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病房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病房共有1353項結果
健康

31歲大腸癌末期,台大醫師切開腹部又闔上「整個肚子都黑了」...他如何奇蹟痊癒,一路活到85歲?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日期:2024-03-13

健康

媽媽抗癌失敗了...「癌王」胰臟癌折磨,體重只剩36公斤 毒物專家招名威: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到這些事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日期:2024-03-12

政治社會

直擊》蔡賴現身巡防艦交船、命名儀式!蔡英文1動作「交棒意味濃」,為何少見正副總統公開合體?

近日金廈海巡執法風波引發爭議,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今天罕見共同出席海巡署雲林艦交船、台北艦命名典禮,象徵力挺海巡。當蔡賴參觀完海巡艦艇準備步入合影會場時,蔡英文還刻意讓賴清德走在前方,也有交接國防事務的意味。

日期:2024-03-09

話題人物

眼淚失守! 全台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陪末期病患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也許該來的還是會來,但至少這段時間,我不是孤單一人,我還能感覺到自己是被關心的。」李大哥已經住進安寧病房好一段時間了,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讓他卸下心房、陪伴他的不只是醫療團隊,還有牠-Oba,一隻黑色的拉不拉多,也是全台灣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日期:2024-03-07

健康

3場劫難1年內全發生,病到連張衛生紙都拿不住…叱吒科技圈的吳惠瑜劫後體悟:別為榮華富貴賣命

「我在43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最先發現長了一個直徑6公分那麼大的腦膜瘤,在我的太陽穴!」「腦膜瘤處理好之後,又發現我得了菌血症,高燒40度、燒了10天,打了很多抗生素才治療好。之後,雙腿髖關節的骨頭因為缺血而壞死...我撐了半年拐杖,兩邊都換成人工關節。」「病情嚴重的時候,我甚至連一張衛生紙都拿不住!」「這些疾病都治療好之後,我的心得是,健康是『一』,財富是『零』。萬一我倒下,不管有多少個『零』,其實意義都不大了。」「所以,不要為名、利而做事,不要為榮華富貴而賣命,你要去做你真想做的事情。」現年60歲的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在接受《今周刊》專訪,回顧這段人生時,言談間彷彿雲淡風輕,事情發生當下卻是驚滔駭浪。

日期:2024-03-05

政治社會

影/彰化3姊弟走斑馬線、被無照駕駛撞飛…大姊今生日「昏迷指數3」與死神拔河,行人地獄怎擺脫?

2024-02-24 19:04更新:日前晚間,遭到高速衝撞、位在彰化縣伸港鄉的陳姓國小3姊弟,小姊妹傷重目前還在醫院治療中;事後,無照肇事蕭姓駕駛受訪時,稱因為自己「沒讀書」,怕考不過才都沒去考駕照。根據《TVBS》報導,警方證實73歲的蕭姓老翁只有機車駕照,但「沒有汽車駕照」。他受訪時被問及為何不去考駕照,他表示,因為自己「沒讀書」,怕考不過,所以都沒去考。回顧當日,無照蕭男說,當時要去找朋友泡茶,因前方為綠燈直行,認為自己速度沒有很快,加上天色很暗,3個孩子在斑馬線上用跑的過去,才閃避不及撞上,當然自己也有疏失,坦言真的很難過,他更稱自己也定期洗腎,發生這樣的事,他精神不太好,但他有去廟裡拜拜,讓他們能平安脫險,「一直拜拜、天天都拜,讓他們趕快好起來。」2024-02-23 15:58更新:撞飛走在斑馬線上三姊弟的74歲蕭姓駕駛雖是綠燈直行,但被查出無照駕駛。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據了解,蕭男的汽車駕照並非遭到吊扣,而是「從未考過汽車駕駛」,本身只有機車駕照,卻不斷偷開車。2023年,蕭姓肇事駕駛曾駕車與人發生車禍,當時無人受傷,被警方開出無照駕駛的罰單。蕭男仍沒學到教訓,繼續無照駕駛,最終在昨晚發生這起難以挽回的嚴重意外。2024-02-23 14:43更新:據警方調查,撞飛3姊弟的73歲肇事駕駛也是彰化縣伸港人,行經路口毫無減速的他向警方表示,返家時行經路口正好是綠燈,但看到小孩衝出已經來不及便失控撞上,肇事原因疑是行經斑馬線未禮讓行人釀禍,至於行人是否有違規,仍有待釐清。綜合媒體報導指出,事發後,弟弟左腳扭傷在家休養,他還原現場情況表示,當時姊姊牽他們的手跑步過馬路,當時還沒到對向,他遠遠就看到有車燈靠過來,「本來離超遠的」,大姊見狀趕快拉著2個弟妹的手跑,但沒想到快抵達時就被撞上,他心有餘悸地說「趕快跑還是來不及」,2個姊姊後來就躺在遠遠的地方。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據了解,蕭姓駕駛車上沒有裝設行車紀錄器,從民宅提供的監視器影像,明顯可以看到當時3姊弟正行走在斑馬線,休旅車從後方高速追撞,姊妹倆被撞飛倒地,疑遭拖行直衝約10公尺遠,躺在大馬路中間。警方初步調查,這起意外的肇事原因,蕭男當時是綠燈直行建國路,酒測值為0,但他無照駕駛,至於3名學童是否涉及違規,仍在調查釐清中。

日期:2024-02-24

健康

56歲吾爾開希驚傳從樓梯跌落、昏迷指數3「1個多月救回來了」…顱內出血有多嚴重?後遺症有多大?

