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戶籍資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戶籍資料共有12項結果
理財

月薪4萬機場小主管,兒子在美國當醫生...為何老後淪落領中低收老人補助?區公所公務員曝「長壽地獄慘況」

李夏苹初入職場時,曾短暫待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但都待不久。求職不順的她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原本在區公所處理文化行政業務,突然被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櫃檯業務。趨勢話題「無緣社會」、「長壽地獄」之後,臺灣現場實況,基層公務員說給你聽。

日期:2024-05-16

稅制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5月綜合所得稅開徵,許多人若對所得稅法規定不了解,又不知節稅之道,往往導致申報錯誤、荷包失血。報稅有哪些眉角要留意?如何才能最省錢納稅?2024報稅時間自113年4月26日8時起,開放使用憑證及查詢碼下載所得資料;5月1日~5月31日開放線上申報上傳;113年5月1日~6月11日開放附件上傳。今年綜所稅申報,除了特別扣除額外,還有一般扣除額可以扣除,又分為大家常聽到的「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2選1,究竟選哪個比較有利?自2023年1月1日起,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也就是說,2005年出生的人,年滿18歲可以選擇單獨申報。會計師提醒民眾,不要以為自己所得低就不報稅,這樣反而有可能錯過退稅的空間;此外第一次申報的「報稅小白」,應先釐清申報觀念,避免誤踩報稅地雷。

日期:2024-04-30

理財

節稅趁年底!今年贈與額度到12/31…想買房送錢給子女,這樣做最多可給近千萬

年底將至,國稅局表示,自2022年1月1日起,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調高為新臺幣244萬元,明年又重新起算免稅額,建議納稅義務人可善用每人每年免稅額,由父母各自贈與給子女,跨年合計父母雙方最高可贈與子女976萬元,為節稅好方法。

日期:2023-11-30

理財

三兄妹有2人想賣母親留下的台北房子,大哥為阻止堅持不辦繼承怎麼辦?面對遺產分歧,地政士這樣解

不動產的繼承型態有3種,分別為公同共有繼承、分別共有繼承以及分割繼承。

日期:2023-11-16

政治社會

2024總統選舉公告出爐!1950萬人明年1/13投票...郭台銘「科技連署」不可行,中選會這麼說

今周刊編按:中央選舉委員會周二(9/12)發布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告,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定於明年1月13日舉行,預估選舉人數約1950萬人,而總統、副總統登記參選日期為11月20日至11月24日止,中選會表示,因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與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選民總共可以投3張選票,包括1張總統副總統選票、1張區域或原住民立法委員選票及1張政黨票。

日期:2023-09-12

生活消費

90萬人發錢了!1200元禮金這天開始領,看表演還能打5折…在哪能用?怎麼用一次看

「文化成年禮金」即將上路!文化部長史哲日前透露,為協助表演藝術產業,將協調相關單位推出「青年席次」,享有至少5折或5折以下購票優惠,藉此鼓勵青年用成年禮金看表演,初期規劃5萬個席次。另外,獨立書店將採用「每消費2點回饋1點」的方法,由文化部補助。登記領取時間從6月6日至明(2024)年6月30日止。

日期:2023-05-05

職場

跟蹤騷擾是職場霸凌及性騷擾的一種嗎?

「我們公司員工跟公司申訴說她被同一棟大樓其他公司員工跟蹤騷擾,請問我們公司要怎麼因應?有什麼法律責任?」一位外商公司人資長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2-09-12

保險

這招必學!父母贈2,160萬元全免稅 國稅局教一撇步合法節稅

想要贈與子女財產什麼時候最節稅?答案是:子女結婚時!疫情後結婚潮湧現,不少人規劃在農曆年前嫁娶,父母往往想在子女婚嫁時贈送財物當賀禮,在子女婚嫁前後6個月內贈與財產,除了每一年的贈與免稅額220萬元之外(編按:2023年贈與稅免稅額為244萬元),還有婚嫁贈與100萬元免稅額。

日期:2020-10-19

房地產

下個震災前 救援「軟腳蝦」建築刻不容緩

九二一大地震傷亡難計,台南大地震維冠大樓崩塌,以及這次花蓮大地震,是天災抑或人禍?「軟腳蝦」建築及高齡老屋的健檢補強,已經不能再等。

日期:2018-02-12

焦點新聞

第一名的市長接任閣揆 能否幫台灣神救援? 硬派×暖男 賴清德

6月、7月二度被徵詢,賴清德終於鬆口答應接下閣揆,帶著他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質:剛強、柔軟、執拗與心細,走出台南的舒適圈,迎向更大的戰場。

日期: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