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極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極地共有548項結果
科技

印度登陸月球南極創紀錄!科學家爭相搶登,就是為了關鍵資源「水冰」,但月球南極真的有水嗎?

印度月船3號成功抵達月球南極,旨在揭示隕石坑內的水資源含量和提取挑戰。水冰被視為月球關鍵資源,可支援未來太空任務和建基地。該任務有望深化我們對月球南極地區地質和水冰分布的理解。

日期:2023-08-25

情感關係

「淑如過世後,我成台灣首富卻3天沒睡覺」…郭台銘2300字追憶先妻:錢再多換不回妳有何用?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周二(8/22)到金門發聲,以2000萬美元籌備並成立「金門和平倡議基金會」,推動8大項目,而當天晚間近9點、也就是七夕倒數3小時,以近2300字長文說起對先妻林淑如的思念。他提到自己和太太曾馨瑩,在七夕這天一起挑出回憶錄草稿裡的幾個段落,其中【我逝去的情人,林淑如】是他分享對先妻林淑如的懷念與追憶。郭台銘說:「藉由這些文字,我特別想分享給各位的是:愛要及時,請務必把握當下,珍惜眼前的所有」。以下是郭台銘臉書全文:

日期:2023-08-22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68期︱兩種類型的轉機股:崧騰與新產

我們調整了對崧騰(3484)與新產(2850)兩家公司2023年獲利的期望值。兩家均是存股池中最具轉機的公司。前者從「不好」變成「好」,後者則是從「好」變成「更好」。

日期:2023-08-21

健康

一場大病讓他半聾半盲,導演曲全立卻謝天「讓他用右眼讀故事」,推台灣超人繪本教孩子面對困難

「半年來聽到太多孩子墜樓,為什麼他們無法面對困難跟挫折呢?」美力台灣3D協會創辦人、導演曲全立這樣談起自己對台灣孩子的不捨,他透過《美力台灣3D》記錄超過70位台灣超人的故事,希望孩子能學會勇敢面對挫折,以及堅持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曲全立在周三(7月5日)推出該系列作品的最新創作《台灣超人AR數位親子繪本》。

日期:2023-07-05

美食旅遊

年輕客人砸年薪80萬團費,追求自我實現…52歲游國珍創業開旅行社:目標成為夢想清單實現者

「我的目標,是成為旅人們夢想清單的實現者。」說這話的,是現年52歲的元本旅遊董事長游國珍,去年,他離開服務二十餘年的雄獅旅遊自行創業。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累積超過1千人次報名,由於客戶多半是企業家、高階經理人,每人平均團費大約落在30萬元新台幣,也為公司創造超過3億元年營收。

日期:2023-07-05

職場

堂堂台清交,淪落幫台積電訓練操作員?台灣教授像公務員、博士生素質不夠...大學教育怎麼了

104人力銀行與《遠見》曾經合作調查台灣「公私立碩士起薪Top5」,結果不論理工或商管,都由陽明交大、清大兩校奪冠。不過,這份報告引發不少討論,其中來自台大的教授反應最激烈,強力抨擊這種以薪資來論斷學校與科系的評比。

日期:2023-07-05

職場

金曲34》陳奕迅、王菲御用填詞人!「香港詞神」林夕買房炒股致富:錢財到某一個數字就沒關係了

編按:今年62歲的林夕憑〈某種老朋友〉(主唱 林家謙)再度入圍第34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本名梁偉文的林夕,出生於香港,曾在1999年憑王菲的歌曲《臉》及2010年憑張惠妹的歌曲《開門見山》,兩度奪下台灣金曲獎的流行類最佳作詞人獎。林夕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作詞,是香港樂壇創作極多作品的填詞人,作品包括粵語、國語歌詞,當中有超過三千八百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林夕以填詞速度高、產量多而著名,曾只花45分鐘便能填寫一首歌詞,被稱為「香港詞神」。2015年香港雨傘運動,林夕使用「特殊領域有貢獻者」方式長居台灣,並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正式定居台灣。以下為《今周刊》682期2010年1月報導。

日期:2023-06-30

國際總經

人類天天在做的「事情」 竟然讓地球自轉軸歪了!全球氣候恐受衝擊「未知的變化」讓科學家超憂心

近年地球自轉軸極點飄移幅度越來越大,冰期後反彈、冰蓋損失、地函對流等都是影響因素,但新研究指出,人類從地下抽取水源至地表灌溉,量卻多到導致地球自轉方式略有不同,成為地球自轉極點飄移最主要兇手。

日期:2023-06-27

科技

小股東買宏達電慘虧5000萬,轟董監事酬勞過高是「大肥貓」!王雪紅:我沒領薪水是苦力

今周刊編按:宏達電(2498)週五(6/16)召開股東會,未配發股利,且是連續4年未發現金股利。一名自稱虧損逾5000萬的小股東直言,「宏達電的董監事酬勞過高,都是一些大肥貓,這樣不對」、「大家都在虧錢,要為大家想一下,董監事酬勞應該要有上限!」對此,王雪紅回應「我是董事長也是董事」,她指自己跟先生都沒領薪水,「我不是肥貓是苦力」。至於其他董事薪資問題,王雪紅強調,「他絕對不是肥貓」,每一位董事對於宏達電的貢獻都是非常重要,一定都是按照規定來辦理。

日期:2023-06-16

國際總經

「綠色經濟成長陷阱」下的遺憾真相:把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交由市場決定,氣溫升高顯然無法控制在1.5℃以下

在「綠色新政」的鼓吹者當中,有一位對「經濟成長」的部分寄予厚望的人,那就是擔任經濟新聞記者的佛里曼。他將這個希望稱為「綠色革命」,並且這樣說:「我們必須把綠色革命視為一種商機。對我們來說,那是能讓美國重生的、最重要的機會」。長久以來佛里曼一向主張,蘇聯解體後的全球化與通訊技術的發展,讓世界「扁平化」,把所有的人都串聯在一起。如果我們為這扁平的世界加上「綠色革命」,那它將成為真正能永續的世界。從佛里曼的發言可以看出,氣候凱因斯主義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希望」—如果我們把握氣候變遷帶來的機會,說不定能持續經濟成長,更勝於從前任何時代。換個方式說,仰賴氣候凱因斯主義的「綠色經濟成長」,正是資本主義持續「如常運轉」的「最後堡壘」。

日期: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