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病毒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病毒株共有256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明天就要開學了,「1人確診停課多久?」10縣市最新規範一文秒懂

全台中小學明天(2/11)開學,學校近日加強清潔、消毒,針對若有學生確診的停課規定,各縣市訂出不同規範與作為。

日期:2022-02-10

政治社會

16人在這8家防疫旅館「陰轉陽」,北市5家最嚴重!陳時中:目前暫不改「入境國」分層分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公布新增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及44例境外移入,其中有5例陰轉陽,由於有專家認為Omicron潛伏期短,隔離後確診數這麼高,是否有可能是在防疫旅館染疫。指揮官陳時中說,去年12月以來,有8家旅館16人改判本土,雖然確實有這樣的狀況,但指揮中心都有在持續注意。

日期:2022-02-09

國際總經

平均1個禮拜逾4萬確診,丹麥為何敢全面解除防疫限制?3理由讓他們決定與病毒共存

「我們已經準備好,走出冠狀病毒的陰影。我們要對(防疫)限制說再見,迎接疫情前的生活。」1月下旬,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宣布,自2月1日起,除入境相關規定外,該國將解除包括戴口罩、進出公共場所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以及限制餐廳、夜店營業等防疫措施,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

日期:2022-02-07

健康

全家旗下「日翊物流」延燒10例,全都一採就確診!台灣人Omicron四大症狀,它排第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考量年後民眾的醫療需求,如一般住院及開刀都會變多,為保留醫療量能,羅一鈞副組長補充,呼應陳時中部長的春節後的「不放鬆但分流」,從1/15到2/3針對落地採檢陽性旅客前往北區3家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同時段落地採檢陽性共計366位,分流占59.6%。指揮中心已整備開設完成北中南區,共11家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合計量能已有1221間房間,並且持續增加中。

日期:2022-02-04

焦點新聞

北市4日開放6.8萬劑BNT!柯文哲:460萬人還沒打第一劑,若死亡率1%殺傷力很大

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BNT及高端疫苗尚有剩餘名額,為加速民眾完成追加劑疫苗接種,將於2月4、5日9時至17時,加開「台北市疫苗預約系統」提供BNT疫苗追加劑6萬8387劑,6日發送簡訊通知,7至9日接種;2月7至11日加開高端疫苗現場掛號接種,於3處中型接種站共提供6778劑。

日期:2022-02-02

國際總經

幾個月後,世界可望近乎正常…南非、英國「這兩個現象」 顯示疫情轉折點已經出現?

「病毒不會被根除,病毒將伴隨我們多年,但我們應該能在幾個月內,恢復近乎正常的生活。」1月22日,以色列N12新聞台(N12 News),播出美國輝瑞藥廠(Pfizer)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的專訪,除了表達對疫情前景的樂觀態度,他也強調,像Omicron這類變種病毒,所造成的異常狀況,將是可控的。

日期:2022-01-27

理財

PIMCO週期市場展望摘要:應對週期快速變化的投資策略

PIMCO(品浩)投資流程經歷50年的淬煉與各種市場環境的考驗,每年舉行一次長期展望論壇和三次週期展望論壇,來自全球的投資專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決策官員、投資人、與歷史學家,從多元的角度為我們帶來真知灼見,一同探討全球市場和經濟情勢,掌握具備深遠影響的投資趨勢。週期展望論壇聚焦於展望未來6至12個月的經濟前景,分析各個主要已開發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景氣週期動態,洞悉足以影響投資組合配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市場風險溢價及相對評價的潛在變化。從經濟面、政策面、與產業面探討全球面臨的關鍵趨勢,為未來一年的展望與投資組合策略奠定基礎。

日期:2022-01-19

國際總經

不該靠疫情危機賺暴利!他們致力開發便宜的新冠疫苗 「放棄專利」盼每個人都打得到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一間隸屬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德州兒童醫院的疫苗開發中心(CVD),雖擁有研發新冠疫苗的技術,卻未獲美國政府重視,只能靠慈善機構贊助,默默努力,從事疫苗開發。

日期:2022-01-18

全台防疫報導

Omicron有「2種」特殊症狀! 醫師教你:感冒、過敏、流感、新冠肺炎怎麼區分...

天氣轉冷!早上起床常常鼻涕流不停、咳嗽?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還是這季節所流行的「流感」,大家更害怕的新冠肺炎呢?

日期:2022-01-18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說「未來將縮短檢疫日期」 》若每個人將難逃確診的命運 為何還要高規格防疫? 動態清零、與疫共存大PK

新冠肺炎(COVID-19 )全球爆發2年多以來,隨著高傳染力的新變種Omicron出現,許多國家防疫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引發「動態清零」與「與病毒共存」兩立場的論戰。以往,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率、重症率都不低,對未接種疫苗者有很大的殺傷力,可能造成醫療量能崩潰;目前,台灣社會出現新的聲音,認為Omicron疫情多輕症,不需要堅持清零,防疫要維持經濟生活的平衡。

日期:2022-01-17