中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驚傳從樓梯跌落、導致顱內出血,昏迷指數3住進加護病房,1個多月後終於救回來,而且恢復良好。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臉書上證實,吾爾開希救回來了,「他現在恢復非常多,雖然還需要復健,但是我們相信他一定會完全康復」!王定宇並秀出他和吾爾開希的合影,王定宇說再來吾爾開希只要繼續復健即可慢慢恢復。

日期:2024-02-17

政治社會

非常律師陳俊翰離世享年40歲,台大醫證實病因…被判只能活到3-4歲,曾說珍惜每分鐘坦然活著

今年初被網路節目《賀瓏夜夜秀》以模仿不雅動作影射的律師陳俊翰,疑似感冒引起併發症、於2/11初二離世,享年40歲。民進黨發出聲明證實,陳俊翰律師因疑似感冒引起併發症,2/10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雖經醫護人員極力搶救,仍於2/11凌晨不幸逝世,聞訊感到無比震驚與悲傷。「俊翰的家人低調辦理後事,年節期間未對外公布,今日委由民進黨黨中央代為發布消息,感謝各界關心,也請給家屬空間處理相關事宜」。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院長陳建仁聞訊感到非常痛心、遺憾與不捨,陳俊翰律師奮鬥勵志的生命故事,廣為人知,他無畏萬般艱難,無懼受身所限,仍然勇敢挺身捍衛人權,讓許多人得到正面的啟發與激勵。雖然他尚有許多使命尚未完成,不過他對於身障者權益保障的奮發精神,絕對不會因為他的離開而停止,相信會有更多的「俊翰們」繼續完成他的未竟的志業,而政院也將持續推動強化保障身障者權益的政策。陳院長也請陳俊翰律師的家屬節哀保重,尤其是陳媽媽一生陪伴俊翰,不離不棄,在在見證母愛的偉大,要特別向陳媽媽及其家人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最深的哀悼。總統府發布聲明指出,有關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陳俊翰律師近日逝世,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蔡總統聽聞後感到相當遺憾及不捨,向陳律師家屬表達深切哀悼及慰問,並盼望家屬節哀珍重。林聿禪表示,陳俊翰律師是「生命鬥士」,無畏任何艱難及限制,長期投身社會公益,並為身障者及罕病族群爭取權益,其對社會公益的奉獻,已對台灣社會產生正面的啟發。林聿禪表示,政府也將持續推動強化保障身障者權益的政策,讓陳律師所關注的政策及議題,得以持續推動,讓陳律師致力打造多元、平等、共融社會的精神能夠延續。陳俊翰臉書代發訊息,將於2/16移靈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106靈堂),並於2/27早上10點進行公祭儀式,讓關心俊翰、與俊翰一起走過每一個重要人生階段的好朋友們,可以一起來,陪他走過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日期:2024-02-15

健康

「妳的縱膈腔有顆13公分的腫瘤!」闔家歡慶的除夕前一天,20歲的我被宣判成為一個癌症病人

文/江珈瑛「妳的縱膈腔有一顆13公分的腫瘤。」闔家歡慶的除夕前一天,20歲的我,被宣判成為一個病人。回首過往,幼時母親離家、求學遭霸凌,家境貧困一度需以廚餘果腹,為了挑起家計一再放棄理想學校,即使人生路上苦難不斷,努力成為「普通人」的我,如今又被冠上「癌症病患」的美名,心中不斷問著:「為什麼是我?」

日期:2024-02-13

健康

「看病要貴180-350元」這3家大型醫院升格醫學中心!為何本次醫院評鑑是史上最難評?

衛福部週二(2/6)公布睽違7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共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以及部立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則因為區域人口增加,新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1家醫學中心。原先傳出醫學中心地位不保的萬芳醫院仍在榜上,此評鑑結果也打破原先醫學中心的家數限制。健保署預估,新增的這3家醫院每日門診總數約有1萬名病人、急診每日總數約500多人,部分負擔將受影響。自3月1日起,門診從新台幣240元漲為420元、急診400元漲為750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針也針對醫學中心評鑑結果發表4點看法,也說學會會員反映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建議若能在去年評鑑申請作業程序上,醫學中心新增容額說明清楚會更妥善。只不過,什麼是醫院評鑑?對民眾就醫有何影響?為何這次評鑑又會被認為「史上最難評」?

日期: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