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日本國寶級醫師野原重明活到105歲,認為年過65歲後繼續工作,能維持健康。調查顯示,43%的日本勞工退休後還要繼續工作,多非因經濟壓力,而是維持身心活力。且持續工作能降低死亡風險與失憶症機率,因此,一個公園掃落葉的老人可能是身價千萬的富翁。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其實沒有標準答案,要考慮生活方式、開銷和收入。退休後少了房貸、教育和通勤費,生活開銷通常比工作時期少,花費不像想像中呈U型,初期高、中期減少、晚年再增,多數人隨著年紀越大、花費逐漸減少,僅少數在生命末期醫療費用上升。
日期:2025-06-17
從事房仲業的朋友剛剛從上海回來,他傳了一則簡訊給我,上面寫著上海南京西路最高檔的恆隆廣場,租金從三年前一平米15元人民幣一天,跌到現在剩下6.5元人民幣,租金出現腰斬以上的跌幅,這是房地產跌價,加上內需不足的景象。
日期:2025-06-17
編按:芭芭拉.赫頓曾是美國最富有的女性,繼承相當於20億美元(約合新台582億7000萬元)的遺產,卻因7段失敗婚姻與揮霍無度,甚至在短短53天婚姻中,就花光上千萬財產,最終66歲孤獨死於飯店套房,銀行存款僅剩幾千美元。本書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認為,故事凸顯情感決策與財務密不可分,離婚帶來的情緒創傷通常會痊癒,但財務上的創傷卻會持續非常久。離婚甚至是預測貧窮時間長短的最重要指標。
日期:2025-06-13
過去甚少買ETF的存股總編輯謝富旭透露,今年主要買進標的是高股息ETF,共計砸120萬買進,如今持有ETF水位來到185萬,佔台股資產比重約8%,預估未來1年可領息18.1萬。他表示,自己再過5年退休,開始重視現金流,因此大力買進高股息。由於看好00919、00918,認為23、24價位以下可以閉眼買,2、3年後一定歡喜收割。
日期:2025-06-11
(今周刊1486)展望今年下半年,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認為,台股將呈現「先蹲後跳」走勢。他分析,時序進入第三季,許多上市櫃公司將因關稅與匯兌損失的影響,獲利受到一定衝擊,因此第三季股市震盪整理在所難免;不過,「台股最壞、最恐慌的情況已經過去。」他預料,台股近期將在二萬二千點附近震盪,隨著美國預計將在九月降息,屆時台股將再迎來多頭行情,第四季仍有高點可期。
日期:2025-06-11
(今周刊1486)今年4月關稅之亂一度引發台股海嘯,重創不少「投資老將」與「少年股神」的投資績效。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大戶贏家們默默布局、反敗為勝。他們在亂世中展現的投資智慧,以及下半年的具體看法與操作策略為何?值得一探究竟。
日期:2025-06-11
編按:本書作者史考特・蓋洛威提出,當儲蓄達到1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0萬元)時,可以用80/20的比例分配:80%的錢被動投資、20%的錢主動投資。主動投資只是學習工具、了解市場,若情緒起伏大、無法追蹤記帳,那就不適合操作。面對虧損,別只當一次性意外,而是機會來檢討策略。連億萬富豪達利歐都強調,賠錢時最該做的是反思與修正,這是逆轉致富的起點。更別被「抵押房子炒股翻身」的神話洗腦,背後更多是破產故事。作者強調,別輕信當沖能致富,當你把運氣當實力,投資就成了賭博。掌握紀律與配置,投資才會讓你翻身。
日期:2025-06-10
央行打炒房重拳發酵?房市買氣不佳,加上央行嚴控銀行放貸資金,繼花蓮、嘉義陸續有建商倒閉,北台灣也爆出老牌營造廠停工的消息,承包的10處工地全部停工,其中8案是住宅開發案。
日期:2025-06-09
陶朱隱園傳出聯貸案已2個月未繳息,銀行團打算處分手上的「陶朱隱園」擔保品。自由時報報導,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因京華城涉貪案被收押後,傳集團資金調度出問題,旗下與銀行團簽下85億元聯貸案的亞太工商聯,已2個月未繳息,該案的擔保品就是信義區知名超級豪宅陶朱隱園。陶朱隱園主要股東包括亞太工商聯佔77%、中工(2515)佔23%,消息傳出後,中工周一(6/9)股價一度重挫超過5%,收盤收斂至約4%。中石化(1314)則是下跌近4%,公司出面澄清未背書時,收盤跌幅收斂至2.77%事實上,中工股價從沈慶京收押後,已從當時最高19.55元、至今只剩10.9元、跌掉44%,中石化則是從11.8元跌到6.63元,也是下跌超過43%,兩家股價都已經跌掉一大段。媒體也報導,威京集團因資金問題,中工與中石化質押比率已高達9成,若股價無法維持或追加擔保品,也將迫使銀行出售質借股票,沈慶京對兩家的經營權恐不保。中石化發出聲明稿指出,部分媒體報導涉及亞太工商聯聯貸案及「陶朱隱園」擔保品處理事宜,中石化指出,亞太工商聯為獨立法人公司,依公司治理原則由其股東會授權董事會獨立運作。中石化並未投資亞太工商聯,亦未指派任何人員擔任其董事或經營職務,且從未對其提供任何形式之財務背書或保證。
日期:2025-06-09
你會聽到有錢人說:「我從不煩惱錢。」鬼扯。我認識的每一個有錢人對錢都非常執著。他們不一定對賺錢很執著,但他們對追蹤、管理和守住金錢非常執著,就像《魔戒》裡的咕嚕對待「寶貝」的態度一樣。我成年後大部分的生活中,我都知道自己有多少錢。當我沒有追蹤支出時,最後總是會得到不愉快的驚喜。不追蹤你的錢和花費,最後往往會發現錢不夠用。衡量金錢有一條微妙的界線,你的目標是保持理性的執著。隨時關注你的收入、支出和投資的狀態,但不讓自己在情緒上過於投入。訣竅在於把這件事變成一種智力練習,讓你感覺情況在掌控之中,而不是要讓你更為錢焦慮。
日期: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