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大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大家共有10000項結果
科技

你的網購全靠他們 三輪車廠、外送平台參戰 直擊!新玩家攻物流「最後一哩配送」

電商物流從倉庫到消費者家中的「最後一哩配送」,占總運輸成本約五三%,這條至關重要的路,吸引各界業者陸續加入,他們如何用新服務,打造更好的配送體驗?

日期:2024-06-05

政治社會

傅崐萁主推花東三法,還要716拚三讀?藍黨團已有共識「先不推」、綠營:就算拆案還是違憲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花東交通三法,日前揚言要在7月16日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完成法案三讀,不過藍營內部雜音不斷,更有藍委私下表示拒絕背書。身兼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的國民黨立委李彥秀週三(6/5)證實,黨主席朱立倫私底下說,「花東三法已經被黑了,很難去推。」主持人在廣告時詢問李彥秀「所以現在716(三讀)沒有了?」李彥秀搖頭說「沒有」。日前藍白推國會改革法案,引發數萬民眾包圍立法院。李彥秀也舉這個例子說,經過國會改革的法案後,年輕立委們對立法院議事操作,大家心理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家就會關注每個委員會到底要提什麼法案。她說,法案提的不好,可能整個黨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攻擊,週二(6/4)早上黨團會議,中午傅崐萁總召邀請大家午餐會,都有提到這問題,到最後大家的結論「就是要有共識」再提。

日期:2024-06-05

政治社會

輝達第2座研發中心設在哪?經長郭智輝:他們還沒來討論!答詢卻語帶玄機「點這地」,電力是考量?

「3兆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6/4透露有意在台設第二座研發中心,引發多個縣市爭取。經濟部長郭智輝周三(6/5)在立法院表示,經部現在沒有建議輝達設在哪,輝達可以自己選擇;至於是否可能設立在高雄,郭智輝強調輝達沒與他們討論這部分。不過,在選區在高雄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追問若輝達要設在高雄,經濟部要做什麼事?郭智輝允諾會全力協助輝達到達「他希望去的都市」。但郭智輝隨後也充滿玄機地回答林岱樺指出,輝達會自己選擇(廠址),「但以您的指教,他應該會選擇您想要他去的地方(意指高雄)」。

日期:2024-06-05

科技

PC戰場》從「工具」變「助理」 最潮應用百花齊放 五大品牌AI PC備戰實錄

(今周刊1433)新一代AI PC陸續亮相,為了迎接這個被視為「PC產業轉捩點」的時刻,各大筆電品牌廠早已開始備戰,從硬體革新到軟體開發,每個環節都充滿挑戰,他們是如何集思廣益,打造出自家理想中的AI PC?

日期:2024-06-05

生活消費

不能算了

最近與定居美國的同學聚會,以往總會談談政局,這次完全沒提,同學說年紀到了「算了吧」。所謂同學、同胞、同志,必須要有相同話題,否則無話可聊。我們這輩老了,但應該有點意見!

日期:2024-06-05

理財

犧牲獲利與ESG的流行

多家境外基金公司主管向我反映,ESG基金在台前景堪慮,與機構投資人及零售通路的溝通成本太高,相關從業人員認知太弱,短線「不可能犧牲投資績效」的信念依然堅定,封殺了我們要好活的長線可能。

日期:2024-06-05

科技

與微軟低調磨刀8年,趁COMPUTEX向龍頭宣戰 AIPC超級刺客 獨家專訪高通CEO

(今周刊1433)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由AI PC話題率先燃起戰火,不管是英特爾還是超微(AMD),無不卯足全力宣傳AI PC新品,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身為智慧型手機晶片霸主的高通,卻在此時拉上微軟、7大筆電廠挑戰老大哥,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4-06-05

傳產

大家聽過momo,有誰知道富昇物流?已是台灣電商巨擘,momo為何還要組車隊搞定配送最後一哩路?

電商物流從倉庫到消費者家中的「最後一哩配送」,占總運輸成本約53%,這條至關重要的路,吸引各界業者陸續加入,他們如何用新服務,打造更好的配送體驗?

日期:2024-06-05

聰明理財

記帳常常半途而廢?3個技巧教你正確記帳,掌握收支平衡,奠定踏實的財務基礎

盤點其實就是掃除盲點,因為我們的消費方式通常不是突然形成的,特別是日常花費很容易進入由習慣所累積而成的「自動模式」。在自動模式中我們不會想太多,只會覺得錢怎麼不知不覺就花光了,但又不知道花去哪了?有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症狀」。透過個人財務報表,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掌握金錢的流向與資產的狀態,其中包含了資產負債表與收支平衡表,特別是如果想要掌控現金流,必須從「記帳」開始。

日期:2024-06-05

科技

台灣不排碳發電僅占16%,童子賢:在國際屬放牛班 核電應成為選項?劉兆玄喊台灣該Move Fast,接受新科技

「如果是從經濟上考量,(台積電去美國)是不合理的。」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說的,是全球過去靠著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集中,藉由聚落效應驅動技術高速發展的模式,可能會受到地緣政治衝擊、研發速度放緩。但他話鋒一轉,指出台積電往海外走也有其難處,「台積電(繼續擴大發展)在台灣的話,水力、電力、人才也會缺乏。」

日期: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