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大型企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大型企業共有638項結果
政治社會

兩岸若開戰先炸台積電?美前國安顧問:除了中共,沒有人想毀掉台灣…應像對烏克蘭一樣,優先軍援台灣

前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表示,會毀台的只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共,美國致力於確保台灣自由民主。任何指控美國將摧毀或攻擊台灣的說法,都是中共的宣傳與假訊息。

日期:2023-03-15

科技

資安真的是「講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 台灣想成為數位時代贏家 從政策、企業到人才仍有努力空間

「資安即國安」是政府重要政策,台灣在全球又是遭受外部駭客攻擊的重點地區,金管會則階段性要求1367家上市櫃公司,在2023年底前配置資安主管及資安人員,使得資安在台灣不僅成為顯學,更是政府法規的重要一環。惟業界人士觀察,由於台灣的資安產業尚不健全、人才嚴重不足,加上企業常常未能釐清在這方面的實際需求,使得台灣在資安上,至少面臨政策、企業及人才的三大挑戰。

日期:2023-03-13

傳產

65歲龍巖創辦人李世聰腦瘤病逝...昔談殯儀館讓人怵目驚心:「我要當殯葬業的台積電」

龍巖集團週三(3/8)發出聲明指出,65歲創辦人總裁李世聰於3/8上午安詳離世,遺愛人間,家屬、子孫等陪同在側,圓滿人生最後旅程。據了解,李世聰是在2020年11月罹患腦瘤,為了安心對抗病魔,當時62歲的他提早安排女兒接班,由Kelly Lee 扛起接掌龍巖集團的重任。 龍巖集團指出,總裁一生推動生命產業改革與發展,引領產業創新,樹立業界優良典範,龍巖人將秉持總裁精神理念,繼續提升生命產業服務。 有關治喪事宜正進行籌備中,龍巖集團感謝各界。今周刊曾於2013年專訪李世聰,當時他所經營的龍巖集團,是世界排名第三大生命禮儀服務公司,他更首度被《富比世》雜誌列為台灣第四十一大富豪。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13/12/12,更新時間為2023/3/8)

日期:2023-03-08

話題人物

龍巖創辦人李世聰腦瘤病逝,享壽65歲...昔談殯儀館讓人怵目驚心:「我要當殯葬業的台積電」

龍巖集團週三(3/8)發出聲明指出,65歲創辦人總裁李世聰於3/8上午安詳離世,遺愛人間,家屬、子孫等陪同在側,圓滿人生最後旅程。據了解,李世聰是在2020年11月罹患腦瘤,為了安心對抗病魔,當時62歲的他提早安排女兒接班,由Kelly Lee 扛起接掌龍巖集團的重任。 龍巖集團指出,總裁一生推動生命產業改革與發展,引領產業創新,樹立業界優良典範,龍巖人將秉持總裁精神理念,繼續提升生命產業服務。 有關治喪事宜正進行籌備中,龍巖集團感謝各界。今周刊曾於2013年專訪李世聰,當時他所經營的龍巖集團,是世界排名第三大生命禮儀服務公司,他更首度被《富比世》雜誌列為台灣第四十一大富豪。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13/12/12,更新時間為2023/3/8)

日期:2023-03-08

國際總經

中國經濟的兩大挑戰——兼論強信-KY

解封是當前中國經濟的最大催化劑,但綜觀現況,中國仍有房市逆風與資金外逃兩大經濟難題。促進消費升級,為中國近十年的發展重點,至於是否值得期待?仍得看房市與資金流回穩狀況。

日期:2023-03-08

傳產

以機場接送起家 肯驛靠多元服務年收逾十億 搞定兩百萬VIP 派車行登「禮賓王」

肯驛國際是台灣最大的禮賓服務供應商,全台有九成金融機構都是它的客戶;它是如何由一家機場接送公司搖身一變,成為手握食衣住行育樂資源的「禮賓王」?

日期:2023-03-08

全球股市

最新!92歲股神巴菲特2023致股東公開信全文,7大要點一次看:只需少數勝利就能創造奇蹟

巴菲特於2月25日夜間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公佈每年一度的致股東公開信,華爾街見聞為你整理出以下七大要點 (全文附後):

日期:2023-02-26

職場

「職務說明書是什麼?外商來的總經理說很重要...」勞動律師解析為何中大型企業不可或缺?

「從外商來的總經理要求我建立職務說明書制度,因為她以前任職的公司都有,他覺得我們公司沒有職務說明書制度非常的奇怪,但我沒有相關的經驗,請問律師職務說明書是必要的嗎?要怎麼樣建立?必須要有哪些內容?」一位本土廠商人資主管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3-02-22

金融

面對高通膨、高風險、高利率的投資關鍵:二○二三股債平衡投資 借助高利率環境有序布局

面對罕見的高利率環境與景氣風險,債券投資重返舞台,在保守中仍可獲得固定收益;但兔年的股市也不必看淡,平衡風險與成長,關注掌握最佳投資機會。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國產化比率提高、轉為民間售電、行政契約不明 離岸風電三階成深水區 開發商最怕三件事

離岸風電進度拉警報,第三階段將迎來更嚴格的國產化要求,二月底將公布正式行政契約,但對國產化實踐、賠償條件等細節,仍未有共識。契約怎麼訂,牽動業者銀行融資能否到位。

日期: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