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文化差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文化差異共有184項結果
科技

全球3.3億用戶 創下年營收逾1500億元 交友軟體新商機 寂寞經濟大爆發

標榜「快速配對」的交友軟體近十年來迅速崛起,甚至改變約會文化;業界普遍預估,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愈來愈多,交友軟體市場還會繼續成長。

日期:2023-12-20

國際總經

點頭與搖頭下的永續金融

在杜拜舉行的COP28,氣候金融是重要主題,無論是再生能源3倍或能源效率2倍承諾,都需要龐大資本。這是金融業與資本市場定義未來永續金融的世紀工程,手上有權、有錢的主角,都脫不了關係。

日期:2023-12-13

美食旅遊

出國卻嫌吃餐廳貴,硬逼全家在旅館吃泡麵...旅遊作家:第1次帶父母自助旅行,我差點沒在機場大哭

「你覺得最困難的自助旅行經驗是什麼?」毫不猶豫我會說:「帶爸媽去旅行!」這不僅是勇敢,還充滿冒險精神。

日期:2023-12-06

國際總經

天使投資回報率高,失敗率也很高!亞裔美國商會年度企業家親授「新創成功心法」

大學瘋新創!台大創創中心週四(11/30)舉辦天使投資經驗分享,由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與美國瑪麗蒙特大學(Marymount University)教授暨Mobile 365創辦人蕭一白,分享新創成功的經驗與洞見。

日期:2023-12-01

政治社會

聚焦四大供應鏈移轉熱區提升企業競爭力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近期辦理的【2023供應鏈布局論壇暨市調發表會】,邀請泰國、印度、墨西哥、波蘭等各區域市場專家,聚焦四大供應鏈移轉熱區的布局策略與衍生商機。

日期:2023-11-15

科技

拆解美國對手優勢,張忠謀給「2個字」…教父自評台積電領先關鍵之一:台灣工程師半夜12點也接電話

「2次,在美國總統的國情咨文裡面,(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接連2年出現。」週六(10/4)台積電運動會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針對台積電面臨的競爭做了進一步的解析,並指出對手英特爾具備的美國製造優勢,以及與美國政府的緊密關係,將成為與台積電競爭的重大優勢。

日期:2023-10-14

職場

表面張力

亞洲國家的年輕人,很流行「表面張力」的工作態度,事情只願做到主管交代的層面。事實上,只做到表面要求,不但意味著個人思考能力的喪失,也讓未來的升遷機會大大降低!

日期:2023-10-11

政治社會

備戰農業經貿 政院劃定「不得跨越的紅線」 鄧振中:台美倡議第二階段拚年底完成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於日前進入第二階段談判,究竟,第一階段完成了哪些項目?第二階段的方向和挑戰又是什麼?本刊專訪行政院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為讀者提供第一手解析。

日期:2023-10-04

國際總經

台積電鳳凰城建廠進度順利!亞利桑那州長:爭取先進封裝來美國「持續洽談努力中」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建廠遭遇諸多挑戰,亞利桑那州州長郝愷悌(Katie Hobbs)周二(9/19)來台出席「美國商機日」活動時強調「建廠進度順利,並持續照計畫進行中」,他們會努力排除各種疑難雜症。郝愷悌也提到周一(9/18)有和台積電高階主管會晤並參觀廠房及再生水廠等,令她印象深刻。她更鬆口提到「先進封裝是打造美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重要一環」,並有就此與台積電持續洽談中。

日期:2023-09-19

退休

退休後帶妻子踏上65天壯遊...遠傳前副總郭憲誌:沒顯赫職稱還會在乎你的,才是真正值得你在乎的人

雖然曾經好多次想像自己像個背包客去自助旅行,不需要在旅程中掛念公事、接聽電話、回覆訊息或電子郵件,這樣的夢想在過去的30年中卻一直無法實現。即使也曾經利用累積多年的特休假給自己幾趟長旅行,但是責任感使然也罷、也可能是自己授權不足,總是沒辦法在旅行中完全放下工作與放空自己。 隨著職場資歷越來越深、責任範圍越來越大,以為自己很重要的錯覺與自我膨脹也變得越發無法控制,我似乎也離自己的初心和夢想越來越遠了。那一個「壯遊」的夢,就被埋在心裡最深的角落,成為一個不知何時可以實現的「念想」。 當然,我也從沒想過自己未滿60歲,就會突然有大半年的空窗時間,沒有任何公事需要我操煩,雖然心裡也有很大的失落感和不安,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反倒覺得這是上天給我這30年在職場上無愧付出的一份眷顧。因為人生就如同自然法則的運作,會有四季輪替,也有日月盈昃、辰宿列張的不變定律,職場上的一切都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而不應該是生命與生活的全部。當我們為了職場上的競逐而全心全意投入的同時,其實也正在犧牲人生中某些重要的部分,例如:家庭生活、自己的身心健康、興趣和夢想。 當一個原本每天都忙碌到找不出空檔的人,突然間行事曆上一片空白,手機也從每天吱吱震動個不停,突然變成整個禮拜也難得震個一兩次,我不禁想問這是一種幸福,還是一種不幸呢?坦白說,剛開始我很難適應這樣的情況,而且會不由自主地滑開手機看看是否有訊息。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我漸漸明白我所在乎的其實只是一份「存在感」,這麼多年的忙碌生活為的不僅是一份收入,還有迷戀被別人「重視」的虛榮,直到自己突然不再被需要時,才赫然發現其實過簡單的生活並不困難。在你沒有顯赫的職稱時還會在乎你的,那才是真正值得你在乎的人。於是,找回能讓自己快樂的初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成為我暫別職場3個月後的一個頓悟。那什麼是能讓自己快樂的初心呢?我反覆在心裡自問自答,也藉著這樣的反省才慢慢地理出頭緒,每個人感覺快樂的根源或許各有不同,但我相信最大的共通點應該是:「能夠做自己,不必偽裝或是委屈自己。」我回想自己的人生歷程,因為生活的壓力,以及在乎別人的看法和目光,有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為別人而活。從求學階段就因害怕考不上好學校,而強迫自己學習,從來不是因為自己的天賦和興趣而快樂學習。步入職場後更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為了更優渥的薪酬、更令人稱羨的職稱、更有自主的「權力」……我就像一條逆流而上的魚,一頭扎進了混濁的水裡,拚了命向前游,以為前方就是可以悠遊自在的寬闊水域,所以拚盡全力游了30年。殊不知這一條逆流沒有盡頭,越往上游越要拚盡全力才能保有自己!直到有一天跳躍往上時,一個方向沒抓準,跳出了逆流河道,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並非只有這一條河流,還有許多湖泊以及浩瀚的大海等待探索。所以,何不趁著這個沒有預料到的意外,來實現原本埋藏在心裡的「念想」呢?當這個想法在我的腦海浮現後,我立刻向蘊芳(Jessica)提出安排一趟長時間自助旅行的構想。

日期: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