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國際關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際關係共有235項結果
國際總經

拜登上任面臨3大挑戰 若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政府的態度是?準國務卿這樣回應…

拜登於美東時間20日中午,正式就任美國總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經濟疲弱不振,以及亟待重整的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問題等諸多挑戰,拜登完全沒有「蜜月期」,他必須在最短時間內,交出能夠滿足人民期待的成績單。

日期:2021-01-21

焦點新聞

拜登上台 中美關係將有新面貌?中國「金融大門敞開」 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股市已是擋不住的趨勢

1月6日下午是最關鍵的一天,美國國會正式對選舉人團票進行清點,正式宣佈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就在當天票數還沒有清點完畢時,川普支持者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暴動,並且攻進了國會大廈。

日期:2021-01-11

傳產

JINS邱明琪成日本上市公司首位台藉女性執行董事!她的行事曆暗藏15分鐘時間管理術...

記者出身的日本JINS台灣總經理邱明琪脫離舒適圈,並且主動積極爭取新工作,日前成為日本上市企業第一位台灣籍的女性執行董事。

日期:2020-12-24

政治社會

兩岸應當重啟對話 但內容必須更加實際

眼看兩岸局面十分緊張,為了避免擦槍走火,台灣與中國應當重新展開熱線來化解目前的緊張狀態。誠如蔡英文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所言:「我們必須要在友善、尊重與包容的原則下,找出兩岸和平共存的方法。」以往面對較為棘手的問題時,兩國都會利用特殊管道從中協調。舉凡李明哲案開放旁聽審判以及中國遊客翻車意外,都是交給大陸委員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海峽交流基金會等組織處理。如今,蔡英文雖然明確表態堅守台灣國格,但仍對中國持續釋出善意,並表示在沒有任何政治前提之下,會很樂意與對岸領導人習近平進行談話。不過,中國堅持蔡英文必須承認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才有對談的機會,並持續在台海周邊部署解放軍。雖然部分人士批評蔡英文過於固執,但即使如此也無法正當化中國單方面行使武力來試圖恫嚇台灣人民。因此,其他國家(尤其是準備上任的拜登政權)在制定台海政策時,若是天真的認為台灣和中國之間就是這麼一來一往,或甚至認為台灣也需要為台海危機負責,那麼所制定的外交政策恐怕一塌糊塗。

日期:2020-12-22

政治社會

蘇貞昌陷萊豬風暴!強勢對抗國民黨杯葛 逼得蔡英文火線救援

行政院長蘇貞昌輕忽開放萊豬問題,以強勢作風和在野黨對抗,結果受到重創;這恐怕是一直以政績自豪的蘇貞昌,始料未及的發展。

日期:2020-12-17

焦點新聞

「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是台灣」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投書《紐時》這樣說…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0-12-17

政治社會

美國準貿易代表戴琪:我們需要更好的攻勢

近日,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宣布提名長年於國會任職的戴琪,出任美國貿易代表,這位「台灣移民之女」對中國的鷹派看法,或將左右未來四年美對中戰略布局。

日期:2020-12-16

政治社會

台灣在紅色陰影下的生存模式 可能成為全球面對中國問題的答案

由台灣智庫於12月12日舉辦的「李登輝學」第三場系列座談會,主題為「經貿戰略:戒急用忍與台灣當前經濟戰略」,台灣智庫共同創辦人林佳龍分析,台灣在「紅色陰影」下為何仍可生存,很多國家都想走到這一步,台灣模式可能是各國參考的重要模式。

日期:2020-12-12

政治社會

國際人權日》建構「後川普時期」的美中台關係 台灣以人權成就國際突圍

美國總統大選已然落幕,對中強硬的美國總統川普落敗,外界高度關注拜登團隊對台灣的態度;日前,拜登外交顧問、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公開表示,盼降低兩岸緊張情勢,引發外界關注。總統蔡英文今(10)日藉國際人權日演說,首度在美國大選後,對中國表達不願永久對立、捍衛自由立場,重申和平、對等前提下的交流。根據學者觀察,美台之間,正試圖建構一個「後川普時期」的美中台新框架。

日期:2020-12-10

政治社會

黃之鋒、黎智英相繼被判刑、羈押 面對國際人權聲援浪潮再起 中國的下一步是?

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主席林朗彥、以及成員周庭,被指控去年涉嫌參與反送中,遭港府判刑;翌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除了《港版國安法》的多項指控外,還被另開一案,以詐欺罪起訴。聞訊,國際社會湧現聲援浪潮,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公開發表聲明,批中國政治迫害。不過,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分析,中國就是看準國際正處於權力真空時期,對香港議題僅能以呼籲表態,趁勢測試美國與其他強權的態度,並拉高未來經濟、貿易談判籌碼。

日期: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