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心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心痛共有325項結果
理財

住院醫師股市翻身記:他39歲用26萬本金開始,5年還完700萬負債、零貸款買下蛋黃區34坪電梯大樓

編按:作者高一時赴美,後自康乃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回國服役時擔任空軍翻譯官,並曾於三星電子任職。而後歷經9年修練,成為獨當一面的兒科專科醫師。雖千辛萬苦當上醫師,卻發現這個職業無法保證家人的未來而備感挫折,決定投入股市。經一年半苦心鑽研,制定出不會耽誤醫師本業、符合自己生活週期的的波段投資法──「天地人選股+狙擊手交易」。從1000萬韓元(依當時匯率,約26萬新臺幣)的種子資金,以及3億韓元(約780萬新臺幣)的負債開始,歷經5年時間,創造了稅後55億韓元(約1.3億新臺幣)的資產,2021年秋於首爾江南區零貸款買下一戶約30坪大的電梯大樓,實現心心念念的夢想。

日期:2023-07-13

情感關係

李玟頭七/40億遺產Bruce想繼承有機會?Coco早設防!房產全沒貸款、用「長命契」鎖住權利

藝人李玟上周三(7/5)離世,享年48歲,週二(7/11)是她的頭七,外傳李玟生前已立遺囑,留下40億元遺產全給86歲媽媽,但有中國名嘴宋祖德透露,李玟加拿大籍老公Bruce已找律師想要推翻遺囑,但李玟二姊李思林回應,要媒體自己去問Bruce:「我不是Bruce代替不了他,自己去問他」。外傳李玟原本要在7月和Bruce要談離婚,但對自己手上擁有的房地產,李玟早有規劃與想法。

日期:2023-07-13

健康

李玟抑鬱成疾…罹患乳癌半年前瞞老母手術,富商夫沒陪伴還去旅遊!乳癌早期不致命「看清徵兆」

樂壇天后李玟7月2日輕生送醫,搶救3天於5日過世,享年48歲,家人也發出聲明證實。據了解,李玟在達醫院已呈現「腦死狀態」,被醫生宣判腦死難以救回,不過港媒報導,高齡86歲的母親除了要醫生持續搶救以外,中醫出身的她親自幫女兒針灸頭部,無奈仍回天乏術。有知情人士透露,李玟不只患有憂鬱症,半年前也傳罹患乳癌,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她隱瞞病情獨自一人到醫院開刀,當時富商夫Bruce竟不在身邊陪伴。

日期:2023-07-07

政治社會

李玟離世前午餐與母姊共享、被判腦死86歲老母淚求救下去…「難以走出婚姻觸礁」憂鬱, 24小時陪伴仍遺憾

48歲藝人李玟周三(7/5)晚間傳出離世消息,李玟家人在臉書發出聲明提到,CoCo在數年前不幸罹患抑鬱症,經過長時間與病魔抗爭,近日病情急轉直下,週日(7/2)在家中輕生送院後一直昏迷,經醫院團隊努力搶救及治療,7/5與世長辭。

日期:2023-07-06

情感關係

李玟膝下無子,逾40億遺產會被「出軌尪」接收?傳已立遺囑全留給她…生前悲吐「最大遺憾」

歌壇天后李玟(Coco)7月5日傳出離世消息,李玟二姊李思林(Nancy Lee)也親證實,李玟於7月2日在家中輕生,7月5日不治,享年48歲,消息曝光後震驚外界。據悉,李玟生前身家累積約40億元新台幣,外界關注這筆遺產是否會被頻出軌,且已分居多時的加拿大籍富商夫全盤接收。

日期:2023-07-06

情感關係

李玟過世/生前最後40秒細語曝光...昔公開身體缺陷,唱跳「全靠右腿在撐」:只要大家開心再痛也值得

48歲國際天后李玟周三(7/5)晚間傳出離世消息,李玟親姊姊在臉書及微博發文,證實她在7/2輕生送醫後一直昏迷,經醫療團隊努力搶救,最後無力回天,與世長辭。微博上也流傳一段李玟錄的40秒錄音檔,成為她最後送給歌迷的禮物。一直給人樂觀形象的李玟,今年2月才首度向外界公開自己身體缺陷,幾乎都是靠一隻腳在支撐整個身體,近年甚至已到了無法正常生活的地步,所以先前才下定決心動手術、重新練習走路。今年初她更PO出身上掛著引流袋,暴瘦到剩42.3公斤的照片,讓不少粉絲為她擔心。

