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合資企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合資企業共有104項結果
科技

打破台灣獨家製造?路透爆台積電擬將CoWoS先進封裝帶到日本!產能能有多少?專家這麼看

市場謠傳,台積電(2330)考慮赴日本建立先進封裝產能,有望加速提振當地的半導體產業。路透社18日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這個想法才剛在初步階段,將CoWoS先進封裝技術帶到日本,台積電考慮的其中一個選項。目前台積電所有CoWoS產能都在台灣。

日期:2024-03-18

國際總經

抖音海撈3.7兆台幣撼動Meta 美出招「不賣TikTok禁上架」!想奪社群龍頭寶座...得先找出「活命第3條路」

今周刊編按:據美國知情人士透露,TikTok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2023年營收約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7兆)、年增約40%,雖然主要營收來自中國,但旗下海外平台TikTok營運規模也是不容忽視,甚至有望超越去年營收為1350億美元的臉書母公司Meta,成為下一個社群龍頭。然而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禁令,恐怕讓TikTok想要坐上社群龍頭寶座不會那麼容易。

日期:2024-03-16

科技

台積電進軍熊本不是美國黑船再現!「三星教訓」讓台日雙方知道:不要跟對手合作

台積電日本JASM廠日前風光開幕,也吸引各國媒體報導,其中有日本媒體以當年美國的「黑船再現」,形容台積電熊本廠對日本的意義。

日期:2024-03-04

科技

台積電熊本廠光速開幕,《晶片戰爭》米勒為何說「美日待遇差別非常大」?日本人有多挺JASM?

台積電熊本廠24日舉行開幕典禮,吹響日本半導體復活的號角。外媒指出,一般蓋晶圓廠需要3年才能完工,而熊本廠只花了1年8個月就蓋好,台積電在日本建廠的三大優勢在於政府支持、施工速度及低成本勞動力,還有日大廠索尼(SONY)扮演關鍵角色,如今熊本廠落成啟用,意味著全球掀起自製晶片浪潮中,日本取得早期勝利。

日期:2024-02-25

科技

直擊/台積電熊本廠只是第一步…張忠謀談AI晶片需求:要10間晶圓廠才夠!3個突破點一次看

台積電熊本廠「JASM」於週六(2/24)開幕,現場台、日大咖雲集,即將在6月退休的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致詞時承諾將「珍惜這片土地」,並預估將創造出逾3400個高科技專業人員的職務。而92歲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特別搭乘專機前往參與盛會,他致詞時除了回憶起1968年首度踏上日本的經驗外,也大膽預測未來半導體產業一定會出現更多需求。他說,現在成千上萬晶圓製造的能量已就位,未來透過AI協助,肯定能看到大量生產數百萬晶圓的產能,「不只是幾千、幾十萬,而是需要3、5間,甚至10間晶圓廠才能生產」。

日期:2024-02-24

科技

重讀大學黃仁勳想修生物學,生物革命未來10年改變世界...「生物工程」時代來臨,救命商機無限

一群來自美國的重量級公衛學家、化學家,週四(2/22)齊聚台灣。面對台下滿滿的投資人與企業家,學者們傳遞一則重要訊息:生物革命,將在未來十年改變世界。而台灣將能在這場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日期:2024-02-23

科技

國巨陳泰銘永和巷內起家,從徵不到員工、花27年走到世界級集團!「併購高手」如何頂住低潮?

今年金鑫獎的重要個人獎項,卓越成就獎頒給國巨董事長陳泰銘。27年來,陳泰銘如何透過國際併購,讓國巨產品、技術、市場、客戶全面升級?

日期:2023-12-20

科技

為何台積電在台灣一年蓋一座廠,去日本也可以一年蓋一座?半導體大老:台積「兩大優勢」讓日本人好吃驚

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的建廠進度,看來大有後發先至之勢,明明動工比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要晚,但預計投產時程是2024年底,大大超前亞利桑那廠。國內最大半導體設備及材料代理商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認為,台積電有能力以高薪找來最優秀員工,國內外建廠更充分授權在地主管,無須事事報回總公司,才能在日本同樣發揮在台灣的建廠速度。

日期:2023-11-09

科技

英特爾、三星步步進逼,「護國神山」未來10年還能保持領先?林宏文:台積電這3點別人學不來

最近經常受邀演講,談地緣政治下台灣半導體有何挑戰,還有台灣這座晶片島如何持續放光芒。許多朋友很關心,未來五至十年,全球半導體會發生什麼變化?需要關注哪些重大趨勢?面對英特爾、三星的挑戰,台積電還能維持競爭力嗎?台積電的盛世能持續多久?我想以這篇文章來仔細談談。

日期:2023-10-30

科技

中國20倍薪搶台灣人才!他帶技術投靠年撈8800萬...假量產真補貼,業內曝「大撒幣」真相

美中科技戰影響之下,中國為達成半導體自主化,以高薪挖角台灣人才的新聞時有所聞,路透社2021年曾報導,法務部調查局高層透露,檢調調查疑似非法挖角台灣半導體工程師及相關人才的中國企業,已經有100家左右,而這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然而,中國為了突破封鎖晶片困境,近期又開始挖角各路高科技人才。像是台灣一間上市公司副總將先進技術帶去,因此拿到8800萬元年薪,薪資比在台灣高出20倍。

日期: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