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夜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夜班共有235項結果
這樣做,我願意生

群創暖心催生記》男性職員帶薪「陪伴產檢假」、集中接送員工子女....照顧他們的心,比發錢更能留才

傍晚五點四十分,南台灣的天空仍一片淡藍,一輛深黃色的幼兒園交通車,小心翼翼駛進建築物正門的車道停妥。十多位雙肩背著書包、臉上掛著五顏六色口罩的學生,扶著隨車教師的手依序下車,走進室內;唯獨一名女童蹦蹦跳跳地脫隊,奔向牽著機車在不遠處等候的母親懷抱。

日期:2021-04-14

科技

進台積電4個月秒走人! 他揭6點「殘酷職場文化」:排擠新人是真的…

擁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是許多求職者擠破頭都想進去上班的公司,不過,繼先前一名畢業於清大的高材生入職3個月後選擇離職,日前又有一名在台積電工作4個月的網友也決定離開公司,並揭開內部真實的職場文化,以及給予想進台積電的新人6點建議!

日期:2021-04-12

焦點新聞

【太魯閣出軌】「弟弟別哭,阿伯保護你」白袍醫隧道內緊抱幼童引人噴淚

「就是那道白光,在黑暗中流露出人性光輝」。太魯閣列車發生事故當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隧道內角落,現場哀嚎聲四起,第一批搜救隊員頭頂上的燈光在黑暗中慌亂四射,在雜亂的紛擾中,一名幼兒驚恐的哭聲顯得特別響亮。正當救難人員四處搜索聲音來源,刹那間哭聲戛然停止,就在隊員頭燈尋聲照射到隧道內的一隅,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白袍醫師,緊抱著一名男童,不斷細語安撫著他,在一旁的救護義消蔡哲文看到此景,留下這位暖醫的溫情畫面。

日期:2021-04-04

政治社會

熱血護理長兼特搜隊直奔隧道、再回急診搶命:最遺憾救不回那位一度恢復呼吸的他

「不是在救人,就是在趕往救人的路上」!花蓮慈濟醫院夜班護理長涂炳旭,也是花蓮特搜隊成員之一,在4/2太魯閣號事故一發生,他騎車趕往救援,忙到下午4點又再騎車趕回醫院值班,救治大批送來的傷者!花蓮慈濟披露他的義舉,感動不少人。

日期:2021-04-04

政治社會

別不信邪!僅撕開包裝醫院電話立刻響… 急診醫分享2故事:從今開始吃鳳梨「一舉兩得」

醫療人員、警消等職業最怕吃到鳳梨,就怕瞬間「太旺」、「業績爆量」,不過,這樣的都市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曾經有人發表論文,證明鳳梨跟醫院工作的忙碌程度其實是沒有關係的,只是,這樣的論文結果似乎與一位醫師的親身經歷相互違背。

日期:2021-03-02

傳產

25分鐘的電影也要花錢買票 打破觀影習慣 把短片送進戲院 張心望的大片庫計畫

他開設全台唯一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影城,又買下全國二五%的電影版權,現在,他還要挑戰將二十五分鐘的國產短片,搬上大銀幕。

日期:2021-02-03

科技

快速找車找人=省時省人力 STOMAP讓室內定位變商機

每人每天平均有90%的時間待在室內,但是受限於GPS在室內無法作用,室內的線下實際行為資料(Offline data)應用及室內地圖卻不如室外領域般蓬勃發展。於是,在華碩研發機器人的兩名工程師林詩頎與陳晏誠於2015年8月創辦司圖科技,透過空間中各種感測器、物聯網裝置,開發STOMAP室內定位系統,結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實現物聯網定位,應用在平易近人的日常生活中。

日期:2021-01-15

健康

精神病患≠隨機殺人 看他們從得病、無助…到努力活出正常樣貌

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很努力嘗試過正常人的生活,但每當有社會案件發生,他們的努力時常一夕間化為烏有,又開始感受到社會的不友善。或許,我們該從真正認識他們開始。

日期:2020-11-27

焦點新聞

廚工變照護員、護理師累到流產…老人之家爆黑幕!入住安養院想避免踩雷「這件事」是關鍵

退休後要去哪裡養老?入住安養機構,向來是主流選項之一。當家中長者選擇入住「老後的家」,食衣住行、日常藥物服用等事項,都要仰賴第一線的醫護與照顧人員,但當醫護人員心裡、健康狀況亮紅燈時,長者的照顧品質,該如何被保障?

日期:2020-10-20

房地產

強迫儲蓄,讓我這輩子買了3次房!一個母親寫給兒女的真實經歷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因為不久後該建案完工交屋,當時公家並未開辦員工購屋優惠貸款(因不定期辦理),遂先用小叔的名義過戶,但是我們沒有那麼大的資金可一次付清總價,幸好大姊出面,主動提供她家的房地所有權狀,讓我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取得大部分的資金;另外我再向辦公室的同事調頭寸,請她們解除定存,借我應急...

日期: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