日期:2023-07-06

情感關係

48歲李玟傳奇一生:寡母含淚帶大的遺腹子...世紀婚禮豪擲6億,那段有愛又有錢的婚姻中她卻為這事崩潰大哭

她是所有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夢想。——谷小歌(本文獲微信公眾號「刀和歌」授權轉載)

日期:2023-07-06

教育

「我還不是被打大的,為什麼現在不能打孩子?」一個虎爸放下鞭子6年後的懊悔告白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究竟怎樣才是為孩子好?」的教養大哉問,讓現代爸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懷疑自己。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他」。全職奶爸「綠豆粉圓爸」勇敢翻轉傳統家庭教養模式,結合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親身實踐,幫助爸媽以鼓勵、信任、協助、支持、陪伴孩子,取代打、罵、恐嚇、利誘、處罰與獎賞的傳統教養法。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自然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日期:2023-07-03

政治社會

「如果不行動,考證照有什麼用」,工人遭夾死男大生跪地CPR「安全帽都沒脫」…見義勇為怎自保?

宜蘭縣五結鄉一處涵洞日前進行拆除工程,不料卻發生意外,1名工人遭翻倒的吊車及矮牆夾住,當場失去呼吸心跳,有位大學生經過,立刻替工人CPR,最終工人仍傷重不治。家屬雖然悲痛萬分,但事後得知救護車抵達現場前,有位熱心民眾替患者CPR,家屬想出面道謝,希望能找到大學生,當面表達謝意。「謝謝您,您的行為讓我們在他最後的時光裡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警方居中協調為雙方搭上線,該名大學生表示,「當下雖然害怕,但是我如果不行動,當初考CPR證照有什麼用」。

日期:2023-06-26

情感關係

孩子都死了你怎麼還可以若無其事?心理學專家給「被留下來的人」:請了解,每個人的哀悼都不一樣

親友的死亡都會對留下來的人造成一定衝擊。第一次面對死亡,不知如何面對悲痛、逃避與罪惡感,導致無法從哀傷中脫離,也影響了自己的人生。但一段好好送你離開的哀悼練習才能讓一直逃避的哀悼開始,重新找回邁出步伐的勇氣。以下獻給「被留下來的人」──第1次聚會──別急著找原因,先從「說出口」開始當親愛的人離開,我們被悲痛與罪惡感籠罩,只想躲進情緒的黑洞。這時,請試著開口訴說自己的故事,重新看見離去的他,踏出哀悼的第一步。第2次聚會──「我的哀悼」和「你的哀悼」不同每個人哀悼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人號啕大哭,有人默默吞忍,並非和自己的方式不同就是不傷心、不痛苦。給予彼此空間,才能找到自己的哀悼方式。第3次聚會──試著輕鬆地說出那個人的名字「要是整理遺物,就好像承認他真的走了。」整理遺物不是將他抹去,而是整頓自己,並且從中喚醒美好的回憶,不再害怕觸碰過去第4次聚會──擺脫「一定要為他做些什麼」的罪惡感無需背負「一定要做些什麼」的罪惡感,反而該找回「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的餘裕,才有機會讓脆弱受傷的心獲得釋放。第5次聚會──無論好壞,完整的記憶才有完整的懷念哀悼是為了「好好記住逝者」,但若一味把他記憶成毫無缺點的好人,哀悼就很難有進展。不用將逝者「神聖化」,誠實面對一切回憶,更能完整的懷念他。第6次聚會──將自己的未來與逝者連結,找回人生動力寫信給他,並回一封想像對方寫給你的信,與他進行想像對話時,也能看見自己是如何從無處宣洩的情感中掙扎前行,進而將悲傷昇華。

日期: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