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工作表現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工作表現共有236項結果
生活消費

草間彌生、太陽劇團…他34年辦過上百場展覽、2300萬人次參與!現在創業做這3件事

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曾說:「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時藝多媒體董事總經理林宜標很喜歡這句話,它也代表了他的職涯。自從1989年7月2日踏入民生報活動企劃組後,就和展覽、活動寫下了不解之緣。這份工作,他一做是34年。他將過去的展覽經驗整理成「開展 藝術商業特展大解密:台灣展演20年全紀錄」,週五(5/19)舉辦新書分享暨簽書會,全台重要博物館及美術館館長都出席恭賀,也代表著他的好人緣。

日期:2023-05-20

職場

離職後想回前公司,該如何開口?40年人資傳授「職場回鍋5招」:打這通電話,錄取率高達70%

「離職後想再回鍋」,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困擾。當初由於找到待遇更好、離家更近的工作,抑或工作久了產生倦怠、遭遇瓶頸決定離開原公司。然而離開後,才發覺原來公司的好,想再回去,卻又不免尷尬、難以啟齒,不知道公司是否願意讓自己回鍋,也不知該如何向公司開口。

日期:2023-05-16

政治社會

鼓勵公務員「積極任事」,現職不滿1年也可陞任!立院三讀陞遷法:1年內酒駕、性騷擾被記過都出局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公務人員陞遷法部分條文,為強化功績導向的陞遷制度,將公務人員的陞遷從資績並重,改為依功績原則辦理,提高政府施政效能及服務品質。

日期:2023-05-02

職場

她月薪12萬負責翻譯慘遭取代,公司引進AI兩年發覺「比人好用」...企業引進AI解僱員工合法嗎?

最近引起熱烈討論的AI人工智慧發展,由於Chat GPT光速進化,以流暢、精準快速的文本式問答令使用者驚艷,並且通過全球數億用戶的測試和使用,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場合。隨之而來的話題是:哪些工作會因為AI快速發展而失業?AI會搶走哪些人的工作?這也是許多人開始思考的問題。

日期:2023-03-23

職場

四股力量讓她的「玻璃天花板」變薄!104總座黃于純職涯路走得穩:替別人著想、為自己而活

非明文規範,卻是個無形障礙。即使台灣已倡導「性別平權」觀念多年,但女性在職場上,遭遇「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導致職涯發展受阻的案例,仍屢見不鮮。「我們身上,都有很多角色,為人父母、子女、丈夫、妻子,這麼多角色,就有很多責任,當不同角色之間的責任出現衝突,加上傳統觀念認為,女性『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時,就可能讓女性在職場上,遭遇不公平對待。」談到「玻璃天花板」對女性職涯的影響,104集團總經理黃于純,提出了前述觀點。

日期:2023-03-07

職場

女性上班族職場瓶頸,升遷的「玻璃天花板」非頭號問題!企業想留才得更重視「這些制度」

2002年3月8日,《性別工作平等法》正式上路,實施迄今將滿21年,在促進性別友善的這條路上,台灣職場,繳出了一張什麼樣的成績單?

日期:2023-03-06

職場

台大研究所畢業他順利成為百萬年薪「人生勝利組」,為何10年後卻選擇離職?一個台積電小主管的告白

當你走在錯的路上,生命總用各種方式提醒你,有時也許是一場爭吵,就像女友對我下達最後的通牒。那天傍晚,屋外的天氣冷冽,屋內的氣氛更冷。她表情嚴肅,語氣平淡地對我說:「你對生活都不做規劃,導致我的生活也總是因為你方寸大亂,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我已經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我想跟你分手。」

日期:2023-02-01

職場

年終沒7個月了...台塑集團今年「平均4.06個月」,每人仍可領23.5萬!一文看哪個行業領最多

又到了歲末年終,大部分人最關心的就是年終要發多少錢,而各大企業、銀行會發多少獎金,也備受矚目。台塑四寶1/10公布去年12月營收共為1519.6億元;累計四寶2022年營收共為1.83兆元,歸屬母公司合併稅後淨利為901.28億元,四寶平均每股稅前盈餘為3.37元。按台塑獎金計算原則,將發放4.06個月年終獎金,雖然與去年7個月有些落差,但以台塑以平均薪資5萬7963元計算,員工仍可拿到約莫23.54萬元。台塑四寶分別為台塑、南亞、台化及台塑化4間公司。而國內首屈一指的頂級度假飯店桃園大溪笠復威斯汀,去年創下超過六億營收的歷史新高,為表彰全體員工的優異表現,宣布發放2個月年終獎金及1萬元賀歲獎金。

日期:2023-01-10

理財

「玩股票」致富的人,恐怕只在媒體中…施昇輝:想財富自由要靠3樣,還有這個不能少

幾乎所有的投資達人(其實只是股票達人)都在塑造一種形象,就是大家只要用他的方法,無須再辛苦工作,只靠股票就能致富。不只如此,還建議大家別買房子,把錢拿來買股票,可以賺更多,甚至還鼓勵大家可以把房子拿去銀行貸款,再增加股票投資的資金。

日期:2023-01-07

職場

「勞工確不能勝任工作」的資遣解僱事由,與企業的績效評估制度有什麼關係?

「我們公司總部有一套精密的員工績效評估制度,但聽說你們台灣勞基法在解僱員工時,必須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請問這二者應該如何調適?」一位外商人資長問我這個問題。

日期: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