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生技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技業共有344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只靠國內市場,根本吃不飽!一文帶你看懂:高端(6547)真正的利多與接下來的3大考驗

高端COVID-19疫苗二期期中分析數據,已由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完成審查並公開發表,標題就是寫<高端新冠疫苗(MVC-COV1901)與其佐劑之安全性與免疫性大型二期研究>,當中的結論:根據牛津AZ疫苗研究所的保護力相關指標(CoP)推估,經過抗體濃度單位的轉換後,預測高端疫苗的保護效力大概在80%~90%之間。這篇文章將從投資的角度分享對高端疫苗的看法...

日期:2021-10-15

科技線上

兩家生技公司赴美掛牌,一家大漲61%、另一家卻下跌20%,資深會計師點出關鍵原因!

台灣生技資本市場上周五(10/8)發生兩件大事,一是首度有台灣生技創投以SPAC公司在美股掛牌,這家Maxpro Venture未來將收購那些生技公司,對台灣資本市場會帶來那些衝擊,已引起廣泛討論。

日期:2021-10-12

焦點新聞

新冠口服藥來了 美老牌藥廠狂噴 莫德納遭大屠殺

美國老牌藥廠默沙東(Merck)研發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傳出捷報,周五(1日)公布期中臨床實驗,可使感染後重症患者的住院或死亡機率降低約50%,利多消息一出,激勵默沙東股價盤中狂噴逾10%,而目前超夯的疫苗股莫德納、BioNTech(BNT)則逆勢重挫,生技類股版塊資金大挪移,股價多空兩樣情。

日期:2021-10-02

科技

他打造「全女醫」陣容 要讓台灣生殖醫療走向國際 金融老將林羣揪「試管媽」 團隊 助人圓夢

橫跨證券、電子及生技業的資深老將林羣,看好台灣生殖醫療的競爭力,今年成立宜蘊醫療集團,他要如何翻轉傳統作法,從台灣走向國際?

日期:2021-09-01

科技

韓國用「財閥基因」發展生技,台灣也行?與其和韓國軍備競賽,不如瞄準「這類市場」更有利!

韓國市值前10大的企業中,已有兩家生技公司;反觀台灣戮力發展的生技業一波生三折,10年來仍未有護國神山般的企業出現,是台灣生技路線有待調整嗎?

日期:2021-08-16

台股

生技股王牌爭霸戰》合一拿下5.3億美元授權創紀錄、晶碩上半年營收25.3億元創新高…下一波潛力新星誰出頭?

今年6月,台灣生技產業創下1.3兆元總市值紀錄,不但比去年同期成長22.87%,更是10年前生技總市值的5倍以上,也是台灣生技股繼2016年的投資狂潮後,休養生息4年,再次登上的榮景。

日期:2021-07-28

科技

政策分析 商業體質不同 造就台韓生技路線歧異 台廠小而精而美 瞄準大廠不要的市場更有利

韓國市值前十大的企業中,已有兩家生技公司;反觀台灣戮力發展的生技業一波生三折,十年來仍未有護國神山般的企業出現,是台灣生技路線有待調整嗎?

日期:2021-07-28

台股

生技股王牌爭霸戰》合一拿下5.3億美元授權創紀錄、晶碩上半年營收25.3億元創新高…下一波潛力新星誰出頭?

今年6月,台灣生技產業創下1.3兆元總市值紀錄,不但比去年同期成長22.87%,更是10年前生技總市值的5倍以上,也是台灣生技股繼2016年的投資狂潮後,休養生息4年,再次登上的榮景。

日期:2021-07-28

傳產

生技股王牌爭霸戰》合一拿下5.3億美元授權創紀錄、晶碩上半年營收25.3億元創新高…下一波潛力新星誰出頭?

去年由新冠疫情點火、合一加油而衝高的生技投資潮,至今年仍尚未停歇,台灣生技整體市值繼續向上攀升,這一次,與過往只有一時燦爛的盛況有何不同投資人如何從近10年的發展及教訓,挖掘出具有成長潛力的生技公司?

日期:2021-07-28

科技

全心醫藥熬18年打掉重練 郭台銘越洋視訊四小時爭取投資 生醫界張忠謀聯手哈佛女教授 攻140億市場

今年四月完成十八億元新台幣的A輪投資、吸引郭台銘主動爭取入股的全心醫藥,並非平地拔蔥而出,而是苦熬十八年的生技老兵,有生技界張忠謀之稱的楊育民找來新執行長周慧泉,為它帶來重生的機會……。

日期: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