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屠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屠宰共有144項結果
政治社會

豬的基因上雲端

台灣豬最近很紅。街頭巷尾的攤商食堂忙著貼上標示,無論是衛福部提供的、不必申請審核就可直接下載的「本店使用台灣豬」圓形貼紙,或者是必須先向農委會申請、經過審核才能發給的台灣豬圓形標章,在此當下,這些標示或標章對消費者的意義,是保證不含萊劑的安全感。

日期:2021-01-06

政治社會

鬍鬚張進口豬卻貼「台灣豬標章」被抓包!畜產會神回:申請規範沒說100%要國產豬

萊豬開放在即,農委會祭出需審查「台灣豬標章」把關,昨卻爆出知名滷肉飯「鬍鬚張」已取得台灣豬標章,卻還有一款便當用進口豬;中央畜產會竟跳出神回,「鬍鬚張」擬明年3月進口豬原料用罄後,全面改採國產豬肉,且因台灣豬標章申請規範「沒寫要100%使用國產豬」,在「鬍鬚張」切結後發予台灣豬標章。事件已引發社會譁然,恐讓台灣豬標章面臨民眾信心崩盤。

日期:2020-12-27

傳產

揭開信功熟肉銷日20年不間斷的祕密!從東京迪士尼到拉麵名店都有它

信功從3人公司發跡,為區隔市場,靠研發推出冷藏肉首銷日本,歷經毀滅性的口蹄疫,隔年轉型加工熟肉外銷,隨著豬肉商機再起,進攻內外銷雙軌並重,重新擦亮招牌。

日期:2020-12-24

政治社會

萊豬元旦開放進口! 北市32人要查2.9萬商家 稽查員人力荒怎解?

萊豬將在明年元旦合法叩關,但地方政府有限的輔導員人力,恐難趕在新制上路前全面輔導業者因應,可以預見,明年之後的稽查人力將更為吃緊,主管機關應嚴肅面對。

日期:2020-12-16

傳產

109年度產銷履歷達人系列報導二 智慧農業創新經營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現今消費型態改變,消費者已越來越重視農產品品質及安全。在產銷履歷制度推動下,透過溯源讓產製過程資訊一目瞭然,並藉由第三方驗證的安全把關,讓更多優良產銷履歷農產品在市場上被看見並用實際消費行動支持優質農產品。

日期:2020-12-04

政治社會

獨家專訪》無端捲入萊豬風波 揭秘信功公司的「豬肉不敗」傳奇

萊豬議題延燒,屏東信功肉品因否認行政院長蘇貞昌「支持美豬進口」說,昨(12/2)日進行原定的消防安檢,卻傳出遭政府「查水表」,無端捲入政治風波。

日期:2020-12-03

焦點新聞

標示不實最重罰300萬!行政院宣布「萊豬進口」5大管理機制,明年元旦上路

明年元旦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後稱萊豬)進口,由衛福部提出「進口豬肉全方位管理措施」,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6)日上午拍板定案後,宣布五大管理機制,包括赴美查廠、逐批查驗、新增貨號、清楚標示、嚴格稽查,從海關到廚房層層把關,消除民眾的食安疑慮。

日期:2020-11-26

焦點新聞

台豬解封》1700億代價換來的重生之路 官民齊戰23個年頭 終迎口蹄疫除名

從推動性別平權、同婚合法,到COVID-19防疫成為全球表率,台灣近年表現愈趨進步,我們將時間倒回至一九九○年,那時,中研院一群科學家聚首,準備為台開闢天文探索的道路;一九九七年,台灣豬業突遭口蹄疫重擊,前豬農劉錦河回首,還是難忘豬舍迴盪的慘叫聲;二○○○年,菜鳥法官葉啟洲,首度提出了婚姻關係不該被《刑法》介入的觀點;二○○三年,SARS撲台,台灣防疫體系卻還沒準備好……。從九○年代到現在,外配面對諸多不公、社會詐騙事件層出不窮,這都是一些「難過」的坎兒。不過,二十多年過去了,有一群台灣人,努力地面對這些困厄,他們沒有服輸,反而一路向前,用年輕的力量,試圖改變一切,準備在台灣進步的軌跡上,踩下榮光的腳印。

日期:2020-11-18

政治社會

網傳「豬食用萊劑四肢顫抖」 防檢局:假消息已請警調單位偵辦! 國民黨嗆:影片屬實...有憑有據

中國國民黨10日於臉書粉專PO出一則影音,疑似在瘦肉精豬隻的屠宰場,因食用萊劑飼料後出現強烈的副作用讓「豬隻飽受折磨,包含呼吸加快、肌肉顫抖,甚至因為熱衰竭而倒下」,更強調這種不人道的飼養方式,豬不能吃,人更不能吃!對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表示,內容完全未提到豬隻使用瘦肉精等議題,「假消息又來了!與萊劑無關」,表示已簽文,後續將移請警調單位偵辦。

日期:2020-11-12

政治社會

金山小編過勞猝死 勞動部統計職場過勞死因「這個」居冠 身體出現9大警訊要注意

「金山小編」猝死引起社會關注,勞保局昨公布死者死前每週加班超過100小時的驚人數據,判定為過勞死。事實上,台灣人「耐操好用又便宜」早就世界知名,據統計,台灣人平均每人每年工時高達2018小時,亞洲排名第2!高工時、高壓力,讓不少人成為工作過勞猝死的高風險群。不良的工作型態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過勞死統計數據中,什麼死因、職業排名第一?有哪些徵兆可以自我提醒,避免悲劇發生?

日期: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