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攝影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攝影機共有553項結果
科技

歡迎來到下一站:元宇宙

「元宇宙」一詞於去年底倏地竄紅,然此概念盛行於影視已近30年。從1993年的《超級戰警》、1999年的《駭客任務》,到2018年的《一級玩家》,我們從網路萌芽期即揣想的虛擬世界,在科技與疫情催化下,已逐步實現。這必然是一場人類的全新冒險,而我們是否已邁向新的未知而一去不回頭?科技又將如何型塑這個美麗新世界?

日期:2022-03-17

未來,一直在進步

資策會攜手產學研界共組聯盟 搶運動產業轉型商機 後疫情時代 全民健康運動最佳推手

「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童話故事裡,壞皇后透過鏡子尋找世上最美貌女子,現實生活中,科技加持的智慧健身鏡讓每個使用者變帥且變美!資策會從防疫科技智慧運動服務面向出發,研發AI影像動作辨識技術、虛擬教練等應用方案,加速運動健身產業的數位轉型,並使國人將運動習慣融入日常生活,過得更健康有活力。

日期:2022-03-12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42期︱麗豐-KY、亞泥與群光動態追蹤

麗豐-KY、亞泥與群光近日相繼公布2021年獲利與今年配息,我們一一來檢視,推估其今年的狀況,並檢討對這3家公司的投資策略是否有調整必要。

日期:2022-03-11

美食旅遊

華視總座親自跟拍「老謝的台灣紀行」 即便路途顛簸只能抓樹枝,新聞人精神令謝金河動容

華視新聞高峰會製作團隊說要根據我的「老謝的台灣紀行」,作一次完整的跟拍報導,我答應了!在農曆春節前,我選擇了兩個場景,一個是每個禮拜六下午的台北捷兔跑步,另一個是每個星期天早上的「A咖大丈夫」的登山健行。

日期:2022-03-04

職場

她天天抱怨工作,卻因擁有這份工作而深感幸福?關鍵原因是......

當我們感到幸福時,人生自然如順水行舟。但,究竟什麼是幸福?我要問的不是幸福會受到什麼事物影響,而是幸福到底是什麼。

日期:2022-02-22

政治社會

走出來才有勇氣!《時代革命》導演用淚拍片,擔憂被警抓走…4歲兒不怕:我們一起把香港變美麗

香港理工大學是全球前百大的研究型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比台大還要前面,難以想像3年前的11月,有很多學生穿上潛水裝,搬開人孔蓋,鑽入水深及頸的污水下水道,忍受著惡臭與蟑螂匍匐前進,只為了逃離校園。這是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尾聲,曲折又幽暗,「理大圍城之役」的示威者擔心被警方拘捕後遭武力對待,不得不出此下策。即將於二月底上映的紀錄片《時代革命》,更進一步揭露了鮮少人知悉的悲劇——有手足的手機的定位系統一直停留在下水道,負責提供逃生路線的 Telegram管理員語帶哽咽地說出最壞的下場,「恐怕是行動失敗,最終因迷路而葬身污水......。」

日期:2022-02-18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29期︱1月營收出爐,趁績優生落難布局除息行情

2022年1月營收大體上已經出爐,存股池中有些公司如群益證,麗豐-KY、元大金等表現不如預期。不過,我們一直盯緊與掌握存股池公司的業績動態與經營體質,認為短期性營收不如預期利空導致股價拉回,提供了一個進場或加碼的好機會。

日期:2022-02-14

科技

眺望2022年產業大趨勢

疫情、暖化、科技戰;塞港、通膨、晶片荒,送走不平靜的2021年,2022年的產業前景如何?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日前登場,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大會以環境永續為題,點出四大國際趨勢,並提出全球三大價值鏈重組方向,指引產業掌握嶄新年度的重要趨勢,以利全球策略布局。

日期:2022-02-11

情感關係

「說沒情緒是騙人的…」林依晨與公婆同住屋簷下 靠「3個字」維持7年遠距婚!勇撕「零負評」標籤

「遠距婚姻」對於現下時代的夫妻來說並不罕見,雙方為了各自的工作各奔東西;而擁有「零負評女神」封號的林依晨,也正過著與老公聚少離多的婚姻生活,且長時間與公婆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外界相當好奇她是如何維持與先生的遠距關係,以及跟公婆的相處之道。林依晨坦言,「說完全沒有情緒是騙人的,但感受到那種情緒時,就要想想,人都有缺點跟盲點;覺得自己受委屈,會不會別人也覺得對妳寬容?」

日期:2022-02-10

科技

為什麼大家都在瘋元宇宙─元宇宙熱潮帶來的法律啟示

《當代法律》為今年1月份新創刊的法學雜誌,以每月10日出刊的月刊服務讀者。《當代法律》有別於其他傳統的法學雜誌,提供企業經營者及政府官員最即時並且深入分析的法學實務應用資訊。「當代法律」,刊如其名,創刊的宗旨是緊扣當代最新社會動態,將對應法律議題的演繹及發展脈絡,以平易近人風貌進行詮釋與呈現,使法律專業得以突破既有法律人思維框架,讓關心法律變遷與影響的有志之士,能交互激盪,進而深化、共鳴,引領並促進各界對法意識之覺醒與尊重,以達法治國之臻境。本文獲《當代法律》授權轉載。

日期: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