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會長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會長的共有118項結果
國際總經

日本央行總裁接班人植田和男是誰?西方媒體稱他「日本柏南克」,但自民黨高層一席話透露真正端倪

「黑田接班人」跑出大黑馬,獲得岸田首相提名的植田和男任務艱鉅,他必須紓解強大的放空日圓賣壓,為僵化的日本國債利率重新找回浮動性。

日期:2023-02-15

政治社會

「我在公司連續開了20場會,就是要討論戰爭風險!」 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商老董:台灣企業界看地緣政治風險 比經濟景氣還憂心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對250多家會員企業的最新意見調查顯示,國內企業界對於台灣必須面對的前十大重要議題,認為地緣政治、經濟與環境(包括能源),是最困擾台灣上市櫃公司的三大議題。特別的是,上市櫃公司對於這些議題的擔心程度,地緣政治還高於經濟景氣及環境。協會日前發表對政府的建議中指出,「僅以備戰的方法並無法消除戰爭的風險,歷史經驗顯示,如果僅以備戰作為保護自己的方式,只會增加台灣應戰的決心,從而惡化戰爭的風險,因此大家必須配合其它方面的努力,才可以真正的避戰」。「我們相信,台灣與中國大陸可以找到和平共榮的雙贏方式,同時也可以與美國找到台灣、大陸及美國的三贏方案。」

日期:2023-02-14

政治社會

市值7千億會員組成、最強女性國際影響力!華董會「禮客交接大學光」,女董們展現「美與力」

壬寅年末,由「三董」董事長、董事、董事長夫人所組成的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華董分會(華董分會),於1月15日舉行第2、3屆會長交接暨理監事就職典禮。現場群星閃耀,近350位貴賓參加,台北市長蔣萬安親臨祝賀,並讚許翁創會長及歐新會長兩位傑出又具影響力女企業家,以「創新、創意、公益」,同時也是ESG的永續實踐的精神及用心,帶領著由近40家上市櫃公司總市值高達7000億的會員所組成的華董分會,發揮優質熱忱的精神,展現最強勁的女性國際影響力。

日期:2023-01-15

政治社會

童振源迎接世總第29屆團隊 期許精準服務僑臺商

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由總會長黃行德率領第29屆團隊,一行13人於10月3日拜會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親自接待,期許運用臺灣優勢協助海外僑臺商發展。

日期:2022-10-03

退休

65歲退休,顛覆80年財閥歷史的「皇帝式經營」!韓國首富徐廷珍:他們都罵我,說瘋了才會提前退休

徐廷珍在2015 年承諾在65歲退休。他在2020 年12 月跟員工告別,並履行了這個承諾。徐廷珍說,會長上了年紀之後會開始「倚老賣老」。會長如果倚老賣老,就要有人大喊「會長不是國王」,說公司有麻煩了。此前,財閥會長們被認為擁有無上的權力,被評價為「皇帝式經營」,徐廷珍卻一舉顛覆了80年的財閥歷史。徐廷珍透露,他在三星會長李秉喆及大宇會長金宇中身邊觀察時,下了這樣的決心。

日期:2022-09-07

政治社會

四川限電台商惦惦,「這6天總會過去」…謝金河嘆企業大老嚴責台灣,寬待對岸:少了一些同理心

企業大老闆少了一些同理心嚴以苛責台灣,寬待對岸,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工商大老習慣的思維模式,同樣是缺電,限電,國內企業大老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

日期:2022-08-18

科技

起底新紫光 他一入主 即帶領員工反省舊紫光為何破產 比趙偉國還狠的併購之王 新掌門李濱何方神聖?

當此危難之際,在紫光集團管理人的主持下,通過司法重整,為集團從新的起點出發創造了發展契機。」這是今年七月十三日,由紫光集團新任董事長李濱,發給全體員工的一封公開信。

日期:2022-07-20

國際總經

「把中國那套搬過來,是錯的」鴻海為何在越南摒棄百萬廠區思維?「越南製造」兩岸競爭內幕

去年1月,全球最大半導體業者英特爾(Intel)宣布,增資越南封測廠共4.8億美元,它要把這座位於胡志明市郊的廠房,打造成它在全球最大的封測廠;同年11月,封測「二哥」美商艾克爾(Amkor)也不甘示弱,拍板砸下至少兩億美元,在北越的北寧省興建它在該國第一座工廠。

日期:2022-07-13

政治社會

從龍膽石斑魚故鄉 看農村再生奪金牌傳奇

枋寮火車站,是台鐵縱貫線的最南端,離站後步行僅約兩百公尺,就會遇上由「百大青農」陳右穎一手催生的「三魚直賣所」。這個販賣當地小農商品的偏鄉「潮店」,去年八月剛開幕時引來不少關注,因此,對於自己負責的重要任務,陳右穎應是完成了階段目標。他扛下的任務,是讓「新龍社區」變好玩。

日期:2022-07-06

國際總經

阿共打來怎麼辦? 日本車廠及半導體業 開始默默研究中共犯台如何應變 日商CEO最關心「這些事」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去年4月的封面故事,是凸顯「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其實對與台灣及中國都來往密切的日本企業界來說,所謂「台灣有事」一直是經營者的注意事項,也就是若兩岸發生武力衝突,日本企業該怎麼應變。但這個狀況,在2022年有了明顯變化。以往研究「台灣有事」各種預案的日本企業界,似乎以半導體業設備製造商為主。但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連日本執全世界牛耳的汽車業界,也有廠商開始研究台海一旦出事的應變預案,因為台灣汽車供應鏈與日廠的關係太密切。主因就是,烏克蘭戰事粉碎了之前大多數人的認知。日商擔心,若歐洲到21世紀還會發生戰爭,誰敢說21世紀的東亞就不會?

日期: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