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永續環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永續環境共有162項結果
政治社會

經濟部科專成果獲7項「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工研院今年獲獎3成果都已獲產業應用

台灣再次揚名國際!經濟部日前舉辦「創新匯流 領航全球 2021 R&D 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經濟部轄下4個法人機構包括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紡織所,共有6項科專成果勇奪2021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獲獎數為全球第二名、亞洲第一名,可說是成績斐然,甚至與麻省理工學院、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東京大學、康寧等機構,並列科技研發殿堂。

日期:2021-11-05

今周刊25周年慶專區

率先推動ESG接軌國際 實現永續新社會

2018年10月,當時國內還沒有太多人聽過ESG,《今周刊》率財經雜誌之先,大膽以此為題,用封面故事規格將這個重要趨勢介紹給讀者。報導中,我們發現諸多重量級外資已將ESG納入投資原則,部分國內企業甚至因此被外資列入拒絕投資名單;然而,這些外資機構的ESG衡量原則卻又莫衷一是…。這是一個需要各界不斷磨合溝通、持續演變進化中的重大趨勢。

日期:2021-11-02

公投專區

參與能源世紀革命 台灣要靠再生能源大轉型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私下曾請教台電的老廠長,他們都認為,重啟核四是不可能的,原來的公司都不見了,不是花百億就可以解決,還有核四地處斷層帶的問題,所以現在要談重啟,其實已經錯過了那個時機點了。

日期:2021-10-27

公投專區

台灣承擔不起一次核災 陳建仁:相信台灣人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核四重啟公投倒數計時中,前副總統陳建仁請大家思考三個問題,一是,你想要有空氣污染嗎?第二,你想要有核污染嗎?第三,你想要有一個更乾淨、更健康能夠創造新經濟的能源嗎?他強調:台灣承擔不起一次的核災,在個關鍵時刻,他相信台灣人一定會做出明智決定。

日期:2021-10-26

傳產

新能源論壇》再生能源丑角變主角!推動離岸風電、打造風電國家隊,有這三層重要意義

隨著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即將啟動,本土業者及供應鏈崛起,新的綠電護國神山即將在台灣成行,《今周刊》今(18)日以「風起台灣」為主題,舉辦第五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希望可以深度探討台灣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同時引領台灣邁向更妥善的能源選擇。

日期:2021-10-18

理財

最夯投資關鍵字「ESG主題投資」,讓你掌握商機同時灌溉永續未來

要說近年來全球與台灣最熱的投資關鍵字非「ESG」莫屬,因為不論是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環境污染,或是社會不均衡發展的現象,都嚴重威脅人類的未來,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全球日益關心ESG議題的原因。

日期:2021-10-12

科技

實現淨零碳排:臺灣能源轉型新解方

臺灣98%能源靠進口,卻是全球人均用電第11名。我們不能無節制的增加用電,而是引進電力承載順序,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到分散式再生能源,創造經濟與減碳雙贏,打造綠色永續臺灣!

日期:2021-09-16

政治社會

Epson攜手國家地理關注全球熱化

日期:2021-09-13

品味收藏

麥卡倫與賓利汽車 攜手踏上非凡旅程,邁向卓越的未來

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與 英國頂尖汽車製造商 賓利汽車(Bentley Motors)共同宣布一項合作計畫,以雙方深厚悠久的傳統為基礎,攜手踏上非凡旅程,共同建構對於永續未來的遠大願景。

日期:2021-07-27

科技

2050年走向淨零家園

溫室效應對環境衝擊日益劇烈,為減緩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遷,國際企業科技龍頭紛紛加入RE100倡議,各國政府也宣布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重要地位的臺灣,要如何因應淨零碳排挑戰呢?

日期: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