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減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減價共有70項結果
房地產

漏水、壁癌、鋼筋外露...屋況有瑕疵,押在買賣合約上就能免責?律師:關鍵是你跟「誰」買

最近房屋交易火熱,買賣房屋糾紛的諮詢大量增加,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全台各自無論是賣方或是買方,各種關於房屋買賣的問題。其中,關於最常見的瑕疵擔保責任漏水問題,可以參考我的文章「買到漏水屋該怎麼辦?我該打官司、上法院嗎?」、另外關於雙方現況交屋不負瑕疵擔保責任可以嗎?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買房合約註明「現況交屋」,發現漏水、壁癌就都沒辦法向屋主請求賠償是真的嗎?律師這樣說」。今天,我想談一個,不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很喜歡問我的問題:房屋瑕疵擔保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日期:2021-12-10

理財

相對去年高基期 台股今年第三季表現居平 選股回歸基本面 18檔抗跌防震名單速報

目前大盤進入盤整階段,高檔量縮使得選股操作難上加難,在九月營收公布之後,正好可提供選股基本面,作為投資策略參考。

日期:2021-10-13

房地產

買到漏水屋該怎麼辦?我該打官司、上法院嗎?不動產律師傳授SOP:交屋後房子漏水的4處理順序

林律師,我買屋一年多後,牆壁內開始出現水漬和壁癌、天花板也開始有漏水,請人來看後發現是屋頂和外牆有瑕疵會漏水,我該怎麼辦呢?我向賣家反應,賣家說房子都賣了一年多了,保固早就過了,這個漏水跟他無關,要我自己處理,請問這樣有理、我可以請他賠償嗎?我該怎麼辦?

日期:2021-08-27

台股

電子股強勢回歸,台股可望再拼萬八!投資人接下來可「這樣布局」

近期Delta變種病毒肆虐,導致歐美新增確診人數快速增加,加上Fed持續釋出鷹派言論,導致外資在台股操作維持保守格局,在現貨市場忽買忽賣,期貨留下大量未平倉空單,加上借券賣出餘額緩步增加,外資保守心態濃厚,因此指數跌深反彈時上方仍具有壓力,但整體內資表現相對樂觀。

日期:2021-08-07

台股

台股重摔652點,史上第三大跌點》30多歲高中老師買股翻身千萬富翁:市場下殺,是一場難得的盛宴

編按:台股11日下跌652點,收16,583點,創下史上第三大單日跌點,也爆出7148.35億元新天量。股市下殺時,很多散戶會感到恐懼不安,但對安德魯.哈藍(Andrew Hallam)來說,卻是一場難得的盛宴。安德魯.哈藍是加拿大人,在新加坡的美國國際學校擔任高中英文老師。他從15歲開始,就得自己存錢買新衣服,16歲用在超市打工的錢買下第一輛車,大學時就自力更生,將7成薪水用來還清助學貸款,26歲更買下一塊土地…雖然他沒有富爸爸,但正因為他懂得再市場下殺時進場撿便宜,因此能以教師的薪水累積出千萬資產。

日期:2021-05-11

生活消費

同一杯卡布奇諾,能不能賣窮人22塊,但賣凱子180塊?從一張星巴克價目表看:訂價背後的秘密

這是個兩難局面︰到底是要拉高單價、賣比較少杯,還是要薄利多銷? 如果能避開這個兩難局面,賣一杯60便士給不願意付高單價的顧客,而不在乎高單價的人就賣他們一杯5英鎊,那就太好了...

日期:2020-11-20

房地產

減價從75折至9折、代銷小姐年紀輕卻無法輕易壓價...一個香港單親爸:在台灣買預售屋的那些訣竅

「阿姨,裝潢很好呀,為何要賣呢?」有人順口問。「唉,我們3個人住,地方不夠用呀,想搬大點。」阿姨想也不想,很自然地回答。......超過2000呎,3個人不夠住?對香港人來說,情何以堪!

日期:2020-10-30

焦點新聞

臺北市產業政策先行 協助創新轉型掌握變革契機 後疫情時代 把危機當轉機

「疫情給百工百業帶來很大的衝擊,無論未來是W型、U型或V型反轉,都將面臨轉型的挑戰。」在臺北市產業發展局舉辦的「二〇二〇臺北疫情後經濟轉型論壇」中,林崇傑局長一席話不僅指出疫情突顯轉型升級的迫切性,更強調從政府、企業到個人,必須及早轉換思維與心態,建立具備彈性與韌性的新常態(New Normal)模式,才能在後疫情時代生存下來並確保競爭力。

日期:2020-09-02

政治社會

思考疫後城市經濟未來!柯文哲認為朝向New Normal(新常態)、加快數位轉型才是王道

全球性疫情衝擊下,生活型態與產業樣貌已和過去截然不同,當此變局,身為國家首都市長的柯文哲認為,快速適應新常態(New Normal)、加速產業轉型才能走出新未來。

日期: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