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灣人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灣人口共有281項結果
台股

來不及上船當航海王,改當地藏王可以嗎?龍巖連拉2根漲停背後,你應該要知道的事

編按:疫情持續嚴峻,龍巖(5530)上週(5/27、28)卻出乎眾人意料連拉2根漲停,讓鄉民直呼「地藏王」。龍巖會是下一個航運股嗎?這波疫情究竟為龍巖帶來多少利多?

日期:2021-05-31

焦點新聞

雙北開防疫第一槍! 柯P:北市進入「準第三階段」 侯友宜:八大行業、公有場館即起關閉

新北市政府今(12)日舉行疫情應變會議,市長侯友宜會後宣布,即刻起至6月8日,新北市的八大特種營業場所暫停營業,且圖書館、活動中心、運動中心等公有場館全部關閉。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也召開記者會宣布,北市進入「準第三階段」,由北市府主辦活動即日起至6月8日全面取消,專責的和平醫院已預留病床、並徹底進行分艙分流,同時增加防疫旅館的準備床位,宗教祭祀等群聚活動也停辦。

日期:2021-05-12

健康

道地「台北俗」不能理解的事物? 台北人列10點:以為南部人幾乎都住透天

有些人從出生、就學、出社會,從來沒有離開過台北!網路上有種說法,戲稱這樣的人是所謂的「台北俗」。

日期:2021-05-11

政治社會

台灣「生不如死」、生育率全球最低! 為何少子化問題幾乎無解? 女性面對「這兩大問題」是關鍵

台灣「生不如死」的警鐘持續響起,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在死亡人數不減的前提下,我國正加速邁入超高齡社會。探究新生兒逐年遞減的主因,原來是台灣在生育年齡的未婚人口比例節節攀升,導致生育率下降。在「中年單身未婚即剩女」的亞洲社會,台灣女性為何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小孩呢?

日期:2021-05-06

焦點新聞

創歷史新高! 統一超Q1大賺27億、EPS達2.61元 分析師:這三件事是主因

統一超(2912)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為650.53億元,年增3.18%,其中台灣7-ELEVEN營收創單季歷史新高,稅後純益27.10億元,年增6.07%,每股純益(EPS)為2.61元。

日期:2021-05-05

政治社會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雞肋政策 快要沒有新生兒的兒童節

兒童節將至,祝福大家永保赤子之心。小時候最喜歡這個節日了,如果還在當學生,東湊西湊通常會有好幾天的連續假期,大學生甚至會有超過十天以上的假期;那時候,我們管這幾天叫作春假,是在農曆新年之後,很快就會遇到的連續假期。

日期:2021-04-01

生活消費

豆府去年EPS衝10.29元新高! 疫情讓餐飲業超難過 為何它逆勢繳出亮麗成績?

豆府(2752)餐飲集團日前公布財報數字,今年2月營收達17.70億元,創下同期新高,且2020全年更賺進一個股本,表現亮麗。豆府是怎麼做到的? 產業分析師提出三個可能原因。

日期:2021-03-19

政治社會

一次高鐵北返,讓我看見台灣人最常見的問題:重人情味卻輕公德心

在全台各界同心協力下,才一週的時間,鳳梨風波似乎就已落幕,後續只剩下鳯梨的健康價值、食譜入菜等餘波,仍盪漾在軟性新聞中。

日期:2021-03-10

職場

職場篇》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 學會放下自我 進階領導「人才少林寺」

上任不到半年就遇上新冠病毒疫情,當Google台灣規模愈來愈大,從單一管理進入到多主管制,出任總座的林雅芳,與對手共舞的節奏是如何循序漸進而行的?

日期: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