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放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放學共有301項結果
教育

學測倒數30天,破解答題猶豫盲點!醫學生點出應考心法...北一女學霸揭「考場黑馬」特點

113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於明年1月20日-1月22日登場,考生剩下30天做最後衝刺。高中資深教師分析命題趨勢,提醒考生可多留意有關總統大選、行人地獄、以及COP28相關時事議題,結合學科知識判斷內容。如何做才能拿到好成績?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生提供看法,除了多看書答題之外,考試當下的策略和心態,也是應考關鍵。

日期:2023-12-20

國際總經

COP28直擊/普丁現身阿聯,但俄烏戰爭碳排、生態破壞未解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出訪阿聯酋,但未出席聯合國第28屆氣候峰會(COP28)。與此同時,峰會周邊會議討論俄烏戰爭造成的碳排問題,民間組織主張,應由戰爭發動者負責災損及碳排費用,並且運用新科技,盡可能減少將來重建的碳排。

日期:2023-12-10

教育

晚上降溫,孩子卻堅持不帶外套出門...每個父母都該看:想尊重子女,但明明又不能不要,怎麼辦?

獨立成人的重要特徵是可以自己做決定。不能自己做決定,就算不上獨立。準大人有強烈的需求去學著自己做決定,自己能夠做決定了,內在動機更能發展起來。我發現那些很有動力的學生,會打從心裡相信自己在乎的V(Vision,願景),然後下決心把它做到。

日期:2023-12-07

政治社會

從山到海,看見台灣6個翻轉地方的生命力 一種幸福叫創生

(今周刊1406)這是一項沒有期程的長遠行動!

日期:2023-11-29

教育

小兒子從小外號是寶傑,成績卻不突出,在國二時找到學習動力,一路維持到研究所....如何幫助子女找到學習動力?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放手,不放養》作者許恆嘉為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日期:2023-11-24

教育

高二的女兒哭著說:「我不想上學讀書了」爸爸讓她先休學到蘭嶼打工....學測成績出人意料!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放手,不放養》作者許恆嘉為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日期:2023-11-22

教育

爆紅蘿蔔刀是啥?小學生玩瘋教育部急發函!國小師逆風「思考取代片面禁止」:否則筆、紙都會傷人

抖音影片出現一款爆紅塑膠玩具「蘿蔔刀」,近來傳進台灣國小校園且在網路平台、文具店都可買到,不過它雖然是塑膠製品看似沒什麼殺傷力,刀鋒卻能戳穿紙張、劃開柚子皮,還是頗具危險性;有家長因此擔心孩子若拿來相互比劃會造成危險,也擔心造成身心影響。為防止有學童被誤傷,教育部也發函各縣市教育局,要求加強校園安全宣導,雙北教育局也呼籲家長提醒孩子勿攜帶危險物品到校。不過,高雄港和國小教師劉育豪卻逆風發文,認為比起發禁令,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釐清概念,「一次次在那邊禁禁禁,並非治本之道。」

日期:2023-11-01

生活消費

王永慶20年前花5.6億送的廚餘桶,悠遊卡董座還在每天用!來看林志盈的最強自綠生活養成術

林志盈今年3月出任悠遊卡董事長,談起減碳、自綠行動,有滿腹心得。他在自家頂樓打造開心農場,20多年來,家中廚餘、洗米水、冷氣水全都回收再利用,栽種出各式蔬果。令人訝異的是,林志盈家中使用的廚餘桶,是20年前經營之神王永慶贈送。至今他依舊捨不得丟棄。環保永續、減碳自綠已是林志盈的生活準則,這樣的思維更內化到他的企業決策。進入公部門以前,他擔任鼎漢工程顧問公司總經理,發起員工每天到附近國小擔任導護志工,成為鼎漢人的傳統。

日期:2023-10-23

科技

BDI學院建教合作育才300人、幫泰北孤軍後代辦工作證 台灣女兒遵父訓 拚造泰國台商人才軍火庫

位於泰國北欖府的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是當地唯一一所由台商開辦的技職學校,透過獨特教育模式,它的目標,將是成為泰國台資企業人才軍火庫。

日期:2023-09-13

政治社會

推行先鋒》校園裡的日間照顧 小朋友從冷漠到學會包容 社區溝通下功夫 創「青銀共學」全台首例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與大同國小合作,在仍有學生的校園,用閒置校舍打造日照中心,創下全台首例。校方和院方每學期規畫「青銀共學」課程,讓長者和小朋友並肩學習,尊重包容的心境轉變就此發生。

日期: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