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地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地力共有65項結果
科技

傳台積電不去銅鑼設先進封裝廠了?黃崇仁:目前台積尚未決定土地怎麼用 「如果需要我們可以給它」

力積電(6770)在銅鑼科學園區耗資3000億台幣興建的12吋晶圓廠P5,周四(2日)舉行啟用典禮。2023年夏天傳出需地孔急的台積電找上力積電幫忙,取得力積電P5廠對面、由力積電有優先使用權的一塊土地,準備耗資數百億元興建先進封裝廠,一時傳為美談。然而有媒體報導,今年台積電確定取得嘉義土地,將興建先進封裝廠後,原本在銅鑼園區的先進封裝廠計畫就沒有下文,引發外界好奇。對此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周四僅表示,目前台積電對這塊地要怎麼用,還沒有決定,但「台積電如果需要,我們可以給它」。

日期:2024-05-02

政治社會

砂石盜採變天坑、地層下陷土地荒廢30年 靠「種電」找回生機! 農民:不用擔心收入,生活更穩定

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嚴峻,各國紛紛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與行動,蔡英文總統也在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上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而太陽光電被視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台灣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又該怎麼做呢?

日期:2024-03-29

科技

氣候變遷造成暴雨、高溫 看天吃飯的漁民一次慘賠600萬? 靠「這招」讓土地多用,養殖戶:魚塭不只養魚,還降低成本!

台灣在能源轉型之路,如何在台灣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有效利用發揮地力,而台南是全台養殖漁業重鎮,魚塭面積近1萬4000公頃,在漁電共生發展上,又扮演什麼樣的重要角色呢?

日期:2024-03-26

科技

種田也種電賺更多、公民電廠做到要上市 農電共榮 日本奇蹟如演勵志電影

(今周刊1400)一名年輕博士、三位熱血大叔試驗十年,在農田上架起太陽能板,達到農收和能源自給「雙贏」,他們讓荒地重生,為老化農村導入新經濟,證明了農作和光電可以共存共榮,相互加值。

日期:2023-10-18

政治社會

千分之二

歐盟碳關稅(CBAM)已自10月起試行,減碳壓力正在加速進逼。減碳大計的關鍵工程是綠能布局,台灣所規畫的綠能藍圖中,到2025年,再生能源建置量需占整體兩成。而再生能源中,太陽光電占比68%。綠電重要,光電則是重中之重。

日期:2023-10-18

科技

國際壓力進逼,台灣的綠能關鍵拼圖還在迷走… 直擊〉 光電缺地危機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

科技

潔淨再生能源 永續低碳家園

目前全球再生能源中,發展最成熟的,莫過於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

日期:2023-09-12

國際總經

不只是形容詞

源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乃至於隨後的疫情衝擊,加上俄烏戰爭墊高風險意識,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移轉的大勢已經風風火火好些年,「中國加一」成為顯學,而東協地區則是這場製造業遷徙的大贏家。統計2018到2021年間,全球各國整體的外人投資金額較前5年減少23%,然而,對東協投資卻逆勢成長逾兩成。

日期:2023-08-30

政治社會

他山之石》由農民提案 地方政府把關假種田 十年三千案場 日本這樣做營農型光電

「營農型」光電在日本已經發展十年,除了從中央法源就確立淨零轉型與農村再生的結合之外,日本更重視農民自主提案、地方政府嚴格監督,以達到農業可持續性,他山之石值得台灣借鏡。

日期:2023-08-16

政治社會

台灣困局》農地篩選、廠商遴選、監督除役不明確 「低地力」圈地種電 綠能發展區爭議難解

為衝刺光電目標,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將從「低地力」土地篩選出光電專區,鬆綁農地種電限制。但劃設原則、區位範圍、參與機制仍不明,就準備倉促上路,引發國內超過八十位學者連署反彈。

日期: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