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嚇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嚇阻共有26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灣國家安全的最大盲點

敵方鎖定台灣的意識邊界,製造無數的低層次認知戰,而台灣人要打贏這場認知戰,從政府、軍方及社會,都需要一場覺醒。

日期:2022-08-24

政治社會

穿防彈衣戴鋼盔…曹興誠嗆想對他動手的「難度增加了」!30億怎麼捐?他說會給5管道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在宣布捐出30億國防基金後,週二(8/9)接受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專訪時表示,30億不是直接捐給軍方,而是「不公開」捐給符合他5個目標對象!

日期:2022-08-10

政治社會

欠大筆的真沒轍!黃任中之子欠稅逾19億,「1原因」免繳了…欠稅大戶都是老面孔,他提3招逼還錢

編按:欠稅大戶永遠都是那些人!財政部自2010年起,每年7月1日都會公布重大欠稅者,不難發現幾位「老面孔」連年上榜。個人欠稅大戶仍由已故股市聞人黃任中家族居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欠稅名單裡已不見黃任中之子黃若谷,主要是因為15年的追稅期已過,因此他所積欠遺產稅加計罰鍰逾新台幣19億元一筆勾銷。不過,黃任中家族仍欠稅逾33億元,連續13年蟬聯欠稅大戶榜首。

日期:2022-07-01

政治社會

吳釗燮做客《部長講堂》 談公私協力推動臺灣參與國際事務

海外僑胞是臺灣國力的延伸,深耕海外多年,不僅協助各駐外館處推動國民外交,在國家發展的重要過程中更是貢獻良多。僑務委員會直播單元《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第四集邀來外交部部長吳釗燮,以「公私協力推動臺灣參與國際社會」為題,分享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的點點滴滴,以及僑胞居間助力的種種事蹟。

日期:2022-05-18

政治社會

健保資料供學術研究是否違憲 憲法法庭激辯 修法嚴懲個資外洩 促進公益也捍衛隱私

我國健保資料庫扮演關鍵防疫角色,過去貢獻六千多篇國際醫療研究,被視為救命資料庫,人權團體則認為,政府蒐集資料、不讓民眾退出,損害資訊自主權,有違憲之虞。

日期:2022-04-27

焦點新聞

【還海行動1095】連結各界清除海廢 製成新國民藍白拖 落實循環經濟

行政院推出為期四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八成經費用以清潔海岸,但,海真的變乾淨了嗎?。去年《今周刊》實地訪查全台灣海岸現場,發現陳年廢棄物及新生垃圾依舊佈滿在溪河畔、入海口及淺灘的不堪真相,引發各界關注並採取更積極的清廢行動。為保育及永續海洋資源,《今周刊》於去年世界地球日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一年號召產官及民間組織等12家夥伴、舉辦5場淨灘活動,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成功變身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計畫邁向第二年,再有七家政府企業單位加入行列,共同實踐ESG精神,促進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22

政治社會

365天追蹤調查》 被「垃」殺的台灣海岸一年後怎麼了?

「海廢」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人類經年累月製造的廢棄物、一次性塑膠用品不斷入海,隨洋流在世界海域裡漂泊,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揭露公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中。去年《今周刊》踏查全台,嘗試揭露海廢「台灣版」的來源,今年再度踏上舊地,看看除了「清理」外,我們還有什麼解決之道?

日期:2022-04-20

政治社會

焦點新聞 美方關注 妨害名譽訴訟威脅新聞自由 誹謗未除罪 台灣人權表現未臻完美

美國務院近期公布《各國人權報告》,台灣在各領域皆表現良好,僅有新聞記者面臨刑事誹謗罪訴訟威脅一項缺點,讓民間推動二十餘年、卻始終沒有進展的誹謗除罪化議題,再次引起關注。

日期:2022-04-20

職場

在家工作也沒隱私?主管遠距「監視」員工方法大揭密

想像一下,有一位二十五歲的電子商務公司員工,接到一封令她無比震驚的電子郵件,內容是主管要求她在個人電腦上安裝一個軟體,用來追蹤她在鍵盤上打字的內容與開啟的網頁。

日期:2022-03-29

政治社會

拜登政府公布最新對台安全援助政策

拜登政府公布最新安全援助政策,在這台海緊張局勢的關鍵時刻,將對台灣有顯著的影響。美國負責政治與軍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露易絲(Jessica Lewis)於3月10日在聯邦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將與台灣密切合作以加強台灣的防禦與威懾,並強調三個面相:美台武器交付的效率、非對稱作戰能力、全社會戰略。其中安全援助不僅涉及軍售,也包含所有武器設備、物資與人才培訓等。

日期: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