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學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學運共有487項結果
政治社會

從小夢想當動物園園長、畫家…基隆市長林右昌人生轉彎 凡事自問:「這是不是心裡真正想做的事?」

2009年,基隆市長林右昌以「零知名度」之姿,投入基隆市長選舉,創下民進黨在基隆得票率最高點;直到第三次參選,43歲當選成為全台灣第二年輕的市長,率領基隆搖身一變為多彩的城市;但林右昌坦言,過去政治從來不是自己的職業選項,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踏入政治、決定參選,創下基隆市歷任市長滿意度最高紀錄?

日期:2022-04-15

焦點新聞

史上首次!109票:0票通過18歲公民權、交公民複決,2024大選適用

立法院會今天(25日)以109票同意、0票反對,出席立委全數同意票通過「18歲公民權」,全案將交付公民複決。行政院長蘇貞昌隨即在臉書呼籲,大家一起支持修憲案,讓年輕世代為台灣這個國家付出努力、負起責任。未來年滿18歲的中華民國國民,依法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之權,以及被選舉權。後續將交由公民複決,2024年大選可適用,這也是首次修憲案交由公民複決。缺席立委為鄭麗文、李貴敏、高金素梅;立法院長游錫堃則因維持議事中立,沒有投票。經過一番意見表達,投票結果出爐,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通過,109委員出席,全部贊成。這是首次修憲案交由公民複決,照法律規定,立法院依憲法規定提出的複決案,經公告半年後,應於3個月內,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

日期:2022-03-25

科技

歡迎來到下一站:元宇宙

「元宇宙」一詞於去年底倏地竄紅,然此概念盛行於影視已近30年。從1993年的《超級戰警》、1999年的《駭客任務》,到2018年的《一級玩家》,我們從網路萌芽期即揣想的虛擬世界,在科技與疫情催化下,已逐步實現。這必然是一場人類的全新冒險,而我們是否已邁向新的未知而一去不回頭?科技又將如何型塑這個美麗新世界?

日期:2022-03-17

職場

「我一年拍6部電影,可賺台幣1億啊!」 杜汶澤挺民主被中港封殺 演藝事業歸零 如何在台灣找到第二個人生?

港星杜汶澤剛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台灣人的他,事業經營有聲有色,但他沒忘記這口自由空氣的可貴,短短1年間,發起萬華待用餐計畫、成立「香港人學生在台灣」獎學金,運用影響力做慈善。對他而言,發大財花在幫助需要的人身上,很爽。

日期:2022-03-09

政治社會

健康實驗》她培力精準運動指導員 幫長輩強化肌力 把C據點當健身房 讓93歲阿嬤天天跳廣場舞

暖冬陽光傾瀉,掃走冷冽空氣的微寒。早上不到九點,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十六位長者,就聚集在社區長照C據點前,排排坐寒暄家常。其中,年紀最大者九十三歲,卻絲毫不見老態,皺紋反而在她臉上成了笑紋。當運動指導員陳舒罄一放起《山頂黑狗兄》音樂時,長輩們的動作可一點都不馬虎。

日期:2022-03-02

國際總經

莫德納看中「這產業」潛力來台設子公司、亞太第三國!今明兩年3500萬劑疫苗供應無虞

莫德納(Moderna)宣布來台設點計畫!台灣子公司將負責供貨,支援台灣mRNA疫苗及治療藥物需求,目前在亞太地區已有日本、南韓及澳洲辦公室,台灣成為亞太第3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當然很是歡迎莫德納來台灣,雖然它們要發展的方向還不清楚,但是確實是有想在台灣發展,未來任何的可能性都不排除。

日期:2022-02-16

話題人物

頻頻被問「台灣在哪裡?」 捷克建築師用「這招」讓他們認識台灣!

曾在台灣當一年交換學生的捷克人Petr Danda(阿得),因為愛上台灣文化與茶,自告奮勇在捷克大力推廣台灣,就連新亮相的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室內設計也找上Petr Danda為之操刀。

日期:2022-02-10

政治社會

強化政經體質

內有接連不斷的罷免動員造成社會對立、外有中國對核心關鍵技術的虎視眈眈,享有民主自由的台灣,在政治經濟上,都還有進步空間。

日期:2022-02-09

政治社會

冬奧、夏奧,以及前方之熊

2008夏季奧運會、2022冬季奧運會,這14年間,中國已判若兩國,此處謹以區區數百字,談談感觸,聊以為記。

日期:2022-02-09

生活消費

「好心做了壞事,不如不做!」 PayEasy老總退休創業做什麼? 精準公益:媒合資源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還記得「蘭嶼沒有圖書館」紀錄片嗎?在2007年台灣電影院開燈的瞬間,不少人為偏鄉的困境落淚,企業與民間團體大量捐書到蘭嶼,後續蘭嶼也有了島上第一座的圖書館,成果斐然。9 年後,一名會計師進到圖書館計算「社會投資報酬率」,不以捐書數量來計算公益行為的價值,聚焦實際改變的程度;結果發現,蘭嶼圖書館一天進館人數不到10人,借閱次數低落,而各界的「善心」更是乏人問津,大多堆在倉庫蒙塵,反成當地無法消化的「垃圾」,社會投資報酬率為「負」,捐書對蘭嶼來說已是一項負擔。

日期: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