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快速普及,「AI代理人(AI agents)」的概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竄紅於科技與產業界。這股風潮不僅吸引了無數創新者與投資者的目光,也催生了許多聲稱具備「代理人能力」的產品與服務。
日期:2025-06-13
由AI金融科技協會舉辦的《2025 AI金融科技發展論壇》週二(6/10)登場,匯聚來自政府、學界和產業界的26位重量級嘉賓與會。其中,金管會創新處副處長施宜君在論壇中表示,數位發展已大大改變大家的生活,未來金管會將持續打造「穩健、永續且具包容性」的金融科技發展環境。
日期:2025-06-11
繼谷歌、微軟之後,亞馬遜也正式宣布落地台灣,雲端服務龍頭將如何拓展業務,又能否如願將軟體思惟與台灣擅長的硬體製造有效整合?
日期:2025-06-11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6-11
近期台股大盤在高檔震盪整理,但有一些從興櫃轉上市櫃的個股表現亮眼,投資人該如何布局剛IPO或即將IPO的優質潛力股?
日期:2025-06-11
國際地緣政治變化詭譎,美中霸權之爭,掀起貿易戰、科技戰。俄烏戰爭三年前開打之後,引發了黃豆小麥玉米等的糧食供應安全危機,重要自然資源,包括天然氣、石油以及稀有礦產的供應鏈議題,亦逐漸受到關注,並升級至國家安全的層次,供應鏈安全成為各國優先考量的重點之一,並積極建立國際區域聯盟,以分工合作模式因應變局。
日期:2025-06-10
AI晶片設計新創公司耐能智慧(Kneron)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認為,用GPU在雲端資料中心做AI,不僅對地球不健康,也不利倫理道德及人類走向。至於他2015年創業以來,是主打地端為主、從邊緣運算出發的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並非連接至雲端的大腦,而是在應用面具備自己的智慧,有如可以自己思考的哆啦A夢,他戲稱為「哆啦A夢式的AI」,或許更有機會成為AI的未來。劉峻誠也提到,從2024年開始,從高通、英特爾、超微(AMD)到安謀(ARM),愈來愈多大公司開始喊NPU,「也許你可以說,它(NPU)還沒有完全崛起,但至少到今天,大廠已經開始走這個方向」。
日期:2025-06-09
AI(人工智慧)過去兩年在國內成為熱門名詞,主要是拜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之賜,但其實台灣半導體產業早就有先驅投入AI,而且早在2017年就開始有產品問世。 他就是AI晶片設計新創公司耐能智慧(Kneron)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他主打的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是走邊緣運算的「非主流」方向,而非科技巨頭、雲端服務巨擘提供的大型資料中心有趣的是,劉峻誠由於是新創公司負責人,與張忠謀、李嘉誠等重量級投資人多有互動,他們不僅為耐能挹注資金,也使劉峻誠在開拓自家產品之外,也投入製作國內本土AI教材,而且對象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有。
日期:2025-06-09
蘋果近年面臨重重挑戰,人工智慧(AI)進程遲緩,並遭美國總統川普威脅,不返美生產就加徵關稅,又有反壟斷官司纏身,今年來股價重挫近19%,在科技七雄中墊底。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在周一(9日)登場,能否扭轉乾坤,各界都在等著看。
日期:2025-06-08
人工智慧正全面重塑產業面貌,日前人工智慧與雲端服務供應商 CloudMile 萬里雲集團舉辦的「 AI 金融新未來 資安創永續 2025 金融數位策略高階早餐會」,邀集產官學界多位權威專家,深度剖析實務經驗與前瞻趨勢,激盪出業界新一輪對話與創新思維。
日期: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