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對國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對國內共有487項結果
傳產

領先思惟 造紙龍頭旗下華紙碳匯存量家底厚 永豐餘碳管理操刀手公開布局術

台股最強碳權概念股,全力布局減碳,不只種樹造林,碳盤查、能源轉型、循環經濟,到非塑產品樣樣來。

日期:2023-05-17

國際總經

指標中企》24年來最大改造 讓組織更簡單、更敏捷 走出監管風暴、搞分拆上市 「阿里巴巴2.0」新價值浮現

在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產業的監管進入尾聲之際,阿里巴巴宣布了史上規模最大的重組計畫。阿里的盤算是什麼?重組之後,又將與過去有何不同?

日期:2023-05-03

國際總經

美國IRA商機爆發:電動車零組件新政策,台灣有哪些潛在機會?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來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速度,是拜登總統2020年競選時的重要政見。在他上臺以後,美國政府也藉著通過推廣電動汽車的綠能技術,一方面實現其競選承諾,二方面藉此推動企業創新,加強企業競爭能力。

日期:2023-04-28

傳產

「除了台積電還剩什麼?」張國煒執飛洛杉磯,批台灣不重視1事…落後星國太多!星宇長榮首次合作解心結?

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台北-洛杉磯航線4月26日開航,航網正式跨足北美,由董事長張國煒親自執飛。在機上,張國煒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各國觀光,他直言「台灣不夠重視」,並表示生產業和越南比也失去優勢,「除了台積電還有什麼?」直呼落後新加坡太多。回到星宇話題上,張國煒透露未來會繼續擴點,每6至8個月就會開一個新航點,下一個是年底開闢的舊金山航線。

日期:2023-04-27

台股

揪藏鏡人立院三讀過關!防大股東默默吃貨,持股申報門檻降至5%...券商罰鍰最低門檻提高

立法院立法院院會周五(4/21)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部分條文修正案,將股東持股申報門檻降到 5%,證券相關事業最高罰鍰也將由 480 萬元拉高到 600 萬元。修法說明中指出,為讓公司股權重大異動資訊更公開透明,符合國際趨勢,同時強化證券商等機構的法令遵循,健全資本市場發展及保障投資人權益,行政院會於2022年12月22日通過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1、第178條之1、第183條條文修正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本次修正第43條之1條文及第183條條文,針對持股大戶,申報門檻從10%調降為5%。另外為加強對證券商、證券服務事業及證券相關機構的法令遵循,修正第178條之1條文,上述機構違反規定的罰鍰上限由現行新台幣480萬元提高為600萬元。(原文刊載於2023/4/6,更新時間為2023/4/21)

日期:2023-04-21

政治社會

中科院重無人機產業、資安整合 沈榮津、李忠憲出任新董事

作為台灣國防科技研發重要機關的中科院,17日舉行臨時董事會調整人事,其中前總統府戰略顧問張冠群、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等4人卸下董事職務,由「潛艦國造」重要推手、國安會諮委黃曙光、前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等4人新任董事;至於本月任期滿3年的中科院長張忠誠,獲董事會同意續任。

日期:2023-04-20

政治社會

避免衝擊都更推動,平均地權條例擬鬆綁「私法人購屋」!打炒房想更有效?學者:用這兩招查資金

為遏止炒房,立法院已三讀「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內政部也正在進行子法擬定作業,其中針對「私法人購屋許可制」部分,已修正將針對都更、危老重建與一般合建情形,可獨立列為免經許可項目,避免衝擊都更的推動,最快下周預告子法。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前副教授莊孟翰認為,要遏止炒房應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針對購屋資金,尤其是海外資金的來源應確實稽查,並落實房地合一稅的課徵以避免短期交易等炒作行為,政府也應將投機炒作、投資置產的樣態明確釐清。

日期:2023-04-18

政治社會

他曾多次神準預言台灣大選結果…這次再開金口拆解:藍營人選未明,賴清德大框架已明確

民進黨日前公告由黨主席賴清德代表參選2024總統大選,賴清德會後談話表示,台灣事實上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不必另行宣布獨立,沒有統獨問題。對此,曾多次精準預測台灣大選結果的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賴清德對「台灣的定位」已有明確框架,接下來就是提出國內政策具體觀點,在藍營人選未明情況下,已搶佔選戰先機。

日期:2023-04-14

傳產

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台2455項產品,發起貿易壁壘調查…為何有突發舉動?背後可能原因曝光

中國商務部表示,在2023年3月17日收到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簡稱申請人)正式提交的貿易壁壘調查申請書,申請人請求就臺灣地區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中國商務部指,本次涉及2,455項商品,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或者最晚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分析,除了食品農產品有食安考量外,台灣對石化、紡織領域很少有貿易障礙,中國商務部此次說法令人「匪夷所思」。他研判調查結果出爐時間與台灣大選接近,可能會變成北京當局對台灣單方面的報復措施,因此呼籲我方要儘速釐清、說明。

日期:2023-04-12

政治社會

政府稅收、產業競爭力、消費者荷包 如何權益極大化 保健品關稅30%該降嗎?產官學大論戰

本刊去年調查發現,台灣進口保健品與國外價差貴了兩、三倍,究其原因,進口保健品的關稅高達三○%,是關鍵之一。關稅是否應調降,引起正反雙方辯論。

日期: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