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常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常識共有554項結果
政治社會

今周刊為什麼要做「被獵巫的慈善家」》一條荒謬法規的背後

7月18日,台積電公告了今年度第4期的「無擔保」公司債發行條件。至於7月底表明「公司已無現金可用」、前負責人已被通緝的如興紡織,此前則曾經發行過4次「有擔保」公司債。無擔保或有擔保,哪一種公司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不難理解。

日期:2022-08-10

政治社會

台灣是海島,被封鎖就會完蛋?破解軍事謠言:為什麼中國「根本做不到」封鎖台灣

先說明,這篇目的是軍普,會犧牲掉部分的精確度,力求容易理解技術性問題。

日期:2022-08-07

政治社會

「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會、也不敢在台海挑起戰端!」 矢板明夫:因為習近平很顧忌這件事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晚間在臉書專文指出,儘管共軍今(4)日向台灣周邊海域打出多枚彈道飛彈,目前中國還不會在台海掀起戰事,也不敢這麼做。矢板的這個結論,或許與目前不少國人擔憂的狀況相反。他分析,因為從中國內政、國際情勢及美中兩國領導人上周才通過電話來看,現階段北京想一手掀起兩岸衝突的機會不大。

日期:2022-08-04

健康

19天超過300人熱到送醫!住頂樓、馬拉松多人中暑 9大中暑危險因素:睡不好也是關鍵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日期:2022-07-21

教育

當年「建中菁英班」有多強?醫院副院長只排全班倒數第三...那些超會考試的「外星人」30年後怎麼了?

編按:許多人將考上好大學、好高中視為順遂人生的踏板,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在建中任教近40年,也教了好幾屆數理資優班的孩子。記憶深刻的是30年前,數理資優班尚未成立之前,學校特設了一個「菁英班」,做為數理資優班的「暖身」;就是在高一升高二時,將高一各班的前一、二名集中到這個班。(原文刊載於2021/9/1,更新時間為2022/7/10)

日期:2022-07-10

ETF

0050、006208…「ETF簡單投資法」賺到千萬退休金,傻傻存也能提早退休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曾問過股神巴菲特一個問題:「你的投資理念如此簡單,為何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的回答是:「因為沒有人想慢慢致富。」 本書沒有快速致富的祕訣,也沒有華麗炫目的投資技巧,相反地,作者卡爾森要告訴你的是:最簡單的儲蓄與複利,就能創造極大化的財富與資產!

日期:2022-06-27

保險

「壽險是給老婆當嫁妝,失能險才是自己用」一場意外足以傾家蕩產...不想拖累家人,保險怎麼買?

想做好買保險的決策,大原則有哪些?專業人士應該優先考慮的保障基礎是什麼?有限預算下買保險,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2-06-22

科技

「某半導體廠自我感覺良好」 猛誇自己⋯成長卻不到10%!陸行之:少接受採訪,多花心思想策略吧

「有家半導體公司很奇怪」,一開頭就說出這句話的正是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他提到,這家公司先是數落外資分析師,還狠誇自家公司,結果營收率先衰退,今年成長卻連10%都達不到,貼文一曝光快速引發網友臆測,不少人都直指是近來常上媒體曝光的「它」!

日期:2022-06-14

保險

繳費20年保障終身...該幫孩子買「終身醫療險」嗎?理財達人:通膨無止境,30年後理賠恐只夠付掛號費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小孫女出生後,媳婦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引發股素人的研究興趣。「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替0歲嬰兒買保險,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股素人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日期:2022-06-13

退休

50歲才開始存退休金,會太遲嗎?中年夫妻這樣做,65歲存到1500萬:想提早退休,存錢比投資更重要

高收入,不代表就是有錢人;低收入,也不會讓你一直是窮人。儲蓄與複利是邁向財務自由的頭等艙車票!專業金融分析師卡爾森在本書中將透過各種研究與實例,說明如何讓小錢滾成大財富、儲蓄為何比投資重要、退休前需要存多少錢。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