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政府機關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政府機關共有481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灣未來「週休三日」?5700人連署門檻過了 少1天上班反讓工時加長?還有1項提案過關,政府須回應

台灣未來如果施行「週休3日」,是否能夠達到讓企業獲得高營收、勞工健康改善及離職率下降的雙贏局面?有民眾參考英國的試驗計畫,發起試行「週休3日」制度的連署,如今已跨越5000人附議門檻,政府必須在6月底給予具體回應。但也有人擔心,多休假1天恐會變相加長其他天的上班工時,因此工時問題也成為許多勞工對於「週休3日」能否施行的疑慮。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5/15回應了。

日期:2023-05-15

生活消費

今年補班太多上班族崩潰...2024年「5種調整方案」出爐 補班補課該選哪種?進度曝光

2023年為了調整連假,導致補班日一共有6天,讓上班族實在是苦不堪言,而6月再度碰上端午連假,6/17即將再一次的補班補課。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對此研擬了連假「5種調整方案」,已送至行政院討論,預計2024年公布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公告之前就會拍板決定。

日期:2023-05-07

生活消費

阿公組成「爺-POP」,從社群紅到海外...日本地方創生專家現身說法,推「創造價值型」模式

地方創生論壇2022年舉辦後廣受好評,去年共吸引約7000人次與會,今年國發會打鐵趁熱,不僅再次舉辦論壇,也擴大加入市集活動,讓與會民眾、學者能夠對地方創生更有實體感。

日期:2023-05-01

生活消費

紙本發票存入兌獎APP就變雲端發票?小心錢飛了...財政部提醒:「1舉動」才能領錢

財政部為鼓勵民眾減少紙張浪費,除了紙本發票可對獎之外,每期額外祭出「雲端發票專屬獎」百萬元獎30組、二千元獎1萬6千組、八百元獎10萬組及五百元獎215萬組,總獎金高達12.17億元。不少民眾消費後都會選擇索取雲端發票,除了可自動對獎外,還有雲端專屬獎,增加中獎機會;也有民眾把紙本發票存入「統一發票兌獎APP」後,就把發票丟了;但財政部提醒,存入APP後並不是代表變成雲端發票,若是紙本發票中獎,還是要憑正本才能領獎。

日期:2023-04-28

政治社會

說好扶植國家隊 竟變相扼殺台廠 四萬架無人機納管 資安檢測卻畫錯重點

數發部計畫3年內,完成全台超過4萬架無人機資安檢測,但初版檢測內容一出,不只業界炮聲隆隆,資安專家也忍不住吐槽,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日期:2023-04-26

政治社會

中科院重無人機產業、資安整合 沈榮津、李忠憲出任新董事

作為台灣國防科技研發重要機關的中科院,17日舉行臨時董事會調整人事,其中前總統府戰略顧問張冠群、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等4人卸下董事職務,由「潛艦國造」重要推手、國安會諮委黃曙光、前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等4人新任董事;至於本月任期滿3年的中科院長張忠誠,獲董事會同意續任。

日期:2023-04-20

政治社會

再生醫療雙法立院明進行首次朝野協商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喊話:應保證病人權益

立法院上月底初審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明天(21日)將進行首次朝野協商,討論相關爭議保留條文,後續若順利最快5月底前有望完成三讀立法,但外界質疑聲浪不斷。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與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今天(20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再生醫療雙法除了應強化品質規範,更得與國際法規接軌。

日期:2023-04-20

理財

剛拿到普發6千元就著急著要花出去?專家教你糾正把錢往外推的「窮人錢意識」、擺脫貧窮世襲

全民普發6000元,隨著大家陸續領到現金,「6000元這筆錢該怎麼花?」的討論聲便絡繹不絕。為什麼急著想花錢?你的潛意識也覺得「平白獲得的錢一定要快點花掉」?本書作者透過多年研究及自身工作經歷替人診斷金錢模式,發現糾正錯誤「錢意識」,就是擺脫「貧窮世襲」的第一步。那麼該如何顛覆窮人思考?讓我們看下去...

日期:2023-04-15

政治社會

「無法糧食自給的國家算不上真獨立」⋯一名憂心的台大退休教授 點出這種萬用蟲蟲是解方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石正人,從東大教授鈴木宣弘引述古巴革命家、日本詩人的字句「無法做到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是奴隸之邦⋯⋯算不上真正獨立」為引子,闡述其對台灣逐年下降的糧食自給率的憂慮,提議以「黑水虻」妙用來解決廚餘、雞糞等廢棄物問題,盼能達成政府推廣的「循環農業・和諧共生」境界。

日期:2023-04-11

科技

鴻海宣布三年投資高雄250億台幣!不只電動巴士 為何選港都打造智慧城市基地?劉揚偉「三原因」說分明

鴻海集團周日(4/9)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預計三年內在高雄投資250億台幣,將進駐亞灣七號倉庫及棧5及棧6,設立南區總部及國際研訓中心,可望創造近2000個工作機會。鴻海也希望藉此在高雄打造智慧城市的基地,不僅打造智慧城市的平台,未來更將成果輸出至國際市場。

日期:202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