紐約州退休基金 (CRF) 提交的 13F 報告披露, 在去年 12 月底降低持有的 210 萬股台積電 ADR 部位,賣出 423,194 股台積電 ADR。上週五台積電ADR下跌1.99美元,跌幅2.06%,收94.66美元,拖累周一台積電(2330)開盤直接跳空下跌10元,交易最後5分鐘更爆出7194張成交量,終場收在最低價526元,下跌16元,跌幅2.95%,市值急縮4148億元,再度滑落至14兆元之下。

日期:2023-02-06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30111產業個股追蹤:台積電法說會前Preview-市場在想什麼?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11

科技

台積電法說將登場,外資想問6件事…股神巴菲特加碼是雙面刃?《金融時報》:魏哲家有2大挑戰

今周刊編按:權王台積電法說會1/12登場,外資也提出6大疑問,包括產能利用率、資本支出等等。但外媒《金融時報》指出,台積電去年業績迭創紀錄,股價更翻漲1倍,在進入艱困的2023年,總裁魏哲家在新的一年需要有大膽的決心,點名先進晶片技術、人才競爭是魏哲家的兩大挑戰。《金融時報》也指出,巴菲特的加碼提振台積電股價,但正如他減少比亞迪的持股導致該股下跌20%,巴菲特一旦持股鬆動,可能是一把雙面刃。

日期:2023-01-03

國際總經

台日合作再添一樁!陽明交大、京都大學結盟 以台灣先進半導體技術協助幹細胞量產

台日結盟不只在半導體晶圓代工,還將把台灣獨強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延伸到生技領域。日前我主持的《陽明交大幫幫忙》節目,邀請到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前陽明校長郭旭崧、前交大校長張懋中三位重量級來賓,分享陽明交大與京都大學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合作研發自動化的幹細胞製備技術。

日期:2022-12-26

科技

經濟關鍵報告論壇》科技帶動產業、翻轉地方生態!新北、高雄轉型願景曝光

分別地處台灣最南與最北的直轄市,高雄與新北擁有腹地廣大、人口數多、產業多元等特性。然而,近幾年在產業發展與區域聚落上出現哪些轉變呢?由《今周刊》今(9)日舉辦的「經濟關鍵報告論壇」,邀請來自各地產官學界人士齊聚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首先由高雄市揭露發展藍圖。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提到,高雄近幾十年經歷了輕工業、出口加工與重工業時期,工業底韻相當深厚;而未來高雄產業的轉型,將朝向「S狀廊帶」發展。

日期:2022-12-09

科技線上

半導體產業如何做ESG?聯發科拼綠色創新、台積電造減廢效益...國際大廠力推永續實踐「碳手印」!

台灣IC產業具彈性、速度及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有重要地位,不論是IC製造還是封測市占皆是全球第一。去年美國半導體協會研究報告也指出,「若台灣有一整年無法生產晶片,全球電子業營收將會減少約5000億美元」,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對世界的影響。雖然半導體發展為我們帶來國際競爭力與經濟效益,但生產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水電資源,同時排放過多二氧化碳與產生廢棄物影響環境。要如何兼顧環境永續因應ESG要求,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的計劃方向。

日期:2022-11-22

國際總經

「那天,公司禁止所有人去中國出差」一份139頁公文,讓台積電蒸發兆元市值...晶片戰爭全解析

10月7~14日,堪稱中國半導體史上最「動盪」的一周。「那天…我們公司先下令禁止所有人去中國出差,已經在中國的同事必須留在飯店不准移動,等公司進一步通知!」這名在外商設備商效力的工程師,憶起美國發布最新半導體禁令當天,公司上下有如「戒嚴」般的景況。

日期:2022-10-19

國際總經

「那天,公司禁止所有人去中國出差」一份139頁公文,讓台積電蒸發兆元市值...晶片戰爭全解析

一份139頁的美國政府公文,竟在短短一周內掀起中國半導體界的恐慌,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更因此蒸發兆元市值,這場晶片戰爭,究竟會怎麼影響你我?新冷戰的對抗,又將怎麼改變世界局勢?

日期:2022-10-19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21010產業個股追蹤:本週重頭戲-美國公布9月CPI及台積電法說會前Preview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0-10

理財

基本面選股 財報達人出招 搭上年底做夢行情 留意升息帶來「雙下修效應」 5大族群有望先蹲後跳

儘管通膨、升息壓力仍大,全球股市包括台股近期頻創新低,兩位專攻基本面的達人認為,若干族群仍有不錯的展望,加上進入年底做夢行情,對第四季保持謹慎樂觀。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