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段時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段時間共有5478項結果
理財

好學生的懲罰

過日子比過節重要,平常考也算分。在長期走到底後,還是輝達、蘋果這些厲害的,長期跌幅其實不大。

日期:2024-05-08

生活消費

免費快篩藥局一人領一盒,效期有多久?快過期還能用?台大感染醫:超過1時限才要注意

今周刊編按:衛福部疾管署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合作,在全台健保特約藥局免費提供民眾共1000萬劑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免拿健保卡、以每人每次領取1盒為原則,若有特殊需求也可增加領取。不過,有藥師質疑快篩試劑效期將至,質疑是否將藥局視為「垃圾場」,且對於「藥師發放快篩」的行政程序提出疑慮。衛福部長薛瑞元對於行政程序質疑,回應是「基於藥局同意為民眾服務的前提」,如果藥師或藥局有疑慮,疾管署會接受反饋。至於免費快篩試劑的效期,薛瑞元解釋部分快篩試劑的效期確實到年底,但估計但秋冬可能仍會有一波疫情,預估民眾有使用上的可能性。對此,國內專家表示,即期快篩並不影響判讀,且過期半年內,判讀應該都算精準;但若過期超過半年就「完全不建議使用」。

日期:2024-05-07

理財

金價還有上漲空間?各投資機構目標價、時間點一表看!當「淘金」成全民運動,布局應看2指標

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市場看好仍有上行空間;專家提醒,金價短線有過熱跡象,投資人若有意參與行情,應留意美元指數、美債殖利率變化,再行布局。

日期:2024-05-07

政治社會

兩岸僵局的鑰匙,可能是體育!他推動運彩、領隊職棒拿季冠軍:巴黎奧運想奪金「標配是這個」

「新內閣就要像棒球一樣,每一球都是hit(安打)!」行政院體委會前副主委陳雨鑫,對於520後新政府「行動創新AI內閣」提出「迫切的任務」建言:要在第一時間拋出「最亮點」。陳雨鑫擔任過體委會副主委,在任內推動運彩,更曾是和信鯨職棒成軍3年拿季冠軍的推手,他認為,從體育出手是最快的,賴政府能將體育變成軟實力,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他以過來人的心情指出,對新內閣來說,每個部會的業務非常龐雜,加上資源、時間很有限,這時候就要盤點出行銷亮點,一擊就中。他單刀直入拋出兩大解方,一是將體育署升格為體育部、二是加強兩岸體育交流,而棒球是最佳切入點,也許可成為打開兩岸僵局的鑰匙。

日期:2024-05-07

台股

存股族注意,現金股利要來了!6月底前除息、現金殖利率高於3.5%的個股有這14檔

又到了5-7月份除息旺季,現金股利近幾年都是台北股市熱潮不退的選股方向,這篇文章分享6月底前要除息且現金殖利率超過3.5%的個股有哪些?本期文章重點:一、FOMC會議聲明平衡,排除升息可能性。二、除息旺季,現金股利殖利率與填息天數成關注焦點。

日期:2024-05-06

國際總經

降息希望重燃!美股四大指數狂歡「道瓊勁揚450點、標普創最佳單日表現」,台積電ADR強升逾3%

美國 4 月非農就業報告意外降溫,這增強人們對聯準會盡早開始降息的希望,恐慌指數 VIX 跌至一個多月低點,美債殖利率下滑。美股主指週五 (3 日) 集體收紅。蘋果勁揚近 6%,引領科技股走高。道瓊工業指數上漲超 450 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收紅 1.26%,創 2 月以來的最佳單日表現。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走高近 2%。費城半導體指數勁升逾 2.4%。

日期:2024-05-04

職場

教練式領導時代來臨,頑固老闆堅持威權管理... 專家教3招訓練大腦,不被世代淘汰

《正義中毒》一書作者中野信子,從腦科學與社會層面,探討人為何會過度正義成為「正義魔人」。其中一原因是隨著年齡增加,大腦愈發固著化,導致人偏向保守,大腦中的「情緒腦」經常被啟動,無法接受他人意見,形成正義中毒的負面循環。

日期:2024-05-03

職場

裁員潮再起!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沒還完...過去50歲才要擔心失業,為何35歲提早面臨中年危機?

過去很多人會擔心遇到事業發展的天花板,也就是說在步入中年之後,自己的職業發展遇到了瓶頸,職級和收入再也無法提升了,這讓那些在此之前事業不斷發展的人倍感失落。畢竟人在習慣了越來越好的生活和職業發展之後,陡然進入停滯階段肯定會不舒服,不過,當大家看到其他同齡人都遇到了職業發展的天花板,慢慢就會心安理得了。

日期:2024-05-02

職場

低利環境好還是高利好?花多少時間等待獲利才值得? 變有錢必懂 利息怎影響古人做投資

威脅全球金融體系的下一場危機不知何時會逼近,然而錢思樂證明,唯有了解利息,才是對抗貧富不均、貧窮與經濟停滯的犀利武器。

日期:2024-04-30

國際總經

專家視角〉昔「中國的好朋友」看衰中港 肯定習近平倡「新質生產力」 羅奇:對中國修正能力很難樂觀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習近平大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近年萎靡不振的中國經濟是否有望迎來曙光?《今周刊》專訪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為讀者提供最深入的解析。

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