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準確度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準確度共有259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快篩陽才能PCR」吵翻天!醫揭真相:偽陰性達30% 出現這狀況最好快PCR

本土疫情嚴重,需要PCR採檢確診的民眾塞爆醫院急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重申,為減少急診壓力,無症狀者勢必須先有快篩陽性才可以做PCR採檢。然而,這番宣示卻未考慮到:快篩陽性者要是無症狀,也不該跑急診;快篩陰性若症狀嚴重,也應該到急診來。另外,快篩的主要問題在於偽陰性,有症狀和接觸史的民眾即便快篩陰性,也應以PCR確認。

日期:2022-05-03

全台防疫報導

唾液快篩爆與高端「有關係」!陳時中:有關係又如何 到貨時間、價格多少一切決定在「它」手上

隨著疫情升溫,國內快篩需求量大增,卻爆出物流延遲導致藥局沒快篩可賣的困境;不過好消息是,食藥署昨日核准首款家用唾液快篩,讓民眾除了現行透過鼻咽、鼻腔採檢的快篩試劑外,能有另一種選擇。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經商請郵局協助派送快篩試劑,供貨量與前幾天是一樣的,而未來進口唾液快篩雖然還沒得到正式報告,但是他認為「對於沒辦法做鼻咽的人,或許是個好的選擇」,不過也對價格、會不會加入實名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日期:2022-04-30

全台防疫報導

「外送國家隊」成立有譜!未來開門跟外送員接觸立即開罰 那給錢怎麼辦?陳時中回應

台灣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23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萬1974例本土個案及339例境外移入(26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由於病毒傳播快速,有民眾擔憂是不是快篩試劑陽性就是確診,陳時中列出3大理由解釋安撫人心外,也針對民眾搶買快篩試劑強調「每天都會有一定的份量釋出」,但也坦言北部確實銷售吃緊。另一方面,因應居隔人數漸多,造成民眾日常生活、飲食的不便,指揮中心也與外送工會達成6大共識,未來可望成立「外送國家隊」。

日期:2022-04-29

健康

快篩陽性能視同確診?口水快篩就要引進?社交APP不普及「成疫情空窗」?陳時中一次說清楚

週四(4/28)疫情記者會上,媒體就居檢者原本要配發的公費快篩劑量從5劑變3劑量、實聯制退場後、社交距離APP還不普及,以及快篩陽性是否就是等同確診、台灣是否會引進「口水快篩」等問題提問。而晚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最新輝瑞BNT疫苗進度,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下午已經完成採購合約簽訂,將採購兒童疫苗220萬劑、成人180萬劑,最快5月中旬到貨,其中兒童2劑間隔至少12周,免疫低下者可打基礎加強劑,不建議與莫德納混打。此外,食藥署今天下午也通過BNT兒童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日期:2022-04-28

科技線上

行銷科技生存術「創新產業鏈的趨勢與未來」

新冠病毒(COVID-19)來襲,對於所有人最大的改變應該是人們重新去檢視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重要性。當科技支撐起了不能面對面的困境,除了改善了距離所產生的不便,在各層面又帶來了哪些顯著的影響呢?

日期:2022-04-06

傳產

用尊榮感養出死忠頂端客戶! 這家原先只賣音響的街邊小店 如何轉成營收30億的百貨家電王?

高雄發跡的集雅社,原本只是一間專賣頂級音響的街邊小店,它是如何一步步搶進全台百貨賣場,甚至業績穩坐百貨業家電類常勝軍?

日期:2022-03-30

未來,一直在進步

資策會攜手產學研界共組聯盟 搶運動產業轉型商機 後疫情時代 全民健康運動最佳推手

「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童話故事裡,壞皇后透過鏡子尋找世上最美貌女子,現實生活中,科技加持的智慧健身鏡讓每個使用者變帥且變美!資策會從防疫科技智慧運動服務面向出發,研發AI影像動作辨識技術、虛擬教練等應用方案,加速運動健身產業的數位轉型,並使國人將運動習慣融入日常生活,過得更健康有活力。

日期:2022-03-12

科技線上

台灣這項防疫科技震驚日本社長、還拿下國際訂單 關鍵源自2年前一紙「軍令」

螢幕另一端,人在日本的Japan Biotechno Pharma(JBP)社長篠原直樹,透過視訊方式,向台灣的合作夥伴、媒體,說明他對某項防疫科技產品的看法。「在確認產品細節後,我對於這項技術的高水平,感到震驚,並確信它將成為日本和世界各地,在傳染病檢測方面,非常有用的產品。」篠原直樹強調。

日期:2022-03-11

健康

朱芯儀35歲罹乳癌》半年內,從良性變惡性!為什麼醫師最怕「病人40歲前確診」?

編按:在電視劇《犀利人妻》扮演最強小三的女藝人朱芯儀,昨日公布自己罹患乳癌的消息,目前確認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已經擴散淋巴,現正在進行治療中。因為她確診時年僅35歲,本來以為自己是乳癌低風險群,卻沒想到在超音波檢查時被告知要做穿刺、切片,一周後就確認罹癌,而且已經轉移至淋巴。醫師提醒,臨床上,醫師很怕30幾歲得乳癌的患者,因為敵人不是別的,是他們的年紀。零到一期的乳癌不易復發,偏偏若是30幾歲的女性,因為太年輕,癌活率高,要特別當心。

日期:2022-03-09

焦點新聞

好想換工作!年後工作機會創史上最多 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把握履歷3大致勝關鍵

放完年假,有些人轉職到新公司,有些人仍在尋找新工作,騎驢找馬比例創3年新高。不過,今年開工後,工作機會不僅創下史上同期最多,徵才企業也較去年同期增加9千家,求職者想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專家建議可掌握履歷表3大致勝關鍵。

日期: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