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淨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淨零共有965項結果
政治社會

蔡英文專訪/堅守「維持現狀與誠信」獲國際支持:台灣各方面實力不容小覷,但須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蔡政府執政將滿8年,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周日(1/7)邀請蔡總統於節目《數字台灣》接受專訪,總統蔡英文回顧過去所推動的經濟建設,表示前瞻基礎建設使台灣各地水資源得以快速調度,軌道建設有助縮短城鄉差距,加上推動再生能源及電力建設,讓整個台灣得以形成一個半導體產業聚落。在國防、外交與兩岸議題,蔡總統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數字台灣》節目專訪中更強調,國際領域上最重要的是「互信」,而因政府堅守「維持現狀」立場,讓國際願與台灣一起管理兩岸風險。蔡總統強調,最重要的仍是自身實力,台灣在各方面的實力都不容小覷,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更是幾乎不可取代。她表示,當其他國家思考是否要一起守護台灣時,會先問的是「你自己有沒有守護自己國家的強烈的決心」。因此,蔡總統直言台灣必須要表達能挑起自我防衛責任的決心,因此必須建立好自己的防衛體系,加上彼此有信賴關係與溝通管道,如此其他國家才會認為台灣是可以交往的朋友、是可以支持的對象。

日期:2024-01-08

焦點新聞

2024起徵、2025收碳費,房價又會漲?環境部破解房仲話術:影響不到1%

今周刊編按: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碳費開徵致使台灣房價越往南走、越上漲,尤其營建占比越高的物件與地點受碳費影響就越高,例如台南市營建佔比高達41%。對此,碳費審議會委員、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收碳費房價漲主要是資訊不對稱、心理性通膨結果導致。事實上,趙家緯早在2023年8月時就向《今周刊永續台灣》表示, 在IPCC 最新氣候報告《AR6》第11章中調查,其實對房價最終影響不到1%。環評委員、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則主張,碳費所額外造成的上漲價格應與本身的房價切割,建商應完整公開蓋了一棟新房的碳足跡,而其中使用的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成本是多少,再向買方收費。例如,一戶房子蓋好的碳足跡是100噸,1噸碳費假設是250元,這樣應收的碳費也才2萬5000元。

日期:2024-01-04

品味收藏

氣候變遷使咖啡生產臨威脅 Nespresso催生永續咖啡新藍圖

地球持續升溫,2023年全球迎來最熱夏天與急凍北半球,受氣候劇烈變遷影響,倫敦皇家植物園科學家預測,21世紀末,非洲最大咖啡產地衣索比亞將有超過65%的阿拉比卡咖啡農地不再適合栽種;對比全球咖啡市場2022年達1229億美元,2030年預估將達1708億美元,換言之,未來凡品減量、珍品稀缺,精品咖啡恐成絕響,現實壓力加速Nespresso推動永續循環與零碳咖啡腳步。台灣Nespresso誓言當永續資優生,咖啡膠囊循環再利用回收率突破5成、勇奪金點設計獎與全球企業永續獎GCSA獎項,用一杯咖啡實踐正向影響力。

日期:2024-01-03

政治社會

辯論會/8年前股市8100點、年輕人領22K⋯ 蕭美琴秀數據:民進黨就是比國民黨更會治國!

2024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今天登場,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今天說,國民黨常說民進黨執政,大家民不聊生,但比較成績,民進黨就是比國民黨更會治國,更會照顧人民,更會拚經濟,對的路就是要繼續走。

日期:2024-01-01

政治社會

蔡英文元旦談話:這8年為台灣留下世界的台灣!「中華民國憲法與九二共識連結才是風險、台灣沒廢死」

總統蔡英文週一(1/1)在總統府大禮堂發表「2024新年談話」,指出在過去8年中世界變得相當不同,且「如果問這8年,世界的關鍵字是什麼,那一定有『台灣』。」

日期:2024-01-01

ETF

ETF退休族、年輕人都愛,「新微笑曲線」掀浪潮…劉宗聖:配息買0050資本利得

近年ETF大受歡迎,尤其高股息ETF受到退休及年輕族群喜愛。最近市場上更有不少投資者靈活運用檔ETF,打造「月月配」創造現金流,其中最受歡迎的組合是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

日期:2023-12-31

國際總經

再見2023!指揮中心解編、矽谷銀行倒閉、「習3任」後李克強驟逝…14件重要大事哪件印象最深?

回顧2023年,可說是跌宕起伏的1年。國際情勢方面,俄烏戰爭還未止息,年初美國上空出現中國間諜氣球,讓中美緊張氛圍再添增,習近平史無前例展開第三任期,周邊國家更是繃緊神經。資本市場方面,全球通膨陰影逐漸散去,美國聯準會結束升息循環,熱錢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去年一度跌破「萬三」的台股今年氣勢如虹,只差55點就「收復萬八」,台股加權指數更一口氣超越香港恆生指數,達成歷史里程碑。這些都是2023年的關鍵轉捩點,它的影響也將跟著我們一起邁向2024年。跟著今周刊一起回顧2023年的大事,哪些大事最讓你印象深刻呢?

日期:2023-12-29

科技

掌握AI數位轉型動能 數位轉型大聯盟媒合供需兩端,攜手產業打造台灣資服軟體全球競爭力

面對數位及淨零轉型兩大趨勢,企業如何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競爭力?「台灣數位轉型大聯盟2023創新論壇暨交流活動」邀請產官學研代表,提出最新觀點。

日期:2023-12-29

政治社會

中央地方合作!中油高煉廠整治工程2026年完成「提前7年」…台積電帶頭估創造4500億產值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周四(12/28)表示,中油高雄煉油廠土壤整治工程,經濟部挹注經費並全力協助,已縮短整治作業時程,讓全區整治計畫縮短7年,自2033年提前於2026年辦理完成,預估創造產值4500億元,並提供4500個就業機會。

日期:2023-12-28

政治社會

地緣政治「黑天鵝、灰犀牛」四處跑…黃志芳:AI是台灣好機會!4大工作重點助攻產業成主旋律

2023年終將至,面對 2024 年全球總體經貿情勢充滿高度不確定性,貿協周四(12/28)說明,明年度將從重點市場新商機、產業行銷新策略、智慧科技新服務、淨零永續新作為等四大面向著手,尤其要結合人工智慧(AI)等數位科技應用,協助台灣企業爭取全球市場商機。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說明,地緣政治確實帶來許多黑天鵝、灰犀牛等衝擊,但新興科技也為人類帶來許多希望,尤其AI是台灣產業很好機會,不止「AI產業化」,還有「產業AI化」兩大趨勢,都可為台灣創造許多商機。

日期: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