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分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分級共有556項結果
ETF

0056、00878…11檔高股息ETF終極PK!70歲理科阿伯存股買3間房:年配、季配、雙月配怎麼選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

日期:2023-01-11

科技

日廠搶攻電動車周邊紅利 自動駕駛系統「各擁山頭」一文看懂差異在哪裡?

「電動車」是近年全球投資熱潮的一個關鍵字,其中,電動車最時髦且實用的「自動駕駛系統」,更是目前日本各大車廠投注心力的焦點,然而,同樣是「自動駕駛系統」,各家日系車廠發展重心卻有不同,它們的差異在哪裡?

日期:2023-01-06

政治社會

蛋價再創歷史新高!蛋荒真相解密:台灣為什麽會缺蛋?驚曝養雞場兩大生存困境

極端氣候愈來愈嚴峻,疫病對雞隻的衝擊也愈來愈大,今年蛋價再創歷史新高,缺蛋又再度面臨挑戰,如何讓供蛋穩定,根本原因還是要回到養雞場如何升級。

日期:2023-01-04

教育

全台灣最懂薇閣的北投補習班,衝刺營挑戰百分百錄取私中

俗話說:「環境造就一個人」,家長想讓孩子在升學過程中擁有順遂的坦途,除了先天的資質,後天塑造孩子的優質學習環境也是同等重要。

日期:2023-01-03

生活消費

追新年第一道曙光無望?跨年、元旦天氣出爐,今晨最低6.8度!3區轉濕冷...這天起又有冷空氣

今(12/28)日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水氣增多,天氣逐漸轉濕,桃園以北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區及大台北山區下雨時間長,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新竹以南則多雲到晴。今晨「輻射冷卻」發威,新竹至高雄平地仍有10°C以下氣溫;前3低依序為:新竹(峨眉鄉)6.8°C,苗栗(頭屋鄉)7°C,雲林(斗南鎮)7.3°C。不過,民眾最關心的,就屬跨年和元旦天氣狀況了!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關於跨年天氣,週六、週日氣溫微升;週六晚間跨年、元旦晨迎曙光的活動,迎風面因雲多、且偶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天氣並不理想。下週日、一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氣溫稍微回升,各地早晚仍涼,迎風面水氣仍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機率。下週二則有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目前預測未達大陸冷氣團的標準,不過屆時水氣會少一些。

日期:2022-12-31

焦點新聞

16大「元旦新制」上路!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綜所稅免稅額…細節措施4表一次看

2023 年元旦起又有許多新制上路,行政院整理16大項目,包含與民眾荷包息息相關的基本工資調漲、家電補助、電動車汰舊換新節能補助,綜合所得稅免稅額也將調高。

日期:2022-12-29

政治社會

先入伍就免當1年兵?內政部:只有「他們」不管多晚都是4個月 年輕人不愛當兵?他分析1原因

2024年1/1起民國94年(西元2005年)後出生的役男,義務役役期將恢復為1年,消息一出尚未服役的役男們反應兩極,不少94年次的役男認為乾脆現在提早入伍,就能只當4個月的兵、躲避1年役期。對此,代理內政部長花敬群12/28解釋「兵役就是按年次」,想要明(2023)年提早入伍規避是不可能,也不會讓94年次後役男申請。台灣人真的這麼不想當兵嗎?網紅「館長」陳之漢先前曾激動表示「逃避兵役就是懦夫」,只是他也點出在台灣當兵有個最大問題。

日期:2022-12-29

勞保勞退

百萬勞工快看!2023年基本薪資、勞保費率將調漲 11項勞動新制攸關「你的荷包」

2023年就要來了,多項元旦新制即將實施,其中與荷包息息相關的莫過於「基本薪資調漲」、「勞保費率調整」等項目,一起來看看明年哪些新制會影響你我的勞工權益吧。

日期:2022-12-27

國際總經

20天2.5億人染疫後,中國1/8起取消入境隔離管制…紐時:過去3年努力和犧牲是在幹嘛?

今周刊編按:近日一份中國國家衛健委會議紀要在網路上流傳,內容指出全中國光是12/20,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逼近 3700 萬人,而20天內累計感染近逼2.5億人,占總人口的17.56%。路透社報導,北京殯儀館傳出火化預約時間已排到明年1月,中國公告每日的確診數字也被國際社會質疑「蓋牌疫情」,因為各地預測的確診人數都高於官方公布的數據。究竟每天有多少人染疫,仍然是個謎團。如今中國國家衛健委卻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不再對入境人員採取包括隔離等檢疫管理措施、將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降級為「乙類乙管」,更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紐約時報作者EVA RAMMELOO寫道,為了實現「新冠清零」目標忍受了這麼多焦慮,讓生活受到這麼多擾亂之後,中國人還得面對病毒,只不過是舊的恐懼被新的恐懼取代了而已。「除了口罩和消毒劑,他們現在還得去搶購止痛藥和感冒藥,為不斷增長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做準備」,也許不少人會死於病毒。無論出現哪種情況,感嘆過去3年的努力和犧牲都是為了什麼呢?

日期:2022-12-27

生活消費

2023元旦新制上路》今天起18歲就是成人,可做這些事!國民法官也將踏入法庭...8大重點一次看

大家即將和2022年告別,邁向2023新的一年,自元旦起有許多新制需要特別注意,除了勞工新制、交通法規之外,滿18歲就視同成年人也將正式上路,到底有哪些與生活相關的新規定呢?這次今周刊整理相關新制懶人包,提供民眾參考。

日期: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