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則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則是共有10000項結果
科技

科技新都〉從淹水蔗園變掌握AI、電動車命脈的兆元矽田 全球最先進製程基地 南科前世今生

(今周刊1430)台南不只擁有古老的風韻,還承載著台灣半導體最核心的生產力。一路篳路藍縷,南科經過近三十年終於成就盛世。

日期:2024-05-15

科技

下一步將挑戰生成式AI應用 隔空診斷植物健康 用手機種菜 智食良果挖掘智慧農業商機

創業不過兩年,就獲得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青睞,攜手合作智慧農業。看似缺乏規模化商機的智慧農業領域,智食良果如何轉換思惟,找出快速發展的途徑?

日期:2024-05-15

職場

被服務體驗

給員工高薪資就一定能帶來消費者滿意度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但在這個問題之前,更該問的是——提供服務的人力夠嗎?

日期:2024-05-15

政治社會

站上世界舞台

根據統計,去年底美國紐約證交所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5.5兆美元,而同樣位於紐約市的那斯達克交易所,市值則為23.4兆美元,兩者分居當今全球前兩大交易所,市值總額幾乎等於全球第三到第15大交易所的加總。

日期:2024-05-15

政治社會

從大航海時代發跡到先進半導體重鎮 百年大商幫、南瀛第一世家獨家口述風雲史 台南400年蛻變記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政治社會

蔡英文擬特赦陳水扁,但阿扁背負10多年刑期、4件未審結官司,海外還有涉不法3億資產遭凍結...3大癥結如何解?

背負十多年刑期、4件未審結官司,海外還有涉不法3億資產遭凍結的前總統陳水扁,如今有望獲得特赦。然而,宣告特赦前,須先釐清層層複雜法律關係,如何消弭各方質疑、讓民意信服,是民進黨政府的大挑戰。

日期:2024-05-15

保險

1200萬股民注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520後擬調漲」...衛福部:有能力的人多繳些

近期醫界爭取健保保障點值1點1元,健保署擬調漲補充保費費率以擴充財源。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補充保費費率比一般保費費率低,但又依照一般保費去調整,導致兩者間出現明顯差異,基於公平性原則,520後將討論調漲補充保費費率。石崇良也透露,補充保費中偏向「資本利得」的費率不應低於一般保費;意味股票族的補充保費可能提升。

日期:2024-05-14

國際總經

「人口冬天將到來」!全球生育率首次低於人口替代率,連川普都說:對文明的威脅比俄羅斯更大…

在不久的將來,全球生育率將降至維持人口恆定所需的水準以下,「人口冬天即將到來」。 今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即表示,生育率下降對西方文明的威脅,甚至比俄羅斯更大。

日期:2024-05-14

健康

10年來PM2.5下降,肺癌、中風等4慢性病死亡率跟著降!國衛院:濃度減至12.5效益最大

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台灣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從10年數據發現,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下降10.23μg/m3(微克/立方公尺),從2007年的31.7μg/m3,降至2017年的21.47μg/m3。另外,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死亡比率也下降,下降4.26%至7.31個百分點。考量心血管疾病的減量健康成本效益分析,國衛院表示,若PM2.5年平均濃度調降至12.5 μg/m3,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可與PM2.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達到權衡。

日期:2024-05-14

ETF

新光高股息ETF暫停募集為哪樁?市場訊息嗅端倪!0056、00940...從「換股時機」看選股眉角

新光投信高股息ETF暫停募集,掀起政府加大高股息監管的討論。但投資人更該關注的,恐怕還是5、6月即將到來的換股潮,以及在配息數字背後的可能誤解。

日期: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