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店員可說是台灣最無所不能的職業之一,除了結帳、補貨、泡咖啡、煮茶葉蛋,還要分身接取快遞、影印、做霜淇淋、熱壓吐司等。外媒《衛報》報導,因應中國侵台可能性,台灣政府正研擬多項戰時策略,全台超過1.3萬家的便利商店成為戰時據點,領取物流配送的「口糧與醫療用品」,同時做為政府與民間傳遞訊息的平台。對此,網友熱議,超商店員還要免費抗中保台,又要多一項技能了。不過,總統府表示,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討論時,大賣場業者分享921救災角色與經驗,種種意見都是重要參考,「惟目前政府尚未如媒體報導所稱的具體規劃」。
日期:2025-04-14
美國總統川普在宣布對等關稅後,於9日突然宣布,沒有對美國採取報復的國家暫緩90天,期間只徵收10%的對等關稅。對此,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狠酸國民黨立委許宇甄還說要報復美國,「難道台灣要像中國被加徵125%關稅嗎?」(註:美方證實中國關稅已達145%)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也指出,如果傻傻像中國一樣報復,現在台灣就被排除在暫緩名單之外,中國自顧不暇,還想賺他錢?王國臣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問題加劇,一旦演變成金融風暴,台灣更應該要嚴防外溢效果衝擊。這次川普的關稅政策大轉彎,有部分外媒認為美債被拋售可能是原因之一,美國白宮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證實,債券市場波動,不是川普政府暫緩關稅計畫的直接原因,但確實讓決定「多了一點緊迫感」。而王國臣則是分析,川普歷次課稅的軌跡指出,川普每次都喊完課稅又暫緩,只有對中國課稅每次如期執行。
日期:2025-04-14
台積電(2330)日前宣布追加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護國神山的重大投資也引爆政壇口水。國民黨5日以「台積電變『美』積電?國安拉警報」為題召開記者會,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有人關心美國要求台灣半導體擴大對美投資,包含資金、製程和技術,把台灣的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看來,過去國人的擔憂,現在都成真了。民進黨則是召開記者會反擊,民進黨發言人韓瑩指出,國民黨唱衰台灣、唱衰台積電的老梗,過去前總統馬英九就曾在2015年中國紫光稱要買下台積電時說,要相信中國。「國民黨面對中國毫無招架之力,甚至連半導體都曾經想要拱手讓人,國民黨的作為才是真正傷害國家利益、引發國安危機。」對於相關疑慮,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指出,面對變局,台灣沒有分裂的本錢,特別在國防、外交、國際經貿事務更是如此,希望大家能夠團結,一起因應變局,掌握契機,讓國家更壯大,繼續前進。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國臣受訪表示,許多國家和大廠買單川普作為,是因爲美國就是最大消費市場,川普有期中選舉的壓力,需要快點作出政績,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就因為讓川普等的不耐煩,因此被徵收25%關稅。可以看到在台積電宣布投資後,川普隔天就在演講時提到台灣、台積電的重要性。
日期:2025-03-06
川普的「美國優先」並非其原創口號,而是美國歷史上孤立主義的一再反芻。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傳奇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在二戰爆發前曾在全美極力鼓吹美國應遠離歐洲戰爭。而在1992年共和黨初選中,挑戰老布希的派崔克·布坎南,則批評美國介入伊拉克與科威特的戰爭,並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主張美國應專注於自身利益而非全球責任。這些歷史人物不僅塑造美國政治的孤立主義,更成為川普政策的靈感來源,使「讓美國偉大」成為影響全球的政治信條。
日期:2025-02-25
今周刊於周五(21日)舉行《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新書發表會,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以全中文發表近10分鐘開場致詞。博明指出,中國近年崛起的海軍力量,將是中共武力犯台的作戰重心,而台灣海峽將成為埋葬對方海軍力量之所在,這本書就是在探討這個戰略。他說,台灣與烏克蘭或以色列等備受外敵威脅的國家相比,在自我防衛上的最大先天優勢,就是擁有台灣海峽,把台灣與中國隔開。博明引用《漢書》中提到的一位漢朝政治家蒯通,對於軍事策略提出的說法「金城湯池」,用白話解釋為護城河,並以此作為他闡述台灣自我防衛策略著作《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的書名。他指出,台灣、美國以及美國的重要盟國,應該採用「沸騰的護城河」戰略,運用台海天險把台灣打造為「金城湯池」,降低中共想要以武力犯台的機會。博明強調,在嚇阻戰略中,外交運作及公開聲明始有其功能,「但毋庸置疑,軍事實力才是避免中國在台灣引爆地缘政治災難的關鍵」,並強調台灣「備戰並非挑釁中國,如果台灣(在軍備、武力上)太軟弱,才是挑釁(中國)。」「在上個世紀,正是軍事實力才避免了冷戰變成熱戰。在這個世紀,軍事實力同樣是避免習近平冒險啟動戰爭的重要關鍵。」
日期:2025-02-21
台海緊張態勢日趨升高,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出警示與建議。他以其獨特視角剖析習近平對台政策的轉變、台灣面臨的安全困境,以及美國新政府下的台美關係走向。
日期:2025-02-12
美國總統川普正在打破過去80年美國歷任總統奠定的價值基礎,從多邊合作、國際組織的架構,轉為利益導向、美國優先,特別是新政府內閣成員(包括他自己)的利益,愈來愈有「家國不分」的爭議。這不僅不利美國未來四年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對內也可能導致各部會之間及內閣成員之間的磨擦,更對未來抗中保台投下不小的變數。
日期:2025-02-08
《今周刊》今年首度舉辦「總統與青年論壇」,邀請總統賴清德與全國各地高中生面對面交流,吸引31所學校、258名高中生參與。論壇最精采的QA「直球對決」環節,現場學生搶破頭提問,議題面向五花八門,賴清德逐一接招,掀起活動最高潮。
日期:2024-11-16
根據《華爾街日報》週五 (18 日)報導,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表示,如果中國「進入台灣」,他將對中國加徵額外的關稅。川普在專訪中表示:「我會說:如果你進入台灣,我很抱歉這麼做,我將對你 (中國) 課稅,以 150% 到 200% 的關稅。」
日期:2024-10-19
「國家」與「公司」有何不同?一般而言,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盡可能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達成目標;民主國家則以維護人權和守護法治為基本要求,謀求經濟、環境、文化等各方面最大福祉。然而,當一個國家把自己作為公司經營,會發生什麼事?
日期: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