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國5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5共有179項結果
台股

台股跌到讓投資人臉都綠了…何時見底、金融股可接嗎?存股族得注意3件事

受通膨壓力、經濟前景不明等因素影響,近期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台股「跌跌不休」,截至上周五收盤,周線已連4黑,今(4)日則收跌126.02點,至14217.06點,勉強守住14200點。

日期:2022-07-04

國際總經

消費市場降溫,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郭恭克:股市空頭走勢很難扭轉

全球主要股市2022年上半年跌幅前10名中,費城半導體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分居前兩名,跌幅為35.22%和29.51%,空頭趨勢相當明顯,美股電子科技類股成為全球最弱勢的股票市場。

日期:2022-07-04

政治社會

BA.4、BA.5境外暴增破百例!「傳染力比原來強逾10%」 莊人祥曝2招防堵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4)日公布國內新增23045例本土個案及7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9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變種病毒BA.4及BA.5,今日邊境攔截到112例,也讓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考量到國內進入暑假、人流變多,變種病毒新增個案又飆升,因此邊境入境人數管制暫不放寬。此外莊人祥指出,BA.4及BA.5傳播力比原來的BA.2強約10幾%,但從各國實際經驗來看,重症機率未提升,呼籲民眾盡速施打疫苗。

日期:2022-07-04

全台防疫報導

死亡+88「持續下降」!兒童MIS-C再添2名「無慢性病史」 5歲童冠狀動脈擴大、7歲童仍住院觀察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32,68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567例本土個案及11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8例死亡。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接種過3劑疫苗。另外孩童特殊重症個案新增2例,都是MIS-C。

日期:2022-07-03

台股

台股何時止跌?上億身家股市老手:跌破年線,空頭約1年 ,2訊號止跌,7大類股成避風港

台股震盪修正後,該如何因應提高投資勝率?股市贏家們在此親授選時選勢的多空布局策略。

日期:2022-06-29

國際總經

日圓有事、全球金融資產都難逃!陶冬:日銀繼續逆著做,一旦放棄恐帶來堰塞湖決堤般震撼

上周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表達了「不惜代價壓通膨」的決心,而市場則說代價其實會很大喔!近來最影響風險資產價格走勢的,不是經濟數據,或央行政策,或地緣政治事件,而是交易主題的切換。

日期:2022-06-26

台股

別再看台積電、長榮了》台股補跌行情才開始 為何說現在該注意「萬五大頭頸線關卡」?

通膨惡化,升息緊縮,疫情封鎖,美國龍頭企業調降財測,市場預期經濟進入衰退期,全球股市跌幅擴大,標普自高點下跌超過20%,那斯達克下跌約30%。台股跟跌美股且跌幅擴大,因須再加上融資斷頭,除息大盤點數蒸發,外資續賣且擴大賣超。為何說台股補跌行情才剛啟動呢?先來看投資大環境的通膨、升息與經濟。

日期:2022-06-23

國際總經

恐慌賣壓出籠...美股跌破3萬大關逼近熊市,台股跟殺超過200點、台積電首見499元!

聯準會宣布 1994 年以來最大升息幅度後,華爾街擔憂大幅升息恐將經濟推向「硬著陸」,美股週四 (16 日) 開盤後一蹶不振,能源股大殺四方,科技和非必需消費品類股回吐前一日漲幅,特斯拉崩逾 8%,比特幣價格下探,打擊區塊鏈股。台股周五一開盤直接下探15625.86點,下殺超過200點,護國神山台積電跌破500元最低來到499元,而後隨即拉回500元之上。

日期:2022-06-17

國際總經

聯準會對通膨預測一再凸槌,還下修未來經濟成長,林成蔭:景氣利空測試來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聯準會(FED)升息3碼,股市大漲,利空出盡了!」「難講,美股才漲一天,誰知道後面會如何………。」美國聯準會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後,宣布將基準利率調升3碼至1.5%~1.75%,並且將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美股各大指數震盪收紅,那斯達克指數漲幅更超過2%,壓抑股市已久的陰霾是否散去,成為投資大眾熱論的議題。

日期:2022-06-16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五月天剩他獨扛,羅一鈞揭「防疫妙招」!台灣首例MIS-A?難與長新冠區分得再確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63170例本土個案及5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68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全台疫情雖有降溫跡象,但是在今日死亡個案中,一名17歲青少年確診發病一週死亡案例,仍備受關注。除了死亡病例,北部似乎也出現首例MIS-A的案例,羅一鈞坦言確實很罕見,由於該名患者本身慢性病發作、難以與長新冠區分,因此得再確認。而這次記者會也是羅一鈞再次獨撐大局,防疫五月天陸續確診剩他一位,羅一鈞也分享自己的防疫方法。

日期: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