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清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清淨共有212項結果
焦點新聞

Together, a better life!永豐金百萬綠行動 一同淨灘愛台灣

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 1095」去年一共舉行了五場淨灘,清除了 2,572 公斤的海洋廢棄物,並成功將 9,376 個寶特瓶翻轉重生為海廢全循環拖鞋。8/27在桃園觀音海岸是今年的第二場次,《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永豐金總經理兼志工團總團長朱士廷、永豐金證券總經理張李章隆、永豐金租賃董事長李文宏皆到場支持,其中永豐金控更是在短短三天內號召 400 人報名,共計348人參與淨灘,整場活動共清理出401公斤的海洋廢棄物。

日期:2022-08-27

房地產

亞昕昕銀座 見證五大園區千億大開發新未來

都說房市成長價值取決於區域表現,放眼現今最受關注的房市熱區位在何處?答案無疑是林口,權衡現況與後勢發展,鎂光燈更是對向了機捷A9核心地帶、有林口第一大道之稱的文化三路。對準近年各類產業強勢進駐林口而將大幅衍生的商辦需求,深耕林口三十餘年的亞昕集團,在此推出林口首座住商共榮的「亞昕昕銀座」建案,再次擘劃建築經典。

日期:2022-08-25

國際總經

砸大錢發展電動車,但他們卻沒飯碗了...這車廠砍3000名員工「通通是白領」

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傳統車廠也開始全力備戰。先前外媒消息傳出,汽車大廠福特(Ford Motor)有意實施裁員,將資金集中火力發展電動車。8月22日,這項消息得到證實,福特發信向員工表示,預計裁掉3,000名白領員工,理由是為擴大電動車產品布局,必須進行公司組織重組。

日期:2022-08-24

政治社會

難民告白 那一晚,慶生賀電竟成開戰警報 …

我叫做安娜(Anna Mankus),家鄉在烏克蘭東南邊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開戰之前,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完美,我是英文老師,養了兩隻鸚鵡,住在城市這區最高的那棟大樓。

日期:2022-08-0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94期︱志超、億光營收動態,存貨調整苦日子還有兩個月

6月營收出爐,存股池表現好、大家比較放心的公司,我們就不特別著墨了。我們針對表現特別不好的志超與億光進行特別關照,從中體會到,電子產業的特殊景氣循環,真的很不好掌握,存股型的投資人應把這類型公司列為中等難度,日後更加謹慎以待!

日期:2022-07-11

生活消費

期盼一片乾淨的海!淨灘新國民運動,用行動讓改變發生

由《今周刊》發起並號召民間企業響應的「還海行動1905」淨灘活動已進入第二年,去年與企業夥伴一共舉行了五場淨灘,清除了2572公斤的海洋廢棄物與9375個寶特瓶,連續二年由台數科集團認養了嘉義南堤海岸。今日(7/3)在台中清水九號風車海岸,「還海行動」再度熱鬧登場。現場除了《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台中市環保局局長陳宏益、台數科集團董事長廖紫岑、台灣佳光董事長蔡照焄,更邀請了135位台數科集團員工再次前進中台灣共襄盛舉。

日期:2022-07-0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84期︱億光股東會採訪記要

我們今天參加了億光(2393)股東會,會後,經營階層接受我們訪談表示:「今年表現可能會比去年略好一些!」在全球經濟即將陷入衰退邊緣,市場一片恐慌之際,這種自信令人感到有點驚訝。

日期:2022-06-17

科技

和病毒共存,勤洗手戴口罩還不夠!華興5千元有找「紫外線空氣清淨機」,360度進氣零死角

華興集團(6164)與知名家電代理商—雙全國際旗下品牌DIKE攜手合作,推出DIKE X BioLED聯名款紫外線抗菌空氣清淨機,並於嘖嘖平台上線推出早鳥優惠活動。華興集團行銷長沙舟表示,希望民眾在勤洗手、戴口罩、噴酒精的生活習慣之餘,增加更周全的防疫產品,全時守護大家的健康。

日期:2022-06-01

科技

鴻海股東們快看!通知書藏有「專屬大禮」 不只能抽鴻海股票、0056,夏普商品59折起

近年來全球掀起電動車風潮,除了傳統車廠,科技產業也積極展開布局,其中,身為全球代工大廠的鴻海集團展示強烈企圖心,成立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旗下子公司更是各司其職,開啟了鴻海集團轉型的新成長契機,也因其發展電動車業務,可望擺脫消費電子的紅海殺價競爭,外資近期便調升了鴻海目標價。由於電動車是未來趨勢,投資人不妨趁近期台股回檔之際,逢低布局,搶搭未來最夯的電動車概念股投資,又能享受針對泛鴻海集團股東舉辦之可購樂股東購物節的 3 大優惠及 4 重好康活動,一舉兩得。

日期:2022-05-27

全台防疫報導

身邊好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強,所幸確診者以輕症居多,台灣與病毒共存之路勢在必行,面對病毒到底該做哪些準備?又該如何減少辦公室、住家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日期